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为生命着色
2016-05-24颜学功
英国著名科学家道金斯曾提出一个有趣的理论叫做“模因论”,用来阐述人类进化历程中的文化进化规律,如今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他认为,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它寄宿在人类脑中使得语言、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通过非遗传的路径,特别是模仿来传递。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中,基因使得人类从动物群体中脱颖而出,模因则使得文化进化的脚步得以飞速前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传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危险性,一些不当的观念也许会像病毒一样扩散在人群之中,唯有纠正这些错误的认识,保证那些友好的、有益的、有用的模因得以传播,才能防止诸如邪教组织之类的灾难发生,缔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文学作为一种强势模因,在人类文化进步的征程中一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以载道——鲁迅弃医从文图救国
童年的鲁迅几乎是在疾病的笼罩中长大:夭于天花的小妹,溺于肺炎的四弟,殁于热疾的小姑母,特别是父亲的失怙对鲁迅的打击最大。学医治病,拯救百姓于苦难之中成了鲁迅笃定的人生志向。
二十世纪初,日本和俄国为争夺霸权在我国东北地区交战,无数无辜百姓被冠以间谍之名惨遭斩杀,大厦将倾,哀鸿遍野。此时,立志改变国民“东亚病夫”面貌的鲁迅正在日本学医。然而,留日期间的所见所闻却慢慢地动摇了鲁迅的初衷,一方面日本人对中国人的种族歧视,让他感到倍受打击;另一方面,日本人近乎修行的精神意志,与麻木畏缩的中国民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同样刺激着鲁迅。加之大量接触外国书籍,鲁迅的求医救国之心渐弱。
1906年,一次集体观摩录像的经历,让鲁迅终于下定了弃医从文的决心。幻灯片中,一个被称作俄军间谍的中国人即将被日军砍头,刑场围观的中国人当中不乏身强力壮者,却依然冷漠地看着热闹,而观看影片时日本学生的集体欢呼更像一把尖刀刺痛了鲁迅敏感的内心。鲁迅认识到,骨子里的麻木比体格上的羸弱更加致命,要改变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命运必须从精神上彻底地启蒙,而文学正是改变精神的重器。
鲁迅在早期作品《摩罗诗力说》中高度称赞拜伦、雪莱等多位诗人“发为雄声, 以起其国人之新生, 而大其国于天下。”盼望自己也能够通过文学新声唤醒国民,振兴中华。他翻译了一系列国外文学作品,意图借助西文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又创作了《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振聋发聩的小说作品,无情解剖社会之病苦,以引起疗救之注意。女师大事件后,鲁迅越发感到这种委婉的文学艺术对社会改造作用之有限,开始转向主用杂文这类有着投枪匕首效用的创作形式,影响了一代青年人。
从寄救国希望于摩罗诗人,到以虚拟小说探讨“立人”,至最后以斗士身份站出来,用杂文直逼血淋淋的现实社会,鲁迅所有一切的文学探索和社会批判,都基于其对文学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文学不仅仅是真实社会的升华体现,审美与情趣的独特体验,它所承载的观念与精神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读者和社会。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也许当代社会缺乏的正是像鲁迅这样敢于文以载道的作者。
文以启智——凯勒用文学点亮生命
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小城镇——塔斯喀姆比亚。一岁半的时候发高烧失去了听觉和视力。她的世界就像忽然陷入了无尽的睡眠一般,无声而黑暗。
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天籁之音,对于海伦·凯勒都在一夕间变得遥不可及。命运的恶神不幸选中了她,可她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常人学习知识尚需狠下功夫,更何况一个既失聪又失明的人,可以说是难过登天。
在学习的过程中,海伦·凯勒爱上了文学,为了能够写作,她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每天自学三小时,默背两小时,默记一小时,其余时间用她学过的知识练习写作。为了能够读到原汁原味的原著,她先后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努力终有回报,海伦·凯勒突破了识字关、语言关、写作关,并通过考试进入了哈佛大学。毕业后她参加了以激励盲人生存意志为目的的慈善工作,并曾深情地说:“我为你们开启机会的窗,我正敲着你的大门。”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荣获“总统自由勋章”,并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
然而,在这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中,她始终没有忘记文学,创作了《我的一生》《石墙之歌》《冲出黑暗》《乐观》《奇迹缔造者》等14部作品,对全世界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几乎曾经鼓舞过每一个中国孩子。马克·吐温曾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就是海伦·凯勒。”一个失明失聪的孩子无法与世界交流,是文学给她一双智慧的眼睛,也是文学让我们能够跨越生死去感受海伦·凯勒倔强的人生,启迪自己生命的智慧。
海伦·凯勒曾说:“因为在我生活的漫长黑夜里,我读过的书以及别人读给我听的书,已经变成一座伟大光明的灯塔,向我揭示出人类生活和人类精神的最深泉源。”正是如此,文学所提供的最细腻的情感,最深刻的理智,常常像一座灯塔,指引着生命的出口。
文以怡情——苏东坡苦中作乐真性情
林语堂曾称赞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酿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 一个月夜徘徊者, 一个诗人,一个小丑”。由此可见其人格的丰富性。
苏东坡半生都处在党争的漩洄之中,誉谤相随,一生坎坷,却始终秉持着爱国爱民,正直不阿之心。更值得敬仰的是,无论穷达与否,他从来都以一个积极、幽默、真情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眼前。被贬黄州之时,苏东坡豁达言道:“便为齐安民,何必归故丘。”罚至岭南,他亦能苦中作乐,“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传说因“乌台诗案”,苏东坡入狱,宋神宗打算放人前派一小太监监测他是否怀恨于天子,小太监回报苏东坡吃牢饭津津有味,睡牢房鼾声如雷,宽心泰然,由此被神宗安心释放。这虽是一个传说,亦可见东坡之真性情。
苏东坡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他真性情的集中体现,更为他多舛的一生增添了缤纷色彩。豪放起来气贯长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深情起来令人断肠,“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柔情起来缱绻缠绵,“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念及亲情温润婉约,“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论及民情仁心至善,“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面对挫折乐观豁达,“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体味生活禅意悠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调侃生活风趣幽默,“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感受自然热情细致,“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东坡用他的文采抹平了自己命运的伤痕,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引人共鸣、感人情思的作品,以真、善、美的文学感悟引导人们精神层次上更大的进步。
文学是人类文明中最璀璨的星辰。文以载道,可以挑起一国精神石担;文以启智,可以点亮人类心智盲区;文以怡情,可以以情化人,通过生动的文学表达打动读者内心,感染受众的思想和行为。
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过程。文学作品作为驱动人类进步的一种强势模因,记录着岁月,浓缩着历史,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寄托着作者的社会经验和精神境界。当它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横向、纵向传播时,它能够将人们从自身和环境的禁锢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自己和这个世界,重塑自我、净化灵魂,实现人生未知的可能。鲁迅、海伦·凯勒、苏东坡,这些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文人作家,也仅仅是浩瀚文学中的一个个缩影。投身文学的世界,无论是文以载道,引领国之正气;或是文以启智,突破生命局限;还是文以怡情,丰富生命色彩,都对自己和社会裨益良多。
【颜学功,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特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责任编辑/刁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