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下的语文阅读指导初探
2016-05-26陈燕
陈燕
在“互联网+”纳入国家战略之后,“互联网+”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所关注、重视及思考。从教育的角度上审视,“互联网+”由于突破了地区、时间及资源的限制,它让原本处于封闭状态的教育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开放与无限的可能。因此,教师必须顺应这一时代潮流并抓住时代资源,在“互联网+”时代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笔者以语文阅读课为说明对象,以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载体,就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开展语文课文阅读指导课谈几点认识。
一、跨界融合——学科渗透
“互联网+”时代提到以互联网为中心,融合多个行业,将其进行深度融合,实际上是巧借各自之力,发挥各自所长,对于教学来讲,这一特征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合理采用多学科渗透的教学方式。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元《建筑艺术》中的阅读文本为例,其中介绍到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山陵、凡尔赛宫、黄鹤楼、古罗马斗技场等,从内容上来看实际涉及地理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其他学科。因此,教师在开展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应当合理地穿插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假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能引导学生对于建筑物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联系,就能够理解“建筑物是时代发展的缩影与产物”这一说法,那么学生在阅读时也能够从感性阅读上升到理性阅读去分析文本。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多学科渗透不是简单地在教学中融入几个学科的知识,而是要借鉴互“联网+”时代中强调的跨界协同融合,以此达到1+1﹥2的学习效果。
二、资源配置——信息流通
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创造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得益者,每一个人都可以是知识的利用与挖掘者,这是信息获取便利性与多样性的一种时代福利,表现在教学上就是学生可以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丰富与快捷,这也让整个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为例,教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借助互联网资源去搜寻进而扩展文本的范围,也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自我搜寻以丰富文本的内容。这个过程打破了国际与地区的限制,打破了资源呈现载体的限制,沙漠之谜得以更多元的方式被学生所认知。
三、创新驱动——思维发散
创新,是催生“互联网+”时代诞生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互联网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我们常常提到的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自我革命,一种不安于现状的求变心理,对学科教学来讲,它可以理解为一种思维的发散性。以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威尼斯商人(节选)》为例,这一阅读文本描写的是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如果是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必定是按照阅读文本的内容来指导学生于矛盾冲突中去分析人物性格。在“互联网+”下,教师应当从创新驱动的角度去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比如,可以尝试着在遵循原戏剧灵魂宗旨的前提下去改写剧本,比如,改写人物的对白,改写场景的内容,还可以“节外生枝”地在原文的基础上去设计出更多的内容等等。这些教材之外的内容,假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适度的发散延伸的话,那么学生的学科知识面不仅更加宽广,而且在发散思考的过程中也让思维得到了更好的锻炼,这些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
四、协同关系——互助共进
在传统的教育生态中,教师、教材是知识的权威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都使得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是处于掌控者与发言者的角色。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已变得非常快捷,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人生体验》为例,这个单元内的课文阅读文本都是带有着人生哲理性,意味深长的色彩。而这种人生体验又因为每一名学生不同的家庭情况、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爱好趋向等会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这些文本时,可以多以朋友的身份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以平等的关系与教师一起探讨这些问题。在这过程中,并不是教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师生协同来参透、领悟阅读文本所传递的人生体验,这种平等对话的协同关系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彼此进步的一种促进力量。
对教师来讲,要想巧妙地将“互联网+”时代的精神与资源借鉴运用到语文阅读教学上,可以抓住跨界融合、资源配置、创新驱动、协同关系这四个点来搭乘“互联网+”这一快车,让语文的课文阅读教学不仅紧跟时代潮流,而且也会因为信息技术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编辑 张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