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渐行渐远的匠人们(九)

2016-05-25霍金林

对联 2016年1期
关键词:徐悲鸿

● 霍金林

掌箩匠

掌箩匠,是用木板制作“箩子”的匠人。也称“挣箩子”,它的窍门在于要把箩底箍扎紧。因为箩底不紧,松松垮垮,箩不好面不说,使用的寿命也会大打折扣。

箩,在我国历史上曾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比较富裕的家庭,会有不同规格的箩:箩面的、过酒的、筛麸子的……箩,曾是一户人家富裕程度的象征。掌箩的工具很简单,有刨子、钻、卡尺、箩刀、麻绳等。

箩子由箩框与箩底组成。箩框的材料一般为杨木或柳木,这些材料质地松软,易于成型(筒状)。掌箩时,箩匠师傅要先将木料锯成薄板,浸入水中泡一段时间,搬卷时一边往回搬折,一边用火来烧烤,使其干后不再走形变样,搬卷成筒状便大功告成。搬制好的箩框内小外大地插在一块,以备后用。

箩底的材料在古时取绵、绢、绸、缎用之,故有“绢箩”一说,后来改用马尾(不耐用),现代工艺则以铜丝、钢丝、尼龙丝为材料制作箩底。

箩底是可以创新的,比如弄成颜色不同、图案不同的网格。其方法很简单,就是挑选不同颜色的马尾或尼龙丝等材料按照一定的纹路或图案穿插进去,使箩底有了“花纹”或图案。这种漂亮的箩人们会更喜欢,从而更好卖。

制作箩子时,箩匠依照所需的箩子大小来确定箩框的大小。箩框的接茬处要先用木钉子打好,取来一张量好尺寸的箩底,铺在箩框上。然后取一根事先截取好的箩圈条(约拇指宽窄),绷紧后用削木刀刀柄敲打入箩框内,并将箩底圆周边沿折回寸半左右,再上紧一根箩圈条,先从一头敲打箩圈条,使其镶嵌入框,然后从另一头敲打,令其稳缓入框。两根入框的圈条将折回来箩底的周边一定要敲打绷紧,箩匠掌控好尺寸,敲打有条不紊,最后在箩底边沿钉上几道木钉,一张底紧框牢的箩子便做好了。

大小不等、密疏有别的箩子,是人们经常离不开的用具。碾磨上要细箩子来箩筛面粉、糕面等;粗箩子用来摇筛黄米馍面粉及窝头面粉等,因此民谚中才有了“粗箩馍馍细箩糕”的说法。人们箩出面如银米似金,箩出一片好心情,箩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与憧憬。

掌箩匠旧时多出在山西柳林、临县和甘肃秦安地区,后来经这些手艺人的传授,陕北的榆林、绥德、志丹等地亦有掌箩匠出现。正如安徽多出耍猴者、小炉匠,河南出的镶牙师,山东人卖菜刀及陕北从古及今出的好石匠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有所长,各地都有各地的能工巧匠。

掌箩匠,一般是徒步行走于大街小巷,手持很多片薄铁片(一般是“七上八下”共十五片)用皮条穿成的招摇器具作为招揽生意的“恍子”,走一步上下摔一摔,发出有节奏的“哗啦啦”的声响,就算做了广告,告诉老百姓掌罗的来了,于是老百姓便纷纷拿出破旧家什或用坏了的绢罗、簸箕让掌罗匠修理。

有关掌箩匠的故事:

(一)

走街串巷的彭村人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加工早已取代了传统的磨推碾滚;再说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不需要大量储存粮食,家庭中很少用到箩了。所以,箩匠也就不吃香了,没人想学掌箩了。在城里,我们很难看到掌箩匠的身影了。

但是,在我国东北牡丹江地区仍能见到掌箩匠。据当地媒体介绍,何楼办事处彭村有一位姓彭的艺人,已经“张”了40多年的箩。如今,他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那时,要学掌箩需“三年徒弟,三年伙计,三年半作。”彭氏从小是跟父亲学掌箩手艺的。父亲的要求非常严,做不好非打即骂。就是在这样的严教下,他很快掌握了掌箩的技术,十多岁起就开始自立门户。走街串巷张箩以来,他的生意非常红火。“张箩喽!张箩喽!”每到一个村,他就这样吆喝,不大会儿工夫,人们就会把他的摊子围个水泄不通!”

