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地区明清戏场建筑构造特点研究
2016-05-25张之秋
■ 王 薇 张之秋
徽州地区明清戏场建筑构造特点研究
■ 王 薇 张之秋
【摘 要】传统戏场是古人宗教、民俗、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公共活动最为频繁的空间,它反映着礼制、神权、民俗、艺术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戏场建筑颇为兴盛,几乎村村有台,现今在徽州农村地区仍有大量遗存,颇具代表性。文章实地调研测绘了徽州地区17处明清时期戏场建筑,从台基类型、构架体系、屋顶形式、装修隔断4个层面重点分析研究其特征与建构逻辑,并对戏场建筑所特有的构造分析提炼总结。旨在为戏场建筑的修缮保护提供实物例证,同时为徽州传统建筑研究提供有力的补充与深化资料。
【关键词】徽州;祁门县;戏场建筑;祠堂;构造特点;藻井
王薇,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博士、教授、硕导,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张之秋,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
0 引言
徽州地区自古就有戏曲演出的传统,明清时期达到极盛,成为京剧的主要源流之一。因此明清时期徽州的戏台建筑颇为兴盛,几乎村村有台,现今在徽州农村仍有大量遗存,并颇具代表性[1]。徽州地区明清古戏台不同于京城的皇宫大戏楼和城市的茶园剧场,也不同于北方的花戏楼,其独特性表现在对礼制和宗族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上。
徽州地区明清古戏台以祠堂戏台为主,位于祠堂的门厅,与享堂、寝堂相对,在祭祀空间的基础上融入了观演空间的要素。因此祠堂功能趋向复合化,戏台、天井、享堂、观戏楼共同组成了以祠堂为基础的戏场建筑。本文通过调研徽州地区17处明清时期戏场建筑,重点分析了戏场建筑尤其是戏台具有明显特征的台基、梁架、屋顶、装修4个层面,并对其建筑构件与构造形态进行归纳整理,凝练总结其构造特点。
1 台基
为了避免演出时观众视线的遮挡,戏台多设置较高的台基。祠堂戏台一般在天井及享堂内水平布置观众,如果戏台台基不够高,观众之间就会有视线遮挡的问题。同时,戏台下一般作为杂物间,如果台面较低,出入就不太方便[1]。因此,徽州地区戏场建筑戏台部分的台基,高度大约在1.5m左右。从台基形状来看,平面以长方形为主,一面观。少量为凸字形,如祁门县珠林村馀庆堂古戏台。
传统建筑的台基,多采用砖石实心砌筑,而徽州古戏台往往依附于祠堂,与祠堂仪门结合而建,台基中设置山门或作为储藏,因此更多地采用架空处理。徽州古戏台台基根据其构造形式,可分为柱撑覆板式和墙承腔体式两种。
1.1柱撑覆板式(活动式)
徽州地区现存的戏台的台基多为柱撑覆板式,即以短木柱支撑台板形成戏台的台基。戏台覆板可拆卸,当地称之为活动式戏台。平时作为门厅通道,演戏时,在上面搭上木板,成为表演区。其特点是施工方便,使用功能灵活,如祁门县珠林村馀庆堂古戏台(图1(1))、祁门县磻村敦典堂古戏台(图1(2))等,都属于这种构造形式。
1.2墙承腔体式(固定式)
戏台入口四周砌矮墙,前后一般留有门洞,可进入戏台下方,戏台上面的覆板一般不可拆卸,为固定式,当地也称这种戏台为“万年台”(图1(3))。这种构造方式内部一般仍以柱撑为主,上盖以覆板,其特点是戏台四周用台基的矮墙承重,节省木材,同时腔体戏台也有增强回声的效果。如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的会源堂古戏台(图1(4))和祁门县新安乡长滩村和顺堂古戏台等。
图1 不同构造方式的戏台台基
图2 祁门县闪里镇磻村敦典堂剖面图
2 构架体系
祠堂中的享堂往往是徽州传统大木建筑营造技艺的集大成者,戏台部分由于使用功能的特殊性,往往具有很多装饰性极强的特征构件,做法也相对繁琐,因此祠堂戏台在构架体系上具有明显的特征。
2.1穿斗式
徽州传统建筑木构架做法,从大范围说属于江南传统建筑做法的分支。朱永春将徽州建筑大木结构类型分为4种基本类型,即穿斗基本式、穿斗插梁式、穿斗插额式和穿斗减柱式[2]。他认为,徽州传统大木构架与通常意义上的抬梁式有本质区别,后者梁直接搁置于柱头或斗拱之上,而徽州建筑中的梁是插于柱中,其本质仍是穿斗式结构体系。
如图2所示分别为敦典堂古戏台明间与次间的总体剖面图,在戏台与享堂部分,轩廊上的双步梁与享堂明间梁架中的四椽栿均被加工成月梁形式,梁的两端插与柱中,同时用“关键”加以锚固,这便是穿斗插梁式的做法。而明间梁架在前后金柱间做了减柱处理,用来获得更大的使用空间,即穿斗减柱式的做法。
