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及数字化出版的相关研究
2016-05-26马兴忠黄占宝蒋兴国王凯荣宁夏医学杂志编辑部宁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
马兴忠,黄占宝,蒋兴国,王 燕,王凯荣(.宁夏医学杂志编辑部;.宁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
宁夏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及数字化出版的相关研究
马兴忠1,黄占宝2,蒋兴国1,王燕2,王凯荣1
(1.宁夏医学杂志编辑部;2.宁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
摘要:为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期刊数字化和网络化建设、优先数字出版的现状,促进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的提升,对宁夏科技期刊的基本情况、从业人员结构、获奖情况、学术影响力、数字化及网站建设、优先数字出版等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宁夏科技期刊种类少、专业编辑人员少、学术质量普遍不高、影响力有限;网站建设及期刊上网形式单一、传播途径少、新媒体应用能力低。提出在质量优先的前提下建设集群的门户网站,建设宁夏科技期刊网络系统,打造数字化期刊编辑部,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期刊营销。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影响因子;数字出版
笔者于2014年6~8月,对宁夏科技期刊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为宁夏科技期刊优化结构、改变办刊思路、吸引优秀论文、提升学术水平提供依据。
1 调研方法
1.1文献研究
本研究主要参考的统计资料有《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4)》[1]《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3]。
1.2调查方法
(1)设计调查表。根据需要设计了《宁夏科技期刊基本情况调查表》《宁夏科技期刊编辑部人员结构调查表》《宁夏科技期刊检索系统收录情况调查表》《宁夏科技期刊稿源及出版调查表》《宁夏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调查表》。
(2)调查形式。采用现场调查、召开调研会以及问卷的方式,对宁夏科技期刊和社会科学期刊进行调查。各期刊学术水平主要指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4]
(3)资料分析。将宁夏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现况及优先数字出版调查表数据输入Excel,期刊学术水平采用“同类相聚,同级相比”的方法进行分析。
(4)统计分析。将调查表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统计分析。
2 调研结果
2.1宁夏科技期刊现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由高校、学(协)会或行业主办主管的自然科学期刊有9种(本文称科技期刊),占全国科技期刊的0.18%,是我国拥有科技期刊最少的省区之一。
创刊时间最早的是《宁夏农林科技》(1958);其后为《宁夏医学杂志》(1962);1971~1980年为宁夏科技期刊发展速度最快的时间,《宁夏电力》《石油化工应用》《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科学研究》《宁夏医科大学学报》等5种期刊先后创刊。此后的21年,宁夏没有增加新的科技期刊,直到2002~2003年,宁夏大学主办的《宁夏工程技术》、神华宁夏煤业集团主办的《神华科技》创刊。
按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5]科技期刊的十大分类,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期刊分属于4个学科。其中,“工业技术”类3种、“医药卫生”类2种、“农业科学”类2种、自然科学总论2种,分别占宁夏科技期刊总量的33.33%、22.22%、22.22% 和22.22%。
2.2从业人员情况
宁夏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总数为38人,刊均4.2人;编辑人员28人,刊均3.1人;其余为行政人员10人,刊均1.1人。而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中,刊均7.2人,其中编辑人员刊均5.2人。宁夏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和编辑人员均低于国内省级科技期刊的刊均人数。从年龄结构看,宁夏科技期刊正式编制人员年龄30~44岁19人,45~60岁19人。全国科技期刊办刊队伍平均年龄为41.2岁,[1]12表明宁夏科技期刊队伍年龄偏大,在中青年人才的培养上有待加强。
2.3宁夏科技期刊的学术水平
(1)获奖情况。宁夏9种科技期刊中,有8种期刊曾分别获得过不同的奖励。其中,获全国性行业或高校奖的有5种,获宁夏科协不同奖项的有3种。