正所谓:

出品必精,价廉物美;

制箩须固,外巧内坚。

就这样,这位姓彭的一直干了四十多年。如今,城里人基本不用箩了,农村人也用的少了,生意越来越做不下去,年近花甲的他,正面临着失业。

(二)

秀才遇箩匠

有一秀才,平日不是死啃书本就是吟诗不停,一日到野外漫步,恰遇一老农挑一担竹箩去卖,秀才诗兴大发,高声吟道:

大箩是箩,小箩也是箩,小箩装进大箩,两萝合一箩;

秀才吟罢十分得意,对着农夫吟来吟去。农夫听得厌烦,刚巧有人抬棺材走过,便也对着秀才吟道:

棺材是才,秀才也是才,秀才装进棺才,两才合一才。

秀才听罢大惭而去。

有关掌箩匠的对联:

有材皆中选;

适用乃为宜。

精工为世用;

美器在人成。

藤器店用联

枝蔓皆成器;

方圆却任心。

高崖古洞千年寿;

密蕊精花几许春。

古涧凹中引长蔓;

良工手内无弃材。

裱糊匠

裱糊匠,汉族民间替人裱糊棚顶、窗棂、门楣等为业的匠人。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昔日北京地区民房多为老式四合院瓦房,室内天棚需用秫稭扎架吊顶,并糊以素纸或彩格纸。窗棂、门楣等需用漂白毛边纸裱糊。其方法:先将秫稽杆用灯烟熏直,缠纸,然后绷吊于屋顶棚架之上,其间的距离以一尺左右为宜,再裱糊素纸或格纸。晾干之后,屋顶显得十分整洁和美观。一般人家,每年裱糊一次。如遇喜事,新婚喜房,必须裱糊;如遇白事,应主家要求制些纸人纸器纸物等烧活以表哀伤:童男童女扯幡幛,冥衣冥物搭灵堂。灵花灵草车马轿,金山银山百宝箱。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叫了两个裱糊匠来裱了两天,方纔裱得妥当。”曹禺《北京人》第三幕:“一会袁家人上火车一走,空下房子我就叫裱糊匠赶紧糊。”这里的裱糊是把房子装新的意思,使陋室而生辉,气象而新兴。雅俗而共赏,舒朗而怡情。所用工具无非一盒糨糊一条凳,一把剪刀一卷绳。苇秆绑扎方块阵,麻纸糊出四面平。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裱糊匠也逐渐分化,雅一点的裱字画,能干一点的搞了装潢,有门道的转了行,差一点的就干了扎纸匠。

有关裱糊匠的对联谜语:

丹青古美留真迹;

翰墨因缘壮大观。

(谜底:裱糊匠)

有关裱糊匠的故事:

(一)

装裱泰斗刘金涛

这是一个从裱糊匠到装裱泰斗的故事。

87岁的刘金涛因完美精湛的装裱手法和憨厚忠实的人品被建国前后以及当代的书画艺术大师们尊称为“装裱艺术泰斗”。

刘金涛,出生在衡水枣强阴家庄村,迫于生活在11岁告别家父,步行7天到了北平。在琉璃厂学裱画。这一时期,他结识了齐白石、徐悲鸿等,并在他们帮助下,独立经营“金涛斋”装裱店,从此开始接活为画家装裱字画。刘金涛的身份也从裱糊匠升格为装裱艺术家。1954年与荣宝斋合并,1960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工艺美术学院)至1982年退休。

《委婉歌声到阮弦》,乙丑初春刘凌沧作。装池名家刘金涛珍藏作品。

刘金涛,早在五六十年前,其装裱艺术就得到了齐白石、张大千、郭沫若、老舍、傅抱石、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书画大师及社会名流们的交口称赞。许多大师的名作,都是通过刘金涛之手完美展现在观众眼前的。为此,刘金涛与许多大师结下了深厚情谊。其中,傅抱石早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具有代表性的装裱字画的名师,当属南北‘二刘’,即中国南方刘定之,北方刘金涛。”已故的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著名书画家陈叔亮先生,在1984年特别为刘金涛书写“绝技”匾额并题辞道:

“金涛老友,装裱神手,桃李满门,共尊泰斗”。

几十年前,刘金涛出名后不忘本,不忘自己是贫寒农民子弟。1946年,24岁的刘金涛回到老家同刘熙梅结婚。婚后,俩人恩恩爱爱,生下了二子三女。不幸的是,小日子正过得红火时,1976年,老伴突然得了脑血栓。刘金涛深深爱着苦水里泡大的妻子,千方百计求医求药,但反反复复,久治不愈,后来刘熙梅瘫痪在床。但刘金涛却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渝地照顾着妻子,直到2000年她生命结束。

国画的完美之处还取决于裱工技艺的高低。在学术界故有“三分写七分裱”一说。家喻户晓的名画《江山如此多娇》至今悬挂在人民大会堂,是傅抱石、关山月联手创作,同样也是刘金涛的代表作——如此巨幅画作的装裱出自刘金涛和已故的张贵同之手。而揭裱一幅历史名画,先生说不掌握“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等绝活,是绝对揭裱不好的。

齐白石是刘金涛的挚交。他回忆说,1946年秋的一天晚上,去齐白石先生府上送装裱好的字画,白石老先生看了后大加赞赏,把他介绍给时任北平艺专校长的徐悲鸿。从此,刘金涛认识了徐悲鸿。白石看中的裱画人,徐悲鸿也喜欢。于是,徐悲鸿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愚公移山》和《九方皋》两张巨幅国画放到刘金涛面前,请他重新装裱。

刘金涛万万没有料到,大名鼎鼎的徐悲鸿会把如此重要的绘画名作交给他揭裱。刘金涛用尽自己学到的装裱技艺,终于圆满完成任务。当徐悲鸿看了揭裱好的两幅画,非常满意,连声说道:“好,好,经你这么重新揭裱,使这两幅画更加完美了。”

从那以后,徐悲鸿的一些画都交给刘金涛装裱,包括他收藏的那幅被视为“悲鸿生命”的唐吴道子的白描手卷《八十七神仙卷》,也是经刘金涛重新揭裱恢复神韵的。徐悲鸿曾建议将画家的挚友刘金涛的名字在作品上落款。感叹:“画家有名,而裱画的人却无名,不公正、不合理。你为何能成为我们画家的挚友呢!因为你是位受人尊敬的装裱艺术家。以我看,你的大名也应该出现在装裱好的字画上。因为,没有装裱师的装裱,再有名的画家他的作品也完美不了。”

还有一次,黄胄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幅名贵古画交刘金涛揭裱。三个月后,当黄胄看到重新揭裱后的古画,情不自禁地惊呼道:“金涛兄揭裱古画,神手绝技也!”

2004年1月,“金涛斋装裱处”在停业57年后的在东琉璃厂原址的17号重新开业。当天来自书画艺术界和新闻界的老朋友纷纷向装裱泰斗刘金涛祝贺。

【链接】 与别的一些传统服务行当不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兴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和悬挂名人字画已成热潮,所以装裱业这一老行当不仅没有萎缩、消失,反而是愈加繁荣发展,成为广大市民生活不可或缺的行业。

(二)

扎纸匠的最后传人

在我国北方某地有一潘姓扎纸匠,是个苦命娃,三岁没了爹,五岁死了娘,是爷爷一手把他拉扯大的。

爷爷是个“扎彩匠”,所谓“扎彩匠”,说通俗一些就是纸扎手艺人,是从裱糊匠分化出来的。纸扎,又称糊纸、扎纸、彩糊等,融剪纸、绘画、草编、竹扎和裱糊于一体,说好听一点是一门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说难听一点就是吃死人饭的手艺人。因为所扎之物可谈不上什么艺术性,就是一些烧给死者用的童男童女,纸屋纸马之类的,看起来成型好看就行。也正因如此简单好学,打小爷爷就教他扎纸,而后继承了他的这门手艺。也算是扎纸匠的最后传人吧。

(三)

妙联一副惊皇上

一年春节,乾隆微服出游,走到一个村子,见一家门口贴着一副对联:

站街头数一数二;

出门去盖地遮天。

横批:先斩后奏

乾隆一看,心理很不舒服,有心要上门问罪,可又不明事由,还是问问再说吧,可别闹出笑话来,于是走到这家门前拍了拍门。

从里面走出一人,乾隆一看他身穿粗布短衣,头戴毡窝窝帽,是个平平常常的庄稼老汉,便问道:“您老是当家的?”