由此可见,徽州建筑的基本建构逻辑是穿斗式,所谓的混合结构体系实际上是穿斗式在不同构件尺度下动态变异的结果。
2.2梁枋不分
2.2.1结构空间的需要
徽州传统建筑尤其是祠堂戏台这种公共建筑中,对明间尺度要求较大,戏台建筑为了方便观演,明间尺度往往远大于次间和梢间。如祁门县闪里镇硒村嘉会堂古戏台,明间为4.98m,次间仅为2.25m,明间是次间的2.2倍;祁门县闪里镇坑口村会源堂古戏台明间为6m,次间仅为2.8m,明间是次间的2.1倍。而在享堂结构中,同样由于公共活动的需要,往往通过减柱的方式实现大空间。空间跨度的加大(比如超过5m)带来的是穿枋与额枋尺度的加大,加大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形成了徽州建筑“梁枋不分”的现象(图3)。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图3 “梁枋不分”的梁架
2.2.2装饰性的需求
徽商富甲天下,对装饰性的要求极高,而徽州民间建筑不同于官式建筑可以使用大量彩画与斗拱装饰,因此,正立面加大加宽的额枋与厅堂中大尺度的穿枋便成为装饰的重点。这些构件往往做成粗大的月梁,并在中心和两端施以复杂的雕刻。这也解释了有些小尺度的额枋与穿枋也被加工成月梁,如潜口民宅曹门厅中的次间仅1.62m,但考虑视觉效果,因此也被加工成月梁。在装饰性要求一般的厅堂中,月梁两端会雕刻梁眉,下部用丁头拱承托,拱心雕刻拱眼。较为华丽的做法会在月梁两端和中央进行雕刻,题材多与戏文有关,比如祁门县闪里镇磻村嘉会堂古戏台(图4(1))。在祁门县闪里镇磻村敦典堂古戏台中(图4(2)),月梁额枋与丁头拱上除了复杂的雕刻,还施以红绿彩画,装饰性很强。
2.3移柱造
在戏台部分的梁架中,往往采用“移柱造”。明清三开间戏台通常都存在“移柱造”现象,即明间二柱并不与大梁对位,而是略微外移(以一个柱径为常见),其目的与采取大额枋相同,即扩大明间开间尺寸,便于观戏。徽州现存古戏台中,戏台前檐柱往往向次间外扩,前檐柱与金柱并不在同一轴线上,使前台明间扩大了1m左右,以形成较大的表演空间。同时从天井向戏台看,有一种透视感,使舞台表演更容易看清楚,同时使舞台进深显得比正常尺寸大。
图4 戏台部分的梁架装饰
3 屋顶
屋顶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第五立面”,是其整体造型最大的影响因素。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古戏台屋顶形式大致有歇山式(当地称“五凤楼”)、硬山式两种,同时其屋面举折也有一定的特点。
3.1屋顶形式
3.1.1双坡硬山式
现存徽州古戏台的屋面造型大都比较简单,基本为双坡硬山式屋面,两侧施以屏风式山墙,又称马头墙(这种山墙呈跌落的台阶形式,外轮廊线横平竖直,它封住木构架,起到防火的功能)。徽州民居的屋脊常常采用—种很别致的屋脊,称为“立瓦脊”,即在屋脊处用立放或斜放的瓦做成屋脊。据当地居民讲,这些瓦为储备瓦,当屋面的瓦破损时,可做不时之需。如祁门县李坑村大本堂古戏台(图5(1)),其仪门、享堂、寝殿3部分均为双坡硬山屋面,与周围民居并无二致,这也与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有关。也有将两个硬山屋面叠合放置的,比如祁门县珠林村的馀庆堂古戏台(图5(2)),其屋顶在明间和两次间分3段起坡,明间最高,次间次之,且屋檐出檐距离也不相同,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屋面,并在挑檐枋至额枋之间层层装饰斗拱,使整个戏台看上去华丽异常。
3.1.2重檐歇山式
这种形式的屋顶也称“五凤楼”,可以理解为重檐歇山的变体。屋角起翘很高,采用的“嫩戗发戗”做法(图6(1)),这种起翘做法造型夸张,屋角处突然升起,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即常说的“翘角飞檐”,这也成为江南建筑区别于北方建筑的最大的特点之一。泾县西阳乡金溪村的花戏楼(6(2))便采用这种屋顶形式,该戏台平面为凸字形,屋顶由3层歇山顶套叠而成,3对翘角左右对称布置。此外,婺源县阳春村方氏宗祠戏台(图6(3))也采用这种形式。其屋顶由2层重檐歇山与1层双坡硬山屋面套叠而成,16个反翘式飞檐左右前后对称。
3.2屋面举折特征
屋面举折也一直是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较为重要的方面。在清工部《工程做法》中称为举架。徽州传统建筑的屋面曲线称为分水,如中小型民居的屋面普遍取四分水,即总举高为总进深的1/4左右。小型民居屋面曲线较小,基本平直,只在飞檐处挑起。有时也可以从檐桁算起,以此向上求出每步举高,最后相加算得总举高。徽派匠帮存檐三、金五、脊七之口诀[3]。
