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2016-05-26李晓飞
李晓飞
【摘 要】文章在系统论述当前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现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其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素质教育 大学生 管理模式
目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教育改革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改革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因素,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而在教学管理方面却鲜有论述。因此,文章从教育管理或者是高校行政管理的角度,另辟蹊径,来分析其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基本内容的理解、实施以及所取得的效果,从而为当前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素质教育管理缺乏协同性、一体性
首先,高校素质教育管理缺乏协同性。目前,各所高校的素质教育管理权力主要集中在党、团、学工三个部门,由其规划校内素质教育的方法、内容和措施。而包括招生、就业、教务、院系在内的诸多与学生密切接触的部门却并未与党、团、学工就学生素质教育管理形成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其次,高校素质教育管理缺乏一体性。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沟通和了解,不仅相互认同的思想比较薄弱,甚至存在轻视、否认、玷污对方思想和行为的活动,参与相关素质教育互动的积极性低,由此大大削弱了校内各个部门组织的素质教育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2.高校素质教育管理活动缺乏对学生特征的关注
当前大学生大都出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被现代人冠名为“九零后的一代”。他们一方面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兴趣感浓厚,却缺乏足够的耐心,浅尝辄止,很少能够持之以恒地研究或者是学习某件事情;另一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对生活、工作、学习和爱情抱有极高的憧憬,觉得只需要付出很少的努力便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一旦面临失败或者是挫折的时候,便产生强烈的挫败感,或者是放弃自己的想法,或者是陷入极大的消沉、抑郁之中。然而,目前高校管理者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主要是参考国家的标准以及其他兄弟院校的措施,缺乏对本校学生知识需求、心理特征、个性特点的了解和认识,由此导致虽然学校提供的素质教育类的选修课非常多或者是校园文体活动非常丰富,却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
3.高校素质教育主要是在社会就业的倒逼下进行的
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系统的高校素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鼓励、支持甚至采取一系列评估、奖励、监督等手段刺激高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高素质教育管理质量,然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校也确实认识到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非常小,主要是在社会就业压力的倒逼下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在此情况下,容易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从高校行政管理的角度,单纯地注重增加学生专业课中的实践内容、互动内容等,却不太重视选修课、校园活动等,从而导致很多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其次,与国家严格的政策力量相比,在社会就业压力倒闭之下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也大大削弱了校内实施的力度。
4.高校素质教育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一方面缺乏对院系、党、团、学工部门素质教育效果的考核;另一方面也缺乏对学生素质水平、知识需求特征、个性特点方面的考核等,从而使学校领导开展素质教育活动大都是在各自为政状态下的一种主观判断和主观臆测,由此造成所开课程和活动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符,无法激发其足够的兴趣;或者是素质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活动的内容与方法长期不变,无法实现与时俱进,造成教育内容、文体活动的陈旧等。
5.高校管理机制对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的管理严重不足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日益解放,高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其自发组织的第二课堂素质教育活动的数量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然而,除了部分党委、团委、学工组织受到学校或者是院系的直接指导之外,大部分的文体活动组织都是处于自我管理的状态。他们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他们也缺乏一定的经验,无法提高活动质量,同时还缺乏一定的约束,自由度太高,随意性强,再加上缺乏经费等问题,大大限制了组织的成长,很难实现延续性的发展。
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创新方式
1.构建以某一副校长为主的核心管理层
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机构为了提高组织相关工作的实施效力,加强其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指导与协调的力度,学校可以委托一位副校长专门负责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组织的日常工作,包括大学生素质教育内容的研究、素质教育活动的规划与评估等。在该副校长的领导之下,还可以设置一系列由学生会、党委、校团委、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考核办、各个院系的相关领导组成的工作组,为副校长的日常工作建言献策,在辅助副校长完成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不定期的会议为各个部门的领导提供一个以“大学生素质教育”为主题的沟通平台,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活动。
2.设置一个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机构
该部门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开展工作。一是广泛收集政府部门有关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的政策资料,随后加以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二是通过国家大学生就业情况报告、社会大众媒体以及学校内的就业指导中心等各种渠道,收集有关社会人才需求情况方面的资料;三是通过调查研究的方式,来了解高校大学生就业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等;四是以校级科研课题的方式,委托高校内的专家、学者进行大学生素质教育、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活动,从而获取更加系统、专业的研究资料和发展策略。
3.设置一个当代大学生心理与个性特征研究机构
该机构一是通过专业书籍、学术期刊、大众媒体的渠道,搜集其他学者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二是在本校定期开展对大学生心理与个性特征的调查活动,调查对象包括学生群体、辅导员群体、教师群体、学校管理者群体等,由此获得第一手资料;三是同样以校级课堂的形式,委托具有心理学、社会性或者是教育学知识背景的专家、学者就大学生心理与个性特征展开具体的研究活动,从而获得更加专业、系统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并将这些资料和成果提供给上级领导者,为具体的大学生素质教育管理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4.建立一个素质教育管理、规划与执行机构
该机构下设专业课程素质教育机构、选修课程素质教育机构、文体活动素质教育管理机构等。选修课程素质教育管理机构一是根据素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所在学校学生的心理与个性特征,来安排科学、合理、系统的选修课程体系;二是负责考核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三是负责监督各门课程的考试情况。高校素质教育管理系统中的文体活动素质教育管理机构应当分为两个具体的部门,即“自上而下”的文体活动管理部和“自下而上”的文体活动管理部。前者一方面负责安排高校党、团、学工部、组织部、学生会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另一方面负责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外以增强大学生素质为核心的优秀文体活动。后者则主要是负责校内学生所举办的一系列文体活动。
5.建立一个素质教育监督与评估机构
该机构一方面制定日常考核指标,也即是了解大学生素质水平、素质现状,尤其是与国家素质教育内容相比,特定高校大学生内在素质存在的问题等,从而为素质教育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资料;另一方面是对各个机构实施的素质教育活动的效果进行考核与评估,包括专业课素质教育效果、选修课素质教育效果、文体活动素质教育效果等。这既给相关部门和个人一定的压力,增强其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的动力;同时也能够及时地发现文体,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总体来说,各校要在正常的教学管理组织之外建构起一个独立的、由一位副校长负责的素质教育管理组织,其下设素质教育理论研究机构、现代大学生心理与个性特征研究机构、所在学校素质教育管理与规划机构、素质教育监督与评估机构等,从而围绕着“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来评估、监督与指导高校正常的教学活动、文体活动,强化其素质教育改革的理念,提高其素质教育改革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邓伟:《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S2)。
[2]张军:《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措施探讨》,《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第9期。
[3]盛昌琴:《对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再探讨》,《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4期。
[4]杜丽霞:《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困境与创新》,《中国市场》2010年(Z1)。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