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院士

2016-05-26任红尚存良

中国三峡 2016年4期
关键词:淡泊名利三峡工程工程师

文 / 任红 图 / 尚存良



陆院士

文 / 任红 图 / 尚存良

在我的预设中,陆佑楣院士是水利学家——潘季驯式的人物。潘季驯曾经担任明朝的总理河道都御史、工部尚书,用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办法治理黄河;而陆佑楣亦担任过共和国的能源部副部长、三峡总公司首任总经理,用调节库容、拦蓄洪水的办法治理长江,用蓄清排浑的办法运行三峡水库。在他们的人生轨迹中,都有过官员、工程师的角色,也都曾以水为邻,以水为师,以水为对手,主导过各自时代治河、治江的重大工程,也都赢来了大河安澜的局面。

在采访陆院士之前,很多熟悉陆院士的人都告诉我,他是一个愿意直面媒体,回答关于三峡工程一切问题,却淡泊名利、寡谈自己的人,所以虽然我们可以在百度上搜到他上百万的条目,但是没什么是关于他自己的。陆院士已经83岁,仍然神采奕奕,谦逊坦荡,着装简单干净,如我初见时。那是在七年前的水资源国际研讨会的分论坛,他从小会场最后一排站起来向发言者提问关于生态流(也称环境流)在洪水管理方面的问题。

不久前,陆院士获得的WFEO工程成就奖。他是目前获得这个奖项的唯一一个中国人。他强调这是国际工程组织对中国工程师的认可,对中国工程的认可,对三峡工程的认可,任何一个工程都凝聚了众多工程师的智慧,这个奖是大家的集体荣誉。

这次会面,陆院士考我们,人有几叶肺。“两叶。”“是五叶。”他笑说,自己三年前割掉了一叶,现在有四叶。他说过几天要去给北京的中学生做讲座,他现在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公益的事儿。

在陆院士讲述三峡工程的防洪使命的时候,他说他读大学时在南京参加过长江抗洪。我问,是什么样的参与呢,是参与设计、防洪方案制定吗。他说,不是的,就是上堤,当劳工。我问他是怎么选择水利专业的呢。他说,男孩子小时候都很调皮,喜欢打仗当军人,后来就想做科学家,自己动手做航模,做电机,做收音机。高中毕业前有一次参加团日活动,在上海交大看到了水力发电的模型,觉得这个也不错,就报考了。

上图:陆佑楣院士正在翻阅最新一期的《中国三峡》。

下图:记者与陆佑楣院士合影。

在与陆院士的交谈中,实事求是和坦然处之是他的两个关键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是他的哲学理念。他重申,工程要政治家来做决策,工程师如实地反映,公众要认可。他说,三峡工程是他干过的最放心的工程,用了最好的东西,最先进的技术,是个科学和民主的工程。

见面时,我送了陆院士一份礼物,是去年受中央财政支持出版的《图说水利名人》,同时也是《中国三峡》杂志一个栏目的合集,以编年的顺序,从大禹写起。

陆院士说,他很想往,三峡大坝前能矗立起一座大禹治水的塑像。

陆院士对自己的定位是普通工程师的一员。最后,我们请陆院士对已经踏入水利工程师行业或者即将成为水利工程师的青年说点什么,他说:工程师的社会地位不高,要淡泊名利、做好该做的事情,看你们的了,年轻人。

猜你喜欢

淡泊名利三峡工程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特长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淡泊名利
青年工程师
雄关漫道
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三峡工程景观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