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心灵的声音
2016-05-25黄伟萍
黄伟萍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往往会面对很多的抉择:爱与恨、苦与乐、得与失……我们犹豫着、举棋不定、左右为难。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也就要做出很多选择,只有在这抉择中不断地前进,不断地从跌倒中爬起,人才会慢慢的成长。所以,无论何时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你心灵的声音,做出你认为最恰当的选择。
幼儿园《指南》中语言领域指出: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如: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或一起看图书、讲故事。由此可见对于学龄前的幼儿来说认真的倾听和交流是多么的重要。在一次偶然中看了《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书中“左老师在提出创设以听为中心的教室”里面指出: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为重要。所以就需要老师专心的听取每一个幼儿的回答并能根据幼儿的回答做出相应的应答。这样,幼儿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他们是属于直觉行动思维能力的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会马上的说出来或者直接去做。在我们的活动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幼儿在没有听清教师的话语后甚至问题还没有说完的情况下着急的想要举手表达的自己的想法,对于别人的发言充耳不闻。这个现象从侧面可以反映出来我们的幼儿没有良好的倾听能力,急于表现自我。所以在《指南》中对于3-4岁年龄段的幼儿要求为:别人对自己说话时能注意听并做出回应。我们要让幼儿学会倾听并能在倾听中感受各自的心声并能引起共鸣。
在生活中不仅幼儿要学会倾听,倾听对于大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经常在听幼儿发言时,及时的打断而没有来得及让幼儿完全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去误解他们。以前看到过这样一则小故事,讲的是一个主持人问一个从小励志要做飞行员的小朋友:“如果飞机遇险了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会让大家先系好安全带,然后乘着降落伞出去。有观众问她:“为什么你一个人逃生,要丢下大家不管?”小孩满含眼泪,显得很委屈。主持人又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做呢?”小孩急切的回答:“我要去找燃料,我还要回来的。”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用大人的主观臆断来判断孩子,我们也要认真的听孩子把话讲完,学会倾听。
有时候,我们倾听的不是孩子说的内容,而是他们想要表达出来的情绪、情感以及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他们能够打开心扉愿意表达出最真的想法,进行一场真正的教室里的“一场轻悄悄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