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营改增”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2016-05-25陈淑静

北方经贸 2016年4期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营改增

陈淑静

摘要:“营改增”政策发布以后,税务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对现代服务业的经营理念产生了影响和冲击,应对“营改增”,企业要强调税务风险管理;重大决策中的税务筹划;改变税收主体使税率最小化。

关键词:营改增;现代服务业;税务制度;政策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4-0075-02

“营改增”新税制的出台完善了经济活动中反复对商品和劳动征税矛盾的不合理现象,对我国经济生产活动效率的提高有显著作用,也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以及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做出了贡献。“营改增”在我国经济转型改革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充分体现。“营改增”新税制根据国家税制改革规划在全国分三大步骤进行推广:第一步,指定特定地区中特定行业进行新税制推广;第二步,把特定行业的范围扩大到全国进行新税制推广;第三步,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部行业中进行新税制推广。上海地区是第一批“营改增”新税制试点区域,今后也将慢慢地向其他地区和行业进行普及。发展到今天,进行了“营改增”试运行的企业已经超过了12万家,伴随着不断完善的税务制度和飞速发展的经济模式,“营改增”新税制必将取代旧的税收制度,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力量。

一、“营改增”新税务制度必要性

“营改增”新税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我国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新税制能够完善现有的税收制度,提高税制的有效实施。增值税与营业税并存作为我国长期存在的一种税收制度,对增值税抵扣链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限制。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旧税制已经无法满足新型产业经营特点,重复征税矛盾也逐渐显现。“营改增”新税制的出台,能够提高地方第三产业发展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

新税制能够促进我国经济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1]“营改增”新税制对第三产业的征税项目有明确的说明,降低了营业税,能够对现代服务业进行有效刺激,促使现代服务业细化产业分工并为其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条件。例如,对于车辆租赁行业,旧税制征收了企业租赁车辆的收入以及运输服务收入的营业所得税,但这两项税务存在包含关系,这种二次征税加重了企业的负担,不利于企业发展;对于制造业,没有增值税发票作为原料采购的凭据,这样其购买服务税额就需要由制造企业承担,增加了制造企业的成本。

新税制能够明确各行业税收模糊边界,增强税制可行性。旧的两税并行制度难以区别某些行业中的模糊征税对象,这就加大了税收征管的难度。近年来,现代服务业的崛起加快了社会经济前进的步伐,旧的税务制度却阻碍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负面影响越来越大,新税制改革已成必然发展趋势。“营改增”新税制在削减营业税的同时扩大了增值税适用范围,完善了增值税抵扣链,减少了税收流失。

二、现代服务业在“营改增”政策下的冲击和影响

现代服务业是传统服务业在信息化时代下,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重新定义商业模式、服务形式以及管理流程等形成的现代化新型产业模式,它既包括新兴产业的诞生,也代表了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2]“营改增”新税制实施后,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财务方面

企业税赋。增值税制度应用在现代服务业中有两个好处,一是较小规模企业纳税人,该类企业可以将原有的3%或5%营业税降低到增值税的2%,减少了企业所缴的税赋;[2]二是一般增值税纳税人,增值税明确了可以抵扣税赋的额度和范围,弥补了一般现代服务业纳税人无法通过营业税抵扣税赋的不足,并且如果通过运输费用进行税额抵扣,还可以提高4%的抵扣比例。

财务审核。营业税制度改为增值税抵扣制度使得现代服务业的财务审核流程变化较大。在旧税制中由于营业税中不核算销项,企业税金仅需要少数参数即可准确全面地计算和记录进项、采购税额以及成本等收入信息。增值税的计算过程相比之前营业税的计算变得相对繁琐,这也体现在收入入账方法等方面。比如说,如果要对提供服务的企业进行税赋计算,先用税率进行对应销项税额的扣除,并且在成本中也要扣除进项税额,然后分别通过计算得出进项和销项的税金,两者的差值就是企业应交的税金。所以,现代服务企业全面实行新税制后,企业内部的会计审计制度和模式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整。目前“营改增”新税制还只是在部分地区和行业进行试点,对于有些跨地域分布较广的大型企业而言,可能会有企业内部有新旧两种税制的情况存在,进而给企业税收的调整和衔接造成困难,影响企业会计核算的进度。对于现代服务企业财务人员,新税制的运行要求财务会计核算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技能,不断进步和提高,以应对“营改增”新税制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现代服务业目前存在混业经营的情况,“营改增”新税制针对不同的税种业务采用了相应的核算方法,以降低企业的税赋进而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发票改革。“营改增”新税制对发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服务企业在旧税制下开具的发票是企业专属的发票即可,而“营改增”新税制中规定了销项税和进项税,旧税制的发票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营改增”新税制的需要。在新税制中对发票设计有新的要求,要区分一般纳税人和较小规模企业纳税人,一般纳税人有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两种选择,其适用范围还需税务管理部门进行划分,并且两种发票的额度也不一样,对于普通发票来说额度较小;而较小规模企业纳税人的发票则改动不大。