(2)被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情况。调查的9种科技期刊中,2013年没有一家入选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和科技会议录索引(ISTP)三大国际索引。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的有三种——《石油化工应用》《宁夏医学杂志》《宁夏工程技术》。其中,《宁夏工程技术》也是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剑桥科学文摘A”收录杂志。中国科技期刊主要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和《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CJCR)作为最重要的期刊数据库进行数据来源统计。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占《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总数的23.8%,而宁夏9种科技期刊中没有一家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说明宁夏科技期刊学术质量严重偏低。仅有1种科技期刊被《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同期,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43.0%被CSCD收录,34.1%被CJCR收录。
(3)影响因子及本学科排名。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数据统计分析:宁夏9种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254,低于引证报告中全部期刊的平均值0.51。从期刊在本学科的排名情况看,《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居本学科的中上水平,有4种期刊排名居本学科后20位。[2]
图1 宁夏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与中国同类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比较
(4)被引频次和即年指标。宁夏9种科技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平均值为650次/刊,低于全国平均的1646次/刊。[2]宁夏科技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平均值为全国平均值的39.48%。宁夏科技期刊平均即年指标为0.024,全国同类期刊平均即年指标为0.055,宁夏科技期刊的平均即年指标为全国同类期刊平均数的43.64%。
表1 宁夏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即年指标比较
(5)基金论文比。2013年宁夏科技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平均值为0.32,而同期全国同类指标的平均值为0.46,[2]宁夏科技期刊基金论文比为全国同类期刊平均值的69.56%。其中只有《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和《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基金论文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图2 宁夏科技期刊与全国同类科技期刊基金论文比
(6)宁夏科技期刊总下载量及下载率。《宁夏医学杂志》总下载量(万次)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和《宁夏医学杂志》Web即年下载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2]
表2 总下载量及Web即年下载率
2.4宁夏科技期刊数字化及网站建设情况
(1)宁夏科技期刊编辑部办公自动化设备。截至2014年8月,宁夏9家科技期刊社(编辑部)共拥有办公自动化设备电脑、复印机、打印机及影像设备114(台)件,平均拥有笔记本电脑2台,台式电脑3.9台,复印机0.6台,打印机2.8台,扫描仪1台,摄像机0.2台,照相机0.6台,投影仪0.5台,还有两家编辑部拥有北大方正排版系统。
(2)网站建设。宁夏9种科技期刊中有7种期刊自建网站(宁夏大学期刊中心4刊合用一个网站),占宁夏科技期刊总数的77.8%。根据顶级域名的种类,可将自建网站期刊的上网形式归类为:①一刊单独上网(单刊编辑部注册独立域名),如《石油化工应用》《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宁夏医学杂志》;②数刊联合上网,如宁夏大学期刊中心期刊、《神华科技》杂志。
(3)外文网站。宁夏科技期刊自建网站中没有英文版网页。
(4)期刊网站主要内容。在建有网站的7种科技期刊中,均有期刊简介、编委会介绍、期刊动态、当期(过刊)目录、投稿须知等。《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宁夏医学杂志》网站还提供过刊论文的“摘要”和“关键词”,《神华科技》在自建网站实现全面的开放存取(OA)。6种期刊设置有“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内容包括“在线注册”“在线投稿查稿”“编辑在线办公”和“专家在线审稿”。尽管宁夏科技期刊网站数量占有77.8%的比例,较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建设网站76.9%的比例要高,但仍然有约一半的网站主页设计单调,功能单一,没有丰富的期刊相关内容向读者展示。
(5)不端学术行为检测。宁夏科技期刊均使用了中国知网的《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检测系统使用率为100%。有3家期刊启用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双系统检测。
2.5优先数字出版
(1)开展情况。截至2014年6月底,实现全刊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为2家:《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宁夏医学杂志》;实现部分论文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为2家:《宁夏工程技术》《宁夏农林科技》。
