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开展物理概念教学

2016-05-25黄雪军

文理导航 2016年14期
关键词:抽象性概念教学

黄雪军

【摘 要】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体系,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再到教学方法,概念教学都有自己的特点。纵观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概念教学存在的问题比比皆是,概念教学有效性不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本文先是简单分析了物理高概念教学中几个常见的问题,接下来再以实例论证,具体阐述了几种有效开展概念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概念教学;抽象性;直观化

概念是物理学科中最基本也是最本质的构成,学生要想学习物理知识,首先一个环节就是如何构建物理概念。可以说,只有概念学好,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才能顺利展开,如果概念理解的不够透彻,以此概念延伸出去的知识学生也很难真正的掌握,在解决相关问题的时候也会错漏百出。然而,就是概念这样一个如此重要的问题,却在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不受重视的境遇。概念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十分薄弱的环节,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从一名从事物理教学工作的教师角度来看,正确认识概念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一、物理概念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一)概念教学理念有误

虽然没人会否认概念的重要性,但在物理教学中,对概念教学的重视程度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些学生甚至是部分教师,对概念教学的认知上就存在错误,在他们看来,把概念记熟背牢就可以了。在这样的理念下,概念学习就变成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活动。学生会花上大量的时间大段大段地背诵各种概念、定义,但由于理解只停留在表面,很多学生即使概念背的很熟,但一到应用就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由此可见,这种概念学习的理念和方法是存在很大弊端的。

(二)学生认知储备缺乏

概念的理解是基于一定的科学认知的基础之上,但很多时候,我们的学生由于课外活动单一,课外学习匮乏,导致认知储备严重不足,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进行概念学习的时候,常常要借助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不科学的直观体验,从而造成前概念对概念学习的不利干扰。例如,在很多学生的观念中,一个物体的运动,必然会受到另一个方向运动着的力的作用。这个观点的由来就是由于片面的生活错误经验导致的,一旦错误经验入住头脑,正确的概念的建立就相对比较困难。

(三)概念教学方法单一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概念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但很多教师在开展概念教学的时候,方法的选择往往比较单一,再加上高中阶段很多的物理概念抽象性、逻辑性都很强,但由于方法选用的不恰当,导致学生在概念学习的时候不但感到索然无味,同时,一些概念的学习也不够透彻清楚。这种“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地将概念运用好,从而使得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大打了折扣。

二、有效开展概念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活化概念引入途径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个步骤,我们知道,概念是对一系列事物或现象的抽象的概括,在学习概念之前,我们要选择其中一个事物或者现象来逐渐地引入概念,而选择怎样的引入方式就会非常重要。因为概念本身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语言文字组成,因此它本身相对比较枯燥乏味,并且也较为晦涩难懂,然而,剥开概念的外壳,它其中包含的丰富的各类现象则是非常生动的,也是非常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我们在选择概念引入的时候,就可以从这些概念之下的生动的现象入手,以多样而有趣的方式引入概念,这会给接下来的概念学习打造一个很好的学习基础。例如,在讲到加速度的概念时,关于这个概念一向是理解难点,怎样来突破这个难点呢?在引入这个概念之前,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呢?这时候,最好的引入方法就是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如教师可以这样设置问题:一辆时速为80千米的汽车始终按照这个时速在道路上行驶和一只乌龟在五秒钟之内从静止到加速至每秒钟1厘米的行进速度,比较一下两者谁的加速度更快?通过这样一个实例对比,学生立刻就会明白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区别,从而初步形成加速度的概念。通过这种有趣的概念引入方式,不但让抽象的概念变得不再那么深不可测,可以为接下来的概念教学做好铺垫,同时还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让概念学习也变得趣味十足。