(二)产业结构变化方面

“营改增”新税制正式执行以后,税收制度从之前的层层征收、全额征收开始向增值征税、环环抵扣转变,重复征税现象得到有效避免,企业的利益空间提高也对现代服务企业实现战略转变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也能够对其产业结构做出全新的规划和部署。“营改增”新税制在现代服务企业结构调整和企业升级转型方面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加速现代服务企业进行服务外包的进度,实现主辅分离的局面。比如,航空运输以及代理销售如果实行生产的服务外包,就能将现代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

推动现代服务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利润,扩大了新税制普及范围。目前,“营改增”新税制在试点普及的范围在不断扩大,生产要素和投资项目在新税制环境下也在不断聚合,一些试点企业的客户遍布全国,企业向客户开局增值税发票的同时也将新税制的模式变相扩大到了全国地区。

促使现代服务企业进行设备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值税中的抵扣项使得企业拥有更多的利润空间进行设备升级,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带动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

(三)“营改增”新税制下现代服务企业面临的挑战

“营改增”新税制的实行,对现代服务企业有着更高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的要求。在新税制下企业通过提高内部工作管控,形成一条完善的上下游环环抵扣的产业链,这样就能够使企业能够抵扣更多的税额,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带动下游企业的发展,企业就能够顺利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因此,在“营改增”新税制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管理水平才能适应以及运用新制度来武装自己,全面实现企业从组织生产到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改革以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三、现代服务企业在“营改增”政策下的策略应对

“营改增”新税制实施以后,现代服务企业在新政策下得以优化产业结构,并且降低了经营过程中的服务成本。但是新政策的实行也必然会带来新问题的产生,同时企业应该深入解读“营改增”新税制的相关规定,从而让企业能够通过合法途径最大化地从新税制中获得相应的利益,降低企业税赋成本。因此,现代服务企业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一)强调税务风险管理

为了保障企业营业与赋税的关系能够正确的处理,需要做到两个方面筹划税务准备:第一,对“营改增”新税制中的特殊规定必须深入掌握分析,不同增值税的规定要得到有效的应用,在制定企业新税务筹划的同时完善风险控制机制。这是由于全国“营改增”新税制在不同地区进行试点工作时采用的试点税制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而定的,部分地区对特定的服务企业有优惠政策。第二,现代服务企业应该根据“营改增”新税制中的地区税务等级划分机制,在税务筹划方案的制定中采用更为合理的税额审计办法。对于一般的商品销售以及服务提供业务中,“营改增”新税制对不同的类别实行了不同的增值税率,因此,现代服务企业要规划好自身涉税项目和业务,在合理的财务核算和管理中减缓税赋的压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保持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二)重大决策中的税务筹划

现代服务企业在进行重大抉择以及经济活动时需要将税务筹划工作考虑进去。企业可以向工商局提出申请,将所需缴纳业务的增值税进行统一交税,以减少企业所需缴纳的税金,企业经营成本就能进一步降低。并且,现代服务企业可以根据新税制针对不同模式的不同税率划分来制定企业经营计划,以获得较低的缴税税率支持。[3]

(三)改变税收主体使税率最小化

现代服务企业可以在进行税务申报时改变常规纳税主体以及涉税机构规模等级让企业在进行税务缴纳时满足最小纳税税率的要求。一般来说,较小规模纳税人在进行经营活动时拥有相对较低的缴税税率,因此,较小规模的现代服务企业在财务核算方面可以根据经营活动详情和资本运行状况适时地改变规模来达到最低税率标准。

国家税务机关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全新的税收改革目标,并在多个地区开始以过度营业税征收方式开展增值税征收试点工作。“营改增”政策下的新税务制度以及相关纳税政策对于现代服务业主体经营者来说尚不能完全掌握和理解,这就会增加行业内涉税业务的税务风险度,本文针对“营改增”新税务制度对现代服务业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对新税制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现代服务企业在“营改增”下的应对政策。

参考文献:

[1] 王金龙.透视“营改增”税制改革新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70-172.

[2] 张小玉.现代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研究[J].商,2015(24):262.

[3] 石 佳.“营改增”对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9):17-18.

[责任编辑:方 晓]

猜你喜欢

现代服务业营改增
基于有效供给理论的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河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能力分析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促进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的对策研究
浅析现代服务业“营改增”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