图5 硬山式屋顶
图6 歇山式屋顶
4 隔断装修
戏场建筑一般属于当地最为核心的公共建筑,因此装修上较普通民居更为繁琐。这里的装修是指影响建筑空间结构构件的设置,比如屏门、隔断、轩廊、八字壁、藻井等,而不包括建筑细部构件的雕刻与装饰。
4.1轩
徽州古戏台尤其是祠堂戏台,一般享堂部分往往设置有轩廊,轩廊一侧为人字轩,这种设置又称“抬头轩”(图7(1))。明清时期徽州地区戏场建筑中轩的形式以鹤颈轩最为常见,如祁门县珠林村馀庆堂古戏台和祁门县李坑村大本堂古戏台,也有船篷轩如祁门县磻村嘉会堂古戏台和敦典堂古戏台。
图7 戏场建筑中的轩做法
轩的设置有3种模式,一种是位于仪门外,这种轩廊放在前檐柱与金柱之间,采用双步梁上搁置童柱的方式支撑,童柱两侧用蝴蝶木连接,并出象鼻梁头,童柱下方一般用雕花的平盘斗承托,这是徽州建筑的典型做法之一,如祁门县李坑村大本堂古戏台(图7(2))。另外还有与戏台内,与戏台藻井合设,这种情况下有分为单面设置和三面设置两种。如祁门县珠林村馀庆堂古戏台(图7(3))和祁门县磻村敦典堂古戏台。徽州古戏台的轩廊除了一般意义上的装修之外,还出于声学方面的考虑。弧形的轩廊也可以为演唱者提供良好的拢音效果,优化戏台的早期支持度。
4.2藻井
藻井的运用是徽州古戏台的典型特征之一,清中期以后的戏台,一般都设有圆形的藻井,而明代及清早期的戏台则均无藻井的设置。汉代风俗通义中记载:“今殿做天井,井者,束井之像也;藻,水中之物,皆取以压水灾也。”可见最初藻井的设置与风水有关。戏台部分的藻井一般做成上凹进为穹隆状的顶棚形式,其独特的物理形状使其具有拢音和共鸣的物理特性。薛林平将常见的戏台藻井分为5种基本形式,即螺旋式、聚拢式、轩棚式、叠涩式和层收式[5],徽州古戏台中只见轩棚式、叠涩式、聚拢式3种。
4.2.1轩棚式藻井
轩棚式藻井是通过“轩”的木筋结构逐渐汇合于穹顶中心,如祁门县磻村嘉会堂古戏台(图8(1)),该藻井形式为单层轩棚式,藻井四周一边为照壁,另外3边做船篷轩,藻井部分采用28根1/4圆形的木筋汇聚于明镜处,木筋底部微微弯成“S”形,明镜处不做彩画,而是雕刻双层莲花状的垂头。
也有更为复杂的做成双层轩棚式,如祁门县磻村敦典堂古戏台(图8(2)),采用上下双层结构,28根“S”形构件贯穿到顶,顶端同样置双层莲花状垂头,井口外方内圆,4个角上各有一块蝙蝠木雕,井壁上悬“一曲升平”匾额。安徽祁门县珠林村馀庆堂戏台藻井(图8(3)),亦为双层轩棚式,分上、下两部分,下面四周均匀分布32根“S”形木筋,上面四周均匀分布24根“S”形木筋,上部的木筋端头汇聚于明镜,明镜上不做雕刻而是绘八卦图案。
图8 轩棚式藻井
4.2.2叠涩式藻井
叠涩式藻井就是利用尺度较小的斗拱层层叠落,聚拢成藻井的形式。如江西婺源县阳春村方氏宗祠的戏台藻井。阳春古戏台与江西乐平的古戏台颇有渊源,形制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原系乐平管辖时建造。江西乐平古戏台藻井(图9(1))多以如意斗拱组成螺旋形,外方内圆,顶部为明镜,做浮雕“二龙戏珠”。婺源县阳春村方氏宗祠戏台藻井(图9(2))则利用5层斗拱层层跌落形成八边形穹窿顶,八边形每个角各设垂柱。
4.2.3聚拢式藻井
聚拢式藻井,是从形态上定义,就是藻井竖向汇合于中心,其造型具有强烈的向心性。如泾县西阳乡金溪村花戏楼戏台藻井(图10),由9层如意斗拱层层内收构成,藻井下口为八角形,角部设8根垂柱,内口收为圆形,最终汇聚于明镜,明镜上饰彩画,整体十分华丽。
关于藻井对于戏台声场空间的贡献,王季卿曾做过分析(图11)[6]。通过计算机模拟,对比平顶结构与穹顶结构的音质效果。模拟结果显示,穹顶中央附近位置的早期支持度比平顶下相同位置的更高。说明了传统戏场的亭式戏台穹顶对演唱者是有支持作用的。藻井的设置可以让顶部通过声反射达到吸音共鸣的目的,使演员的唱腔显得更加圆润,同时使远处的观众能更清楚地欣赏演唱。
图9 叠涩式藻井
图10 泾县西阳乡金溪村花戏楼戏台藻井
图11 平顶戏台与穹顶戏台的声反射对比分析
5 结语