(2)优先数字出版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效果。业界普遍认为学术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可以提高期刊影响力,但没有深入的相关研究。《宁夏医学杂志》将2011~2013年刊发的论文分为两组。一组为优先数字出版,即论文经三审定稿后(印刷版杂志发行前2.5个月),在中国知网提供的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发布;另一组为论文“三审”定稿后,交印刷厂排版,后随纸质版杂志发行将当期电子版交中国知网相关部门上传中国知网。三年后比较两组论文平均被引频次和平均下载率,优先数字出版平均被引频次0.478,平均下载率44.15%;非优先数字出版平均被引频次0.446,平均下载率22.27%。优先数字出版平均被引频次高于非优先数字出版7.17%,优先数字出版平均下载率较非优先数字出版高出1.98倍。[6]
3 宁夏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3.1宁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结构不合理
宁夏科技期刊人才队伍中,从在编从业人员总数、编辑人员数量到编辑人员的职称、学历结构,都低于全国的科技期刊办刊队伍的平均数;高年龄段编辑人员又高于全国的平均数,表明宁夏科技期刊办刊队伍结构不合理,在中青年人才的培养上有待加强。
3.2宁夏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普遍不高,影响力有限
3.2.1学术信息质量不高
宁夏的科技期刊虽然发表了大量的科技论文,但这些论文普遍缺乏学术质量,国际学科影响力和论文的引用率都不高。如:反映科技期刊近期出版效果的期刊的影响因子(JIF),宁夏科技期刊仅为全国科技期刊平均水平的50%;被核心期刊数据库收录仅有一刊;期刊的被引频次、下载率、文献计量指标的评价与国内同类期刊相比有较大差距,各项指标均处于同行业的较低水平,影响力十分有限。
科技学术期刊的内容创新最根本的是要依赖于科技期刊涉及的相关专业的发展和专业学科的创新,这也是避免信息同质化、没有新意的一个重要解决对策。反观宁夏科技期刊,受“SCI”“核心期刊”之扰,大量科研课题、基金项目论文投向区外的期刊。
3.2.2部分期刊办刊经费紧张
宁夏科技期刊大多挂靠在高校、科研单位、出版社、学会或者协会,但这些主办单位也都面临着转换经营策略的问题,从而给传统的科技学术期刊的办刊模式带来了一定冲击,导致科技期刊经费紧张。
版面费问题在我国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虽然没有法律条文明确指出收取版面费是违反法规的行为,但是收取版面费弥补办刊经费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还是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和探讨。期刊主管部门对此应给予充分重视,积极探讨有益的方式,解决科技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
3.2.3宁夏科技期刊在国际、国内缺乏影响力
宁夏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受重视程度的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中普遍偏低,鲜有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周期与世界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优秀科技期刊相比有较大差距。受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指挥棒”的影响,宁夏科学研究优秀的论文大部分投向了国外或国内SCI收录期刊,宁夏期刊只能发表研究成果的“边角料”论文。由此,宁夏科技学术期刊并没有完全反映出我区已达到的国际、国内学术水平,这和宁夏知识创新实力、科学素质的实际水平很不相称。缺乏国际化的办刊人才也是科技学术期刊影响力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3编审队伍的“本位主义”倾向
3.3.1忽视读者和作者的需求,以自我为中心
尽管宁夏科技期刊编辑为促进和发展科技事业辛勤工作着,但编审人员均不注重读者和作者的需求,从学术期刊很少设置读者来信和评论的栏目可窥见一斑。而审稿结果也不能及时地通知投稿者。
3.3.2注重人情,造成期刊学术质量下降
一些学术期刊编辑部为了照顾本系统或本单位人员的职称晋升和考核,过度刊用关系稿、人情稿,不仅造成了期刊质量的降低,也助长了假学术的不良风气。也有期刊因为办刊经费的影响,刊发论文中包含一些非学术内容,甚至在学术论文中掺杂一些广告内容,不仅降低了学术期刊的质量,也降低了读者对学术期刊的期望值。
3.3.3服务意识淡薄,过分追逐经济效益
面对办刊经费不足的困难,一些科技期刊为了解决眼前困难,采取多途径筹措办刊经费,如刊登广告等,从而给高负荷工作的编辑人员又增加了额外负担。
3.4数字出版及传播力建设比较落后
3.4.1期刊自建网站提供的内容信息及服务功能单一
尽管宁夏有网站的7种科技期刊中,均有期刊简介、编委会介绍、期刊动态、当期(过刊)目录、投稿须知等,但内容简单,基本都是静态页面,功能不够完善,网站信息量全面性和人性化程度很低。只有《神华科技》在自建网站实现全面的开放存取(OA)。全国科技期刊的自建网站上有55%发布文章的全文,在发布全文的期刊网站上,有78.1%为全文开放获取出版,[1]10而宁夏尚没有在期刊自建网站上实现在线预出版。
3.4.2数字出版建设能力低
尽管宁夏科技期刊均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网络平台发布期刊全文,但论文使用的费用少之又少。而自建网站又未能实现收益,造成“甘为他人做嫁衣”的二次资源浪费。
3.4.3已建网站的功能缺失,新媒体应用能力低
