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2016-05-25周克锋

文理导航 2016年14期
关键词:翻转初中数学

周克锋

【摘 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学课堂也在逐渐的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而且过去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再满足课堂需要,所以必须改变过去陈旧的教学形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可以选择翻转课堂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教师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进行自主讨论,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面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历,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中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学;数学;课堂;翻转

最早的翻转式课堂出现在美国,一部分学生由于缺课而跟不上数学老师讲的内容,因此数学老师想了一个办法,将数学课内容录下来让缺课的学生看。在最开始的时候,这种方法仅仅是小范围的在使用,后来延伸扩大到了很多学校,甚至很多老师都开始采用这样的方式。

一、翻转课堂教学的优点

(一)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的叮嘱下完成教学任务,显得十分被动。但是翻转教学却恰好相反,这种方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不同。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通常会采用现代的工具,比如多媒体设备、计算机等。这不但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也可以采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这样的方式迎合了当前的时代发展趋势,可以进行推广和应用。

(二)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

采用翻转教学模式,是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氛围里,教师所扮演的不仅仅是知识讲解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一旦遇到学习难题,会及时的向教师进行请教。所以,教师的地位更加重要,不但是为了传递知识,更是为了解决学生的难题。同时,教师也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资源。另外,翻转教学模式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来选择不同的学习资源,已经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学生可以选择更难一级的学习内容,没有掌握这部分知识的学生则可以反复观看视频。因材施教的方式不但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而且也提高学习效果。

(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过去的学习里,学生常常机械地听教师讲解,非常被动。推行了翻转教学课堂后,学生可以主动地选择学习资源,不需要听取教师的安排,甚至可以自由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另外,学生还可以借用一系列的多媒体学习工具,自主学习,并且和教师进行交流。这种自主模式,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而且还充分的发挥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二、初中数学翻转课堂的应用

(一)课前进行强化

对于数学中一些概念,定义等可以提前进行预习,采取“微课”的方式,通过校园网,QQ,微信群上传老师预先制作好的简短视频,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要学的课堂内容,巩固基础。这种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不但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能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效来进行选择和交流,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讲解“分式”这一概念时,课前先通过学校网络上传制作好的微视频,通知学生提前收看,完成相关内容,各小组组长记录典型问题。然后采取组内,组间先行消化。而对于形如等还有疑问的,递交老师,由老师在课堂面对全体学生进行讲解。通过这种形式,老师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部分无需讲解,直接进入下一步教学。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去学习:当字母取何值时,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值为0?等重难点内容。

(二)促使学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所谓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根据学习的情况,分小组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完成了上一步的课前强化之后,教师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去进行思考和验证。比如在学习二次函数内容时,给出这样一道例题y=(a-2)x2+(a-5)x-1,a是一个实数,且图像和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a的值。题目抽象,难度不小。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从二次函数、一次函数两个角度来进行解答:第一,如果从二次函数的角度进行解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a-5)2+4(a-2)=0的时候,函数顶点在x轴,即函数图像和x轴只有这一个交点。所得出的结论是,a是无解的。第二,如果从一次函数的角度来进行解答,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a-2=0,那么函数就变成了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3x-1。那么其和x轴只有一个交点(-,0)。最后得出的结论是a的值为2。这样分组讨论,利用集体智慧不仅能很好推进教学进程,而且能极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除此之外,还要利用翻转课堂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灌输式的传授。另外,教师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根据这个平台来提出问题,学习知识。这不但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讲“11.3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时,在导入环节中抛出这一道题:用六块相同形状,边长“4×1”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更大的长方形,能有几种拼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分工,每位同学在草稿上进行尝试,并把每种可能通过电子白板软件记录在电脑上,然后组间相互讨论,交流,并汇总如图所有六种可能。看似整个活动即将结束,这时有学生问:一定只有这六种可能吗?为什么不会有其他可能?面对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同学们又进行了下一轮的讨论,不断有学生给出自己的观点:由长宽乘积,即总面积不变,从而联想到反比例函数也有这一性质,进而思考能否借助这一知识解决问题,并从长宽都是正整数,得出只有“1×24,2×12,3×8,4×6”四种形状,最终证实这一猜想的正确性。整个过程,学生动手操作,通力合作,相互竞争,加上集体智慧,共同解决困难,推动了学习热情,增强了团队凝聚力。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通过以上方式,可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的精神。

(四)课后升华课堂内容

在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后,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下练习情况,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来选择思考方向。对于部分未能及时消化课堂内容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来展示一些试题的解析过程,让学生在课下进行订正,对解题过程进行抄写。这样学生便可以明确在解题中所犯的错误,提高解题的效率。而对于“吃不饱”的学生,可以设定不同层次,让他们进行自我挑战,达成更高目标。比如在结束了九年级《2.6正多边形与圆》的教学内容后,对学生提出一个课题“正多边形与圆周率”,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研究如何通过正多边形测算圆周率。根据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网上搜索,查阅“刘徽首创割圆术”计算圆周率相关的历史资料。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辩论,对话方式,借助几何画板软件,在电脑上进行操作,观察发现a﹤π﹤b并且随着多边形边数n的增加,a,b值越来越逼近圆周率的真实值,在这学习过程中,及时巩固了所学内容,同时很好地解决新问题,感受现代科技对学习带来了便利,感叹古人的智慧,更被他们对知识不懈追求的精神所感动。

(五)对课堂内容进行合理评价

在学生完成学习之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来进行记录和评价。在课堂上,每一个小组要选取组员上台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交流。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设置丰富多彩的成果交流方式,比如展览、辩论、比赛等等。教师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要只看学习成绩和分数,也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做到公正、公平的评价,这样才能更好的鼓励学生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并且很好的反馈关于教学情况。

三、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水平参差不齐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教学水平仍然参差不齐。想要全面的推广这种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大难度。因为我国经济处于大力发展中,而且各地经济水平也不同,所以每一个地方的教学能力也不同。比如,翻转课堂教学需要一些多媒体教学设备、工具等,这些设备需要花费一定的钱财。如果学校和地区的经济实力不够,那么就不能够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此外,学生观看教学视频也需要计算机等工具,因此学生的家庭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学生的学习思维很难转变

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学生们的思维容易被固化。如果全面实行翻转教学,可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学生可能会暂时对其产生一定的新鲜感,但却会因为缺乏教师的监管而变得越来越懒散。所以,现在翻转式教学还只能是有条件的使用,比如教师在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辅导的时候比较适用,或者用在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补习上。如果不分时段,甚至大量的使用,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三)挑战学生的自制力

如果全面、大力的推广和使用翻转式教学模式,那么学生不需要再在教师的监督下完成学习过程,甚至时间也变得非常自由。因为在翻转式教学模式里,所有的课堂内容都是通过视频来完成,因此教师也不需要过多的讲解。教师也不会叮嘱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不要开小差等等。所以,学生必须要自觉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因为自制力太差,所有的学习都必须在老师的监管下才能完成。因此,一旦采用翻转式教学方式,学生会变得懒散,毫无纪律,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也是不利的。

四、总结与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翻转式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被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采用了这样的方式。其不但讲知识直观的体现给了学生,而且还减少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如果运用得合理,其能够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效率。所以,翻转式教学模式还会不断的发展,不断的被推广,最终促进我国教育水平的大力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春华.翻转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8):163-163.

[2]刘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5,(7):56-56.

[3]赵能军.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谈谈如何在初中数学课融入“翻转课堂”[J].考试周刊,2015,(39):65-65.

猜你喜欢

翻转初中数学
“没有围墙”的幼儿教育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