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祈望和平,需要反思战争

2016-05-26韩志柏

关键词:内战抗击胜利

韩志柏

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

人类祈望和平,讨厌战争,然而,纵观历史,战争却像不可预测的瘟疫一样贯穿人类历史,这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悖论。因而,祈望和平,必须反思战争,甚至思考战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意义。

如果追溯到远古的蒙昧时代,我们大概更容易看清战争的缘起。从外在的环境看,战争缘自生存的竞争;而从内在因素看,则来自人的本性,来自人的征服欲望以及复仇欲望,甚至来自人的自以为是,更包括人的智慧的竞争。从这个角度看,战争便成为人类文明史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完全以超越的态度否定战争不是理性的态度。为此,应该对具体的战争有所区分,以“罚无道”的正义战争与非理性的邪恶战争,建立起有两极的鲜明的坐标。

由此,在本专题的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遭遇》中的战争是反抗纳粹侵略的战争,它是值得肯定的,其中“这个俄罗斯人,这个具有不屈不挠的意志的人,能经受一切,而那个孩子,将在父亲的身边成长,等他长大了,也能经受一切,并且克服自己路上的各种障碍,如果祖国号召他这样做的话”便具有了正义的感召力;而《落日》中的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也同样具有正义战争的性质。

然而,当我们读到“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史了”,想到三年的内战,我们的反思便遇到了挑战。

是的,作为抗击法西斯侵略的一方,对战争的反思似乎是简单的。可是,无论是中国抗战胜利后的内战,还是苏联的斯大林暴政,都让我们想到建设一种保障个体生命的制度与文化理念的重要性,想到康德哲学所标示的“人是最终的目的”所表现出来的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反思便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的主旨相切合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正是通过对法西斯主义给德国人——一个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的伤害,反思法西斯主义那种剥夺个人权利的国家至上以及极端的民族主义的危害。

猜你喜欢

内战抗击胜利
坚持就是胜利
《众志成城 抗击肺炎》
抗击疫情·共迎青山绿水
抗击新冠肺炎专题报道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月赛优秀作品
坚持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胜利的手势
缅甸开启新选择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