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网而已啊,还得自带防骗雷达?
2016-05-25黄瀚玉
黄瀚玉
“你自己百度一下会死啊?”“会啊!”—这个调侃段子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期间变成了真实写照。
尽管那个身患癌症的年轻人并不是直接死于“百度了一下”,但百度通过竞价排名提供的虚假医疗资讯,确证无疑延误了他的治疗,且让一个普通家庭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魏则西案例引发全社会讨论的更重要一点是:一个提供搜索引擎服务的公司为什么能持续“作恶”多年,不断爆出惨剧?在医疗这个敏感但是刚需的信息领域里,以后大家都得自带防骗雷达吗?会上网也得成为求生技能之一?
百度的商业逻辑和这一领域的国内现状,我们没必要再展开说了。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熟悉的既成事实。那句形容中国人民间智慧的俗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用在这里尽管略心酸但却很合适,大家可能真得训练一下搜索技巧才行,你必须有对策,否则倒霉倒大发了就可能会丢命。
当然,广告本身并不是恶,你可以用它来营销,但骗人肯定不行啊,尤其求医问药这种事。就算我们的日常搜索并不会总是性命攸关,那也不能一查点儿信息就得扮黑猫警长把眼睛瞪得像铜铃吧?
但现实真的很严峻哦。比如,我们试着在百度上搜了搜“整容”,发现关于这个名词的新闻和百度百科分别出现在结果的第九条和第十条,之前全是靠竞价排名“上位”的整容医院。我们又搜了搜“美瞳”,搜出来的结果前四条还是各种公司的官网—而这,还很有可能是刚刚经历风波的百度公司清洗了页面的结果。
即便撇开搜索这件事情,现在的互联网产品貌似也到处埋雷。比如就算在大网站买机票,也可能买到假机票;你已经学会了在淘宝时多看几眼评论,殊不知不只好评有假的,连中评和差评也有假的;你通过微博关注某个小明星的日常,然后买了ta不经意分享的一个常用产品,但这个明星同款却很可能是深度植入—没错,现在已经到了想正经搜什么东西,却偏偏搜不到的地步。
我们当然可以口诛笔伐,甚至等着有关部门去“严查整改”,就像他们对待正处在风口浪尖的百度和莆田系一样。可是然后呢?根据易观智库的统计,在2015年7月中国搜索引擎整体搜索访问次数比例里,百度的比重占到了71.35%,其他搜索产品全部加起来,也只不过占到市场份额的1/4多一点。一些本土竞品说它们要放弃医疗商业的推广业务,可惜从上面的数字看,这依然没能撼动百度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也许事情发展到最后,结果还是一样的。除了用百度来测试网络连接是否正常,我们还是会用到它。指望它良心发现有节操,好像还不如让自己练就搜索神功靠谱。
是的,用搜索引擎也要拗造型了
百度魏则西事件出来后,同类攻略并不少。虽然这些话被指责为马后炮,但世道那么乱,多学一些实用tips,也不是坏事。我们提纲挈领列了几条。
搜出来的东西,请从第N条开始看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有竞价排名这个东西,也知道放在前面的大多是花钱买来的“广告位”,那要真找什么东西,就得从搜索结果稍微靠后一点的地方开始看。这里的N请自行定义,可能是第5条,可能是第10条。警惕性特别高的各位客官,你从第二页开始看也多半不会错过什么重要信息。
看到蓝V标识请高能预警
搜出来之后,不妨看看尾巴后面有没有蓝V的标识,带这尾巴的大多就是花钱买了“广告位”的,比如说我们前文提到的“整容”的搜索结果里位置靠前的那几位。如果实在遇到了它们又将信将疑,那就顺带看看蓝V后面的“评价”。尽管现在大多数评论都真真假假让人分不清,但至少有一些真实的穿插,可以帮助我们判断。
要花大钱的东西,还请谨慎点儿搜
竞价排名当然是希望用户产生消费了,所以搜索需要花钱买的东西时,还请谨慎点儿。我们可以给百度列一些高危词,比如美容整形、减肥增高、医疗服务、医疗设备。至于微博或者淘宝上的搜索嘛,无论口红、面膜,还是将“女朋友+礼物”作为关键词,搜出来的结果都有可能沦为营销号的重灾区。
有时候耐心把标题读完也是有用的
就算再卖榜卖搜索排名,一些网站还是在它们的广告后面加上了“推荐”“推广”“市场合作”字样。下一次,不如我们耐心地把标题读完?