(二)通过讨论探究深化概念理解

很多时候,光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概念,虽然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掌握了,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仅仅是停留在一些字面的意思,并没有深入理解概念的内涵,一旦涉及到实际的应用,就可能造成错误。因此,把概念学习进一步深入是非常有必要的。怎样才能深入理解概念呢?笔者认为,适当地问题讨论能够最有效地深入了解概念的内涵。例如,在学完了力的定义以后,笔者给学生提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可以这样定义力?定义中的“相互”有什么具体含义?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没有顺序?物理中所说的力与我们生活中常说的体力、脑力有什么区别?通过这几个问题,可以将学生的关于力的思考引入到更广泛的领域,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就会处于更加开放的状态,从而能够从多角度深层次地理解这一概念。

(三)以生动的比喻降低概念的抽象性

在学习物理概念时,学生遇到的最大的难点可能就是它的抽象性,因为没有直观的形象,学生在理解概念时往往只能借助于想象,而一旦想法出现偏差,理解自然也会出现错误。如果我们能将概念的这种抽象性通过一定的语言描述,将它直观化、形象化,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思维难度。在概念学习中,以生动的比喻来描述概念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直观化教学手段,例如,在讲到分子间的空隙的概念时,很多教师都会采用实验手段将酒精和水混合起来,通过混合后的酒精溶液的体积变小来说明分子之间是存在一定空隙的,但倘若我们不用实验手段,而是用比喻的方式将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比作苹果和绿豆,让学生想象一下,将苹果装入纸箱之中,直到完全塞不下为止,纸箱的空间已经被苹果全部占据,这个时候,再拿来一碗绿豆,将他们倒入纸箱之中,这时候,塞不下一个苹果的纸箱却能装下整整一大碗绿豆。通过这样一类比,关于分子间的空隙的概念就会跃然纸上,比起实验手段,这种比喻的方式在直观性上往往更强烈。这样一来,学生在理解这一概念的时候就会倍感轻松了。

(四)适当扩大概念特征

一般来说,在学习某一个知识时,关键特征越明显,干扰特征越少,就越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反,如果某一个知识点关键特征很不明显,相反,它的干扰特征却很多,这样会给学习带来极大的困难。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要想办法尽量突出关键特征,排除干扰特征,这样会明显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把握性。例如,通过在自由落体和平抛运动的背景上选择相同的竖直位置标出几根横线的方法,这样一来,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特征就被突出地显示了出来,而它的曲线和水平运动的干扰特征就不会干扰到关键特征了。

(五)巧用科学记忆法

虽然我们不倡导在学习概念的时候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但记忆的确是我们学习概念时不可逾越的一环,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理解概念,但最终还是要将具体的概念记住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运用。因此,在概念学习技巧中,记忆的技巧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记忆物理概念时,我们可以采用形象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图标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等各类记忆方法,根据不同的概念内容选择不同的记忆方法,可以让记忆的效率明显提升。例如,记忆速度与加速度的概念时,我们可以将概念变成口诀这样来记忆:“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变决定加速度,同向加速反向减,两者关系要记牢”,通过这样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很快就能将这两个概念记得清楚牢固;又比如,在记忆“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如果要把一长串的语句描述都记下来,难免会感到很吃力,这时候,我们只需要抓住其中几个关键字词,如“不受外力作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样来记忆不但能够减轻记忆量,同时还能更好地记住概念中的关键字词。

概念教学看似简单,其中却蕴含很多的学问,概念教学相较于整个物理教学,就好比是一座大厦的地基,地基打的牢固,未来大厦的建造才能牢固。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从教学理念上正确认识概念教学,接下来,要从具体的教学策略入手,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面对的不同的学生群体特征,选择适当而灵活的教学方法,最后,还要提供必要的实践条件,让学生在实践和运用中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概念。只有经过这样一整个科学的流程,采用合理的方法,才能切实保证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学习的“地基”,将学生送往物理科学大厦之中。

【参考文献】

[1]徐文恒.浅谈高中物理概念教学[J].学周刊:C,2010年第9期.

[2]李安全.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2年第7期.

[3]莫献平.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基础:概念引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1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抽象性概念教学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民主的悖论
翻转课堂模式下《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初探
问题式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对初中数学课程概念教学的求真与探微
漫谈小学数学的概念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三要”
浅谈日本绘画的抽象性及影响
论环境装饰绘画设计的限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