老头说:“对呀,这位先生有事吗?”

乾隆说:“我看您门口这副对联写得妙,来向您请教呢!”老头儿笑了:“唉,俺们满脑袋的高粱花儿,请个什么教啊!”

“您家有当官的?”

“别说俺这一辈子,往上推个十辈八辈,也没个官毛毛!”

“那你们家门口上的对联是怎么回事?”

“哎呀,是为这事啊?那是孩子们瞎写的!”

“‘站在街头数一数二’是怎么回事?”

“儿子是个贩粮食的,量一斗喊一声:‘一啦!’‘二啦!’为的是让买卖双主都明白。”

乾隆一听乐了,“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又接着问:“那‘出门去盖地遮天’呢?”

“我二儿子是个裱糊匠,每天出去给人家搭席棚,搭上棚可不就盖地遮天哪!”

乾隆大笑起来:“那先斩后奏呢?”

老头说:“提起这事,也是笑话,我三儿子是个厨师,给人家做饭,杀鸡宰鹅,再做(方言念zòu)成熟的,好让人家吃呀,这不是先斩后奏么。”乾隆听后哈哈大笑,连声称赞说:“聪明!聪明!”

【链接】 扎纸这门手艺可是古时五花八门中的老行业了,古时“五花八门”指:金菊花—卖茶女人;木棉花—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歌女;火棘花—玩杂耍的人;土中花—挑夫;一门巾—算命占卦之人;二门皮—卖草药的人;三门彩—变戏法的人;四门挂—江湖卖艺人;五门平—说书评弹者;六门团—街头卖唱的人;七门调—搭篷扎纸的人;八门聊—高台唱戏者。而这五花八门中,七门调说的就是我们这种扎纸的人。

有关裱糊匠的对联:

表章笺锦艳;

梓托墨花鲜。

细意平熨贴;

大笔濡淋漓。

意飘云物外;

诗入画图中。

丹青饰山水;

金碧绘楼台。

宋锦吴绫工绚饰;

六书三笔善装璜。

大地山川生笔底;

九州人物出毫端。

点缀烟云千般锦;

装璜书画万家春。

法书名画搜罗富;

宋锦吴绫采饰新。

宋锦吴绫工绚饰;

魏碑晋帖善装璜。

交游尽属斯文辈;

生活还寻故纸堆。

点缀烟云邱氏锦;

装潢书画米家船。

竹树楼台弹指即现;

烟云邱壑着纸而成。

【链接】 价值连城的唐代名画《八十七神仙卷》,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白描人物长卷,为一代画圣吴道子的冠世巨作。因场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结构之精确,神情之华妙,构图之宏伟壮丽,线条之圆润劲健,而被历代画家艺术家奉为圭臬。

《八十七神仙卷》,是历代字画中最为经典的道教画,尺幅为292×30厘米,绢本水墨。画上有87个神仙从天而降,列队行进,姿态丰盈而优美。潘天寿曾评论此画:“全以人物的衣袖飘带、衣纹皱褶、旌旗流苏等等的墨线,交错回旋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使人感到各种乐器都在发出一种和谐音乐,在空中悠扬一般。”大千观赏此卷后给予很高评价,认为与唐壁画同风,“非唐人不能为”。徐悲鸿还在画上加盖了“悲鸿生命”的印章。

《八十七神仙卷》,代表了中国古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其艺术魅力堪与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比肩,徐悲鸿认为此卷“足可颉颃欧洲最高贵名作”。它栉千年之风,沐五朝之雨,送给今人一份厚重的文化遗产,实在是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之一!

猜你喜欢

徐悲鸿
“大奇至美
——徐悲鸿经典作品展”
精武门的武术图谱与徐悲鸿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盖着邮章的假邮票
《墨猪图》
徐悲鸿笑对侮辱
徐悲鸿谦卑
徐悲鸿的底线
徐悲鸿的底线
不能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