搜东西也得交叉求证
老一辈买东西要货比三家,如今搜东西不妨也多用几个引擎交叉求证一下。比如一个减肥药在百度上排名第一却在另外的引擎上排在3页开外,那它的嫌疑很大。如果它在各家的搜索结果里排名都靠前,那它可能在每一家都投了广告。
必要时候得翻墙
什么时候算必要?朋友,我们认为这得看你的性格、职业及财力。哈哈。
一些高能预警信号
警钟当然要长鸣。但下面这些直接是警报已经拉响了。Stop!
如果大V、公众号同时在说一件事
最近有一部讲述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迥异的女性公司人的都市群居生活的电视剧,你可能在各个平台都能看到所谓的大号们在推荐它,并且尽管各举了各的例子,但强调的是同一件事:这个剧组认真,抠细节,讲究……所以,你可以下判断了:这些文章是营销策划的概率达到98%。
弹窗、对话框、移动窗口,你还能信它们?
点进一个网站,立刻有个小窗口弹在屏幕中间要和你对话,或者不管你的鼠标怎么移,都有个窗口跟风中的垃圾袋一样飘到你面前。听说那种产品过硬的公司,你很难在网站上找到他们的客服对话,反之这种会主动和你互动邀你聊天的,不怀好意的程度大概就和沿街发你传单、拉你看相的人一样。这种网站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有一个看上去堆了一堆信息、随时会手滑点出个更乱的窗口的页面,网站的颜色也是把赤橙黄绿青蓝紫用了个遍。思量一下吧,一个连用户浏览习惯都没有心思好好研究的公司,能有心思做好产品和服务么?
那些你完全get不到point却上了话题榜的热门
#换种眼光看演员A##没想到会遇见这种明星B##爱豆C的小确幸#,有些明星你听都没听过,有的整容整到过段时间就完全不认识,依然能够登上热门话题榜。既然搜索的排名可以拿钱砸出来,应用商店的排名也可以拿钱砸出来,那大概也有笔钱在帮我们做讨论,讨论出这些热点来吧。
每个明星都在用的东西并不需要大声说出来
绿茶面膜、除黑头的火山泥、奇效战痘霜,总有一些八线明星会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说自己正在用的产品是极好的。我们倒是知道一些明星钟情爱马仕,另外一些喜欢范思哲,反正明星钟爱浮夸大牌已经是常态。但那拨“极好的”,你之前既没怎么听说过也没在商场里见过,而且,一众明星突然都跳出来赞它们,是不是太同步了一些?
尤其要警惕专家
养身专家、股票专家、肾病肝病专家、提高儿童智力的专家,反正现在电视上报纸上社交网络上哪儿哪儿都是他们的发言。反正他们要是和你讲道理,也还能随便听听看看,要是和你讲到产品和实操层面,你最好也就止步于听听看看吧。
植入和蹭热点无处不在
上征婚节目自我介绍的时候花两分钟介绍自己的创业公司和创业精神、出了什么热点事件立刻在社交网络上表态“我公司支持”、“我公司提供帮助”,有的还用苦肉记,故意炒作找骂也要让别人关注自己。已经有创业公司在魏则西事件过后站出来说要做医患众筹,并顺带描述了一遍公司的创业经历,你还能说,这是在单纯地做公益献爱心么?
故作惊悚的词语可能都是坑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篇《史上最难喝的5种饮料》的帖子,虽然打包票说“包你喝完第一瓶,这辈子不想买第二瓶”,但这种明着损的说法,估计已经吸引到不少想尝鲜的人买上一瓶或者一套来试一试。到头来也是傻傻分不清楚,到底是弃喝它们的老顾客多,还是跃跃欲试的新顾客多。所以“史上最×”“不×就后悔”“绝对不能错过的Top ×”到底是什么重要角色呢?估计真错过,也没那么后悔吧。
多问人,但也要小心被安利
对一个东西是好是坏拿不准的时候,在朋友圈里吼一嗓子似乎比找大V、专家和搜索引擎靠谱一点。总会有一些见过大世面的朋友,提供一点判断,帮你找业内人士,甚至扔给你个链接。这时候请注意分辨,他给你的到底是一个普通的淘宝链接,还是他自己或者他亲戚开的微店。
千万要对长辈加强保护
网络上的花花世界,对家里的爸爸妈妈七叔八姨来说更加防不慎防,所以以上技能在自己get之后,不妨也分享给他们。比如魏则西,这是一个多好的教学案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