戏场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共建筑,其功能组成、外观形式、构造做法、装饰雕刻都体现了当时当地较高的建造水准,在营造手法上也往往体现了一定的规律性。尤其是作为戏曲表演区域的戏台部分,构造更为华丽,同时在很多细节处理上也与现代剧场设计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体现了较强的技术性。明清时期徽州地区戏场建筑作为徽派古建筑的一个特殊且重要的类型独具特色,其型制与祠堂整体建筑和戏曲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密不可分,对其构造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古戏台建构层面的理解,从而为古戏台的修缮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任舒雅.徽州古戏台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1.
[2]朱永春.徽州建筑大木结构类型及其地域特征[C].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6.
[3]马全宝.江南木构架营造技艺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4]薛林平.安徽传统戏场建筑研究[J].华中建筑,2007(08):149-155.
[5]薛林平.中国传统戏台中的藻井装饰艺术[J].装饰,2008(11):115-117.
[6]王季卿.莫方朔.中国传统戏场亭式戏台拢音效果初析[J].应用学,2013,32(04):290-294.
Study on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atr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in Huizhou Region
Wang Wei Zhang Zhiqiu
【Abstract】Traditional theatres, as important venues for ancient people to carry out religious, folk and entertainment activities and spaces with the most frequent public activities, reflects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ritual system, divine right, folk-customs and art, etc.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atrical buildings in Huizhou were fl ourishing and they could be found almost in all villages and they are still remaining in rural regions of Huizhou. Aiming at providing physical evidences for repairing of theatrical buildings and providing strong supplementary and deepening materials for study of traditional buildings of Huizhou, we carried out fi eld survey and mapping to 17 theatrical building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y, paid attention to analyze their features and structural logics from 4 layers, i.e. type of platform, structural system, roof form and fi tting up, and summarized distinctive structure of theatrical buildings.
【Keywords】Huizhou, Qimen County, theatrical buildings, ancestral hall, structural features, caisson
收稿日期:(2015-12-20)
基金项目:安徽省财政厅和住建厅徽派建筑保护省级专项课题(HP2013YJ104)、2014年安徽建筑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和2013年安徽省教育厅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3zjjh023)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