全国期刊网站上提供的服务功能和扩展信息主要有检索、读者在线留言、E-mail速报、读者会员注册、RSS、行业信息、阅读软件下载、读者在线订阅、常见问题解答(FAQ)、书讯/图书邮购、博客等。而宁夏科技期刊网站上提供的服务功能与扩展信息几近于零,功能缺失。只有《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实现了手机数字化终端,可以及时获取已刊发论文的数字化信息。而中国科协科技期刊中启用了新媒体的有36.2%,相对较多的新媒体应用方式为QQ群、微博、行业论坛和针对各类移动终端的信息推送,其次是微信、复合数字出版、二维码和飞信。[7]宁夏科技期刊在启用新媒体方面与全国的差距显而易见。推行数字化出版的前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宁夏的科技期刊经营效果都不是很好,面对这笔较大的前期投入只能望而却步。另外,在人才方面同样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编制、机构等问题,宁夏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只能由原有编辑人员承担,而这些人员的数字技术水平普遍较低。调查发现,宁夏科技期刊编辑部均提出有必要对从业人员在数字化建设和数字出版方面进行继续教育培训。
4 宁夏科技期刊的发展建议
4.1转变观念,增强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意识和理念
2010年3月,《宁夏医学杂志》率先进入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优先数字出版可以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6]由于宁夏科技期刊分属于不同领域,有各自的主管单位主办。为此,我们建议由自治区科协牵头,效仿中国科协推进精品科技期刊的模式,成立由行业专家组成的督导组,制定详细的期刊发展远期规划,在宁夏期刊协会的协调配合下,主抓宁夏期刊质量与数字化建设;争取项目经费和技术支持,建立行业类型相似的编辑部一起组建集群的门户网站,科学设计,充实网站内容,使之成为提升影响力、创建高质量服务的重要手段。宁夏回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2014年10月27日发文,按照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2014年传统出版单位转型示范工作的通知》(新广出发[2014]47号),拟通过评估确定报纸和期刊“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20家。宁夏科技期刊应积极争取,成为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为刊物的数字化出版争先一步,夯实基础。宁夏期刊协会也应发挥作用,引导科技期刊争取“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4.2建设科技期刊网络系统,积极打造数字化编辑部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期刊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纸质期刊,这不仅仅是因为电子期刊数据库中期刊的种类更齐全,还因为数据库在检索方面具备不可比拟的优越性。[8]目前,我国已经有1000多家科技期刊建立了网站。宁夏各期刊社(编辑部)也要紧跟国际数字化出版步伐,利用网络的便捷性构建期刊网络编辑、产业整合、互动交流等平台,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数据的共享,提高读者间、读者与编辑间交流的便利性。[9-10]相关部门应关注宁夏科技期刊的均衡发展,无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的期刊都应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发展指导。
4.3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宁夏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宁夏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为高校、科研单位以及各级学会,但大多数主办单位本身没有管理和经营能力,缺乏引导期刊发展的能力。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化道路是大势所趋,应该充分发挥宁夏期刊协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在质量优先的前提下,组建科技期刊出版管理中心,整合科技期刊,组成集群或者集团模式下分领域的期刊群,提升期刊的品牌价值,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4改变同质化问题
一是注重品牌效应。充分利用刊物的地理位置、民族特色选题组稿。例如煤炭、石油化工是我区的优势产业,《石油化工应用》作为能源类的综合期刊,该刊结合宁夏特点,广邀国内知名能源企业协办刊物,诚邀中科院院士担任编委。当前,刊物基金论文云集,国内外检索系统争相收录,显示了该刊总体发展形势向好的态势。二是利用自身优势。宁夏有些高校有着独有的学科,汇聚着最专业的人才,期刊可以面向高校里的硕士或博士,把他们的科研成果作为办刊的特色展现出来。如《宁夏医科大学学报》针对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回医回药专业,开辟了“回医回药”栏目,既体现出主办单位的办刊风格,也宣传了宁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期刊同质化问题。
4.5提高编审队伍素质,构建学术期刊的宁夏团队
学术期刊是实现科研成果转化的一个载体,而编审队伍是这个载体的核心力量,要鼓励宁夏各期刊编辑部的编辑人员多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提高对稿件质量的辨别能力。期刊主管部门要加强并组织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培训,尤其要结合相关专业进行编辑业务培训,同时多组织期刊编辑进行办刊经验交流学习。
4.6加强数字出版及传播力建设
