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与生育:不得不提的“八项注意”
2016-05-26邹大进
邹大进
甲亢常见于育龄女性,甲亢患者是否可以怀孕,甲亢是否会对孕妇、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怀孕后是否要继续治疗,分娩后是否可正常哺乳等问题,是女性甲亢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甲亢与女性不孕有关 轻、中、重度女性甲亢患者的不孕率分别为6.3%、23%和88.8%。此外,甲亢女性患者还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和胎儿生长受限。
治愈后再怀孕 未控制的甲亢会增加流产、早产、死胎、胎盘早剥等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甚至会在分娩时出现甲亢危象。母体的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可以通过胎盘刺激胎儿的甲状腺,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甲亢。因此,在甲亢未治愈前,不要急于怀孕。
甲亢治愈后,可考虑怀孕。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者,通常需服药2年左右方可治愈,停药后观察半年,若无复发,可考虑怀孕;采用放射性131I治疗者,治疗后半年或1年,确定甲亢已被治愈,可考虑怀孕;手术治疗者,若术后3个月无复发,可考虑怀孕。
意外妊娠应区别对待 若在甲亢治疗期间意外怀孕,甲亢病情重,有心血管并发症,且怀孕时间在开始药物治疗前3个月内,考虑到药物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终止妊娠。如果病情不重,且怀孕不易,服药剂量不大(甲巯咪唑剂量低于每天10毫克),可继续妊娠。
孕期应坚持治疗 无论是怀孕后患甲亢,还是甲亢患者怀孕,都必须进行合理治疗。通常,孕妇在怀孕期可以耐受轻度甲亢,若病情轻,一般不用抗甲状腺药物。若病情较重,则首选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治疗甲亢的药物主要有两种: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由于丙基硫氧嘧啶与血浆蛋白结合比例高,胎盘通过率低于他巴唑(为他巴唑的1/4),故治疗妊娠期甲亢优先选择丙基硫氧嘧啶。若甲亢病情严重,药物不能控制,或用药后有严重不良反应,可在妊娠4~6个月期间接受手术治疗。妊娠早期和晚期不宜手术,以免引起流产。
药物剂量“最优化” 药物治疗妊娠期甲亢的目标是,使用最小有效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达到和维持血清FT4在正常值上限,尽量避免抗甲状腺药物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孕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妊娠期甲亢患者在治疗初期,应每2~4周检查一次甲状腺功能,以后延长至4~6周检查一次。由于血清FT4达到正常后数周,血清TSH水平仍可处于抑制状态,故TSH水平不能作为治疗时的监测指标。
把握服药和哺乳的“时间差” 分娩后,甲亢女性可以哺乳。研究显示,哺乳期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对于后代是安全的,哺乳期使用丙基硫氧嘧啶150毫克/天或他巴唑10毫克/天对婴儿脑发育没有明显影响,但应当监测婴儿的甲状腺功能。哺乳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母亲,应在哺乳后服用抗甲状腺药物,之后要间隔3~4小时,再进行下一次哺乳。哺乳期甲亢的治疗,以丙基硫氧嘧啶为首选。
筛查新生儿甲状腺功能 甲亢孕妇生育的新生儿,需筛查甲状腺功能,了解有无甲减、甲状腺肿和甲亢。新生儿甲亢可在出生后立即出现,也可以在出生1周后出现,可以给予甲巯咪唑或丙基硫氧嘧啶治疗。服用过抗甲状腺药物的孕妇生育的新生儿有可能出现暂时性甲减,可给予甲状腺素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