APP下载

阅读教学自主预习“五步走”

2016-05-26刘玉会

考试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小红旗小红花我会

刘玉会

尽管经历了新课程改革的洗礼,思想上受到了新课程理念的冲击,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也做过或多或少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学校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一些教师把学生当做灌注的容器,教师讲,学生听,觉得这样比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来得快,省时省事。可教学效果是:教师强调了一遍又一遍地读音,学生还会读错;教师反复讲的重点词语、句子,学生仍不能理解和记忆;教师总结归纳的主题学生多数就记个只言片语……教师开始埋怨:“现在的孩子都不会听讲,老师在课堂上费劲口舌地讲了半天,反馈效果时,真是一问三不知!面对这样的学生,真不知道该怎么教了。”殊不知,问题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出在从教者本身。

尽管教师努力尝试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也意识到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体作用,但是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恐怕缺少了那么一份执著的探索精神,刚开始就煞了尾。有时候,领导来听课,就不得不设计一节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课,课下让学生做足了工夫,只等课上“作秀”,让领导满意。诚然,这里面有从教者的无奈,但更暴露出我们责任心的缺失。自主学习意识得不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不到正确的指导,更谈不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是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和不会学习的根本原因。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从“根”上做起,即从预习环节抓起。一节好课若不进行精心的预设,则不会有精彩生成。学生也一样,课下预习效果直接影响课堂上主体作用的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推进,影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把以教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再到“我会学”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自主预习五步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操作:

第一步“我会读”,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找出文中难读准或不会读的生字、词语,记录下来,自己想办法解阶字音障碍。这是自主预习的第一步,也是简单、容易操作的。虽说简单,但也需示范。原因是多数学生不能做到读得认真、读得完整,可能急于求成,跳着读,囫囵吞枣地读,结果这一环节不扎实,直接影响正确读文的达成。

在后来的实践中,我在“我会读”中加入了一条“我会写”,目的是让学生读写结合,课下提前尝试,课上汇报写字难点,这样有利于针对性教学,避免无效教学,浪费有效时间。

第二步“我理解”,要求学生再读课文,先找出本课所学新词,记录下来。然后通过查找学习资料(可以是工具书,也可以自己买的“一点通”);结合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途径理解词语。一定要落实到纸上,要求将自己的理解写到相应词语的后面。指导时,可以结合具体的课文,师生一起找出新学的词语,罗列出来。然后针对不同的词语选择合适的途径理解。这样,学生有章可循,便能具体操作。在学习《鱼游到纸上》一课时,我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词语。引导他们在查资料的基础上写出基本义,再运用生活中举例的方法理解“赏心悦目、举止、秀气”等词语;运用查词典和结合文中语境的方法理解“工笔、速写”两词的意思;运用结合文中语境和举例生活的方法理解“融为一体、忘我”两词……学生慢慢习得了理解词语的方法,便欣然操作。坚持一个学期,他们便能轻车熟路,娴熟运用。

第三步“我概括”,要求学生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具体指导时,先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练习概括课文内容,慢慢引导学生摸索门道,找出规律:记叙文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利进行概括(说清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散文抓住“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找出文中围绕主题选取的事例加以概括,然后找出文中的关键句,以此为突破口领悟主题,串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说明文需要确定是按照空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来写的,然后抓住中心句概括就可以了。

第四步“我感悟”,要求学生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查找写作背景,包括作者简介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二是找出文中的重点句,用笔勾画出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悟、理解;三是概括最深的感受或启发(一句话,一个词都可以)。

第五步“我质疑”,要求学生写出在预习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遇到的困惑,记录下来,课堂上交流,以便集众人智慧,寻得答案。质疑的内容可以是一个词的理解,也可以是文句的不明白,还可以是文章主题的争议,也可以是对作者相关情况的发问。

“阅读教学自主预习五步走”,在具体运用时,有几点需要说明:

第一点,这五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不可以顾此失彼,那样自主预习课文就缺少了一个学习过程的完整性。但在具体操作时,可以根据课时教学的需要自动调整当天要完成的预习任务。例如第一课时教学需要完成“我会读”、“我理解”、“我概括”的相关预习任务。余下的则是第二课时要完成的预习任务。

第二点,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年龄特点、自主学习能力的不同,完成任务的要求是不同的。低年级侧重“我会读”、“我理解”环节的落实,其他环节降低要求。中年级侧重“我会读”“我理解”、“我概括”环节的落实,对于“我感悟”环节亦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慢慢培养学生查找有意义的背景资料的能力,能找出一些重点句,写一点点感悟即可;高年级这五步就要一走到底了。

第三点,坚持评价促发展的原则。自主预习需要提高自我监控能力,这项能力的提高与成就感的获得成正比。每项任务完成得好,我都给予相应的奖励,那就是在班后面的光荣榜上贴上自制的一朵小红花(或小红旗),如果是因为字音版块做得好,我就在小红花(或小红旗)上写上“识字小明星”;如果是因为词语理解得好,我就在小红花(或小红旗)上写上“解词王子”或“解词公主”……小红花(或小红旗)累积到一定数量(以10、20、30……划分等级),就会获得不同的物质奖励,低年级可以是一块精美的橡皮,一支绚丽的荧光笔,一叠好看的卡纸等。中高年级可以是一个本子,一支中性笔,一个笔袋等。这样的评价伴随学生自主预习的成长之路,效果很好。

诚然,要想收到良好的预习效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成的,需要教师在反复的预习指导实践中不断摸索,坚持始终,创造性地将这项工作开展下去。我想,只有将这项工作做好了,才更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猜你喜欢

小红旗小红花我会
LlBERATlON DAY
党的一朵小红花
送你一朵小红花
贴小红旗
贴小红旗
小红旗
我会分辨
我会玩
会跳舞的小红旗
和爸爸一起折小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