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效提问的优化策略

2016-05-25江苏海安县雅周镇倪庄小学226600邵海燕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小数位小数点小数

江苏海安县雅周镇倪庄小学(226600)邵海燕



低效提问的优化策略

江苏海安县雅周镇倪庄小学(226600)邵海燕

[摘要]提问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有效的提问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助推器,而低效的提问则会使课堂出现拖沓、断层、低迷等不良现象。剖析低效提问的根本原因,找准对策,优化课堂提问方式,变低效为高效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低效提问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师生互动的有效渠道,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意识、开拓思维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当下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的提问随意性很强,时常出现低效提问的现象,导致学生思维出现片面、浅显或间断等现象。我认为,低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缺乏坡度、指向不明、时机不当。如何才能改善这一现状呢?下面,我就几则案例谈谈我的看法。

低效提问之一:缺乏坡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进行课堂提问,有的甚至会很频繁。但有些问题过于浅显,不具备启发性,学生随口就能说出答案,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的欲望。

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二)”第1课时的教学中,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提问:

师:这盘桃子要平均分成几份?

生1:2份。

师:为什么?

生2:因为要分给2只小猴。

师:那么每只小猴分得其中的几份?

生3:1份。

师:每只小猴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生4:二分之一。

教师把教学过程切割成了一个一个小问题,从表面看是在启发学生思考,但实际却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优化策略:变小为大

根据上述例题的情境,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画一画,分一分,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为什么?”这样就能把原先的四五个小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可初步体验把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的过程。也许会有部分学生得出错误答案,但教师正好可以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和思考,从而真正理解分母和分子的含义。

低效提问之二:指向不明

不少数学教师所提的问题指向不明,学生听后云里雾里,不能正确领会老师的教学意图。

例如,教学“认识图形”时,教师依次出示了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然后提问:“你能把黑板上的图形分分类吗?”结果学生各抒己见,有的根据大小分类,有的根据底边是否水平分类……学生的分类方法各种各样,但都没有提到根据边的数量来分。于是教师提示道:“数数边的数量试一试。”学生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原来还可以通过边数去分类。

优化策略:表述准确

教师应该明确提出让学生根据边的数量进行分类,并在学生完成分类后追问:“能根据边的条数给每一类图形取个名字吗?”这样的提问能够指引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思考,从而提升思维的准确度。因此,教师要不断提炼自己的课堂语言,提问力求简洁、准确。

低效提问之三:时机不当

提问时机的把握并不是件易事,有的提问过于急促,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有的提问与教学环节的契合度不高,使得精心设计的问题失去了意义。

例如,教学“小数乘整数”时,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确定积的小数位数,师生的对话由此展开。

师:仔细观察,计算小数的乘法时应注意什么?

生:积的小数点和乘数中小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呢?

生: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点也和横线上面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提问不但没有达成预定的目标,反倒将学生引向了歧途,出现了知识负迁移的不良现象。

优化策略:适时提问

在上述教学环节中,让学生总结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为时尚早。教师此时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理解积的小数位数和乘数中小数位数的关系。准确把握提问的时机,在恰当的时间提出合适的问题,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提问事关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融合贯通,教师要精心设计,谨慎提问,让课堂提问切实成为学生思考的启发点,成为拓展学生思维的助推器。

(责编吴美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1-066

猜你喜欢

小数位小数点小数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概括性统计量的四舍五入规则
本刊对来稿中表、图的要求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本刊对来稿中表、图的要求
超级小数点
小数点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