深化期刊内容的数字化加工,期刊编辑部需要重塑出版流程,从信息生产的源头,不仅要满足印刷型出版的要求,还要满足互联网读者、手机读者、手持阅读器读者等的需求,实现复合数字出版所要求的“一种内容、多种载体、一次制作、多元发布”。在条件成熟时实现OA。[7]强化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加强数字网络环境下的期刊营销。宁夏科技期刊可以在保障信息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通过在线订阅、网络营销、按需出版、线下活动、手机版、广告、信息资源整合等方式开展数字增值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4)[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M].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3.
[3]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3(人文社会科学)[M].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2013.
[4]中国知网[EB/OL].[2015-04-15].http://epub. 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5]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分类法》编委会.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五版)[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15-18.
[6]王凯荣,等.优先数字出版对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研究[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0):893-894.
[7]程维红,等.中国科协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及传播力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3):340-345.
[8]张惠君,等.数字化时代信息服务:谁更主流? [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2):30-35.
[9]李艳,李珑.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探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1):81-84.
[10]杨慧娟.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转型及创新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3.
Research on Influence and Digital Publishing of Ningxia Science & Technology Periodicals
Ma Xing-zhong,Huang Zhan-bao,Jiang Xing-guo,Wang Yan,Wang Kai-rong
Abstract:This article makes a research on the factors such as fundamental state, labor structure, awards, academic influence, digitization, website construction, and prior digital publishing to investigate current situa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periodicals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Science &Technology periodicals in Ningxia are lack of diversity, specialized editors,publicity and application of new media, which result in low academic quality, limited influence and unprofessional of websit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makes some proposal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problems.
Keywords:Science &Technology Periodicals; Academic Influence; Impact Factor; Digital Publishing
[收稿日期]2015-05-27[责任编辑]刘丹
[作者简介]马兴忠(1963-),男,宁夏籍,回族,《宁夏医学杂志》编审,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献计量学,承担科研项目4项,发表论文17篇;黄占宝(1965-),男,副巡视员,研究方向:新闻出版管理;蒋兴国(1953-),男,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流行病学;王燕(1966-),女,副编审,研究方向:报刊出版管理;王凯荣(1982-),男,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卫生统计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宁夏科协调研课题“关于提升宁夏科技期刊数字化建设及优先数字出版水平的对策建议”(批准登记号:2014-DYKT-005),宁夏卫生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某医学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的学术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2012138)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8214(2016)03-00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