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学生策略意识的培养
——以总复习中学生的易错题为例

2016-05-25江苏如皋市搬经镇夏堡小学226561谢同峰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11期
关键词:展板价钱列式

江苏如皋市搬经镇夏堡小学(226561)谢同峰



谈学生策略意识的培养
——以总复习中学生的易错题为例

江苏如皋市搬经镇夏堡小学(226561)谢同峰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它的意义更在于使学生从策略的角度学会解决问题,并由此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受策略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列举假设策略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小学阶段,涉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目标不外乎“感受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应用价值”“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等几种说法。加之解决问题的内容编排过于分散,到了六年级总复习时,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总结归类,只能就题讲题,导致许多学生运用策略意识不强,不能综合利用策略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较好的解题效果。

一、隐藏的,显现

【问题一】一个比赛用足球的价钱比一个训练用足球贵76元。已知比赛用足球的价钱是训练用足球的3倍,求训练用足球的价钱。(列方程解答)

【错误解答】解:设训练用足球的价钱是x元。

【分析原因】学生在读题时根据“比赛用足球的价钱是训练用足球的3倍”,很容易就将训练用足球的价钱看作比较的标准,顺向思考缺少的条件,故设训练用足球的价钱是x元,脑中自然就出现了“3x”,但“3x”表示什么却很模糊,在没有厘清的情况下出现了以上的错误。

【解决方法】针对学生的错误,许多教师都按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进行评讲,学生听起来简单,这题会订正了,但再遇到同种类型的问题时,学生依然思路不清。为了帮助学生厘清“x”和“3x”,提高解决此类问题的正确率,笔者作了一个简单的尝试,围绕“比赛用足球的价钱是训练用足球的3倍”,提问:“你为什么设训练用足球的价钱是x元?”学生答:“因为是用比赛用足球的价钱跟训练用足球的价钱比较,所以把训练用足球的价钱看作比较的标准。”笔者追问:“那么怎样表示比赛用足球的价钱呢?”学生脱口而出:“3x元。”笔者立刻板书“设训练用足球的价钱是x元,则比赛用足球的价钱是3x元。”要求学生反复读,并跟“设训练用足球的价钱是x元。”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哪种设语更好,为什么?”学生纷纷表示第一种设语更好,因为这样设“一目了然”“思路清晰”“不易混淆”。笔者趁热打铁说:“是啊,把这两种量列举(故意加大音量)在设语中,你们还会觉得‘3x=76’吗?”学生哑然失笑。“那么,你们觉得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借助什么策略?”笔者最后通过这个问题将隐藏的列举策略隆重推出,强化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二、退隐的,复出

【问题二】六年级学生制作了56份环保小报,准备在5块大展板和8块小展板上展出。每块大展板上能放的小报数是小展板的4倍,每块大展板和小展板上分别能放多少份小报?(用替换的策略)

【错误解答】解:5+8÷4=7(块)56÷7=8(份)8÷4=2(份)

答:每块小展板能放8份,每块大展板能放2份。

【分析原因】乍看,觉得不错呀!是的,计算对了,但答错了。正确答案应该是“每块小展板能放2份,每块大展板能放8份。”笔者问:“为什么会答错呢?你画图了吗?”学生答:“我没有画图,因为在上学期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后,凡是遇到此类问题,我都是凭着记忆直接列式解答的,也没多想。”很明显,该生在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活动是识别——提取模型——重复已有的解决方法,认为解决问题的全部就是列式解答,却不想由于时间长了,记忆已模糊。

【解决方法】笔者认为,当重新接触此类问题时,需要引导学生将不知不觉已“退隐”的画图策略“复出”,要求学生主动、有效并坚持运用画图的策略,通过画图经历探索研究——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经验——重组新的认识的过程,再现并巩固知识,从而熟练技能,最终形成稳定的策略意识。

三、忽略的,重视

【问题三】六年级学生制作了176件蝴蝶标本,分别在13块展板上展出,每块小展板贴8件,每块大展板贴20件。两种展板各有多少块?

【错误解答】解:假设全都是小展板。

8×13=104(件)

176-104=72(件)

大:72÷(8+20)=4(块)

小:13-4=9(块)

答:大展板有4块,小展板有9块。

【分析原因】一是解决此类实际问题未必都要列式计算,画图或列表也是另一种解题的方式。学生根据习惯可能认为解决问题只能列式,所以解题方式单一化,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二是像这样的问题,如果列式计算,不仅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而且也弱化了替换活动,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解决方法】解决此类问题,有必要引导学生大胆改革,鼓励学生用易懂的画图和列表的策略,经历假设——比较——调整——检验的思维过程,感受策略的作用,进一步体验数学思想。

四、凌乱的,厘清

【问题四】三角形的面积是S平方厘米,如果它的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底是()厘米。

【错误答案】S÷2÷5

【分析原因】研究这类数学问题一般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从事情的起始状态,根据将要发生的变化,推断结束时的状态;另一条是从事情的结束状态,联系已经发生的变化,追溯起始状态。学生比较习惯用前一条线索分析数量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以高除以2,在这种顺着思考习惯的左右下,学生在沿第二条线索思考时,难免思维凌乱,误认为求底时也要除以2。

【解决方法】围绕“底×高÷2=三角形的面积”,联系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由来,帮助学生排出各次变化的次序,再引导学生对照公式思考:如果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求底,应该怎样做?“正好相反。”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用倒推的策略。同时,提醒学生逆着变化时要一步一步地推,先有条理地顺好了再有条理地倒。这样在解决此类问题时,通过反复地顺、倒,学生积累了经验,逐步内化体会,逐渐提升策略的主动应用意识。

在六年级最后的总复习阶段,教师更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出错,智慧地引导学生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再体会,让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纷繁的问题中拨云见日,提高学生对策略的敏感性,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应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

(责编李琪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1-047

猜你喜欢

展板价钱列式
算价钱
酸奶的价钱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折腾的展板:“黄金位置”需预约
用旧展板制作牵引模型滑翔机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每筐多装多少
花大价钱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