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刺五加黄芪片和雷公藤片治疗口腔扁平苔藓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流变性变化及临床疗效

2016-05-24张沁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5期

张沁

【摘要】 目的 探讨刺五加黄芪片与雷公藤片治疗口腔扁平苔癣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与血液流变性变化情况与临床疗效。方法 97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 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甲(36例)、乙(31例)、丙组(30例)。甲组患者应用刺五加黄芪片进行治疗, 乙组患者应用雷公藤片进行治疗, 丙组患者应用刺五加黄芪片联合雷公藤片进行治疗;同时选取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对比分析血小板的聚集率与血液流变性及口腔黏膜的变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甲、乙、丙三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及全血粘度等血液流变性指标均明显增高, 且甲、乙、丙三组患者的发作期指标高于治疗后的稳定期与消退期(P<0.05)。甲、丙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 但甲、丙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正常人相比较,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血液流变性与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明显增强, 刺五加黄芪片在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中疗效明显, 刺五加黄芪片和雷公藤片对口腔扁平苔藓进行治疗, 其临床疗效与血小板的聚集率有直接关联。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刺五加黄芪片;雷公藤片;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131

在口腔科口腔扁平苔藓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疾病具有病损难愈、慢性迁延的特点, 临床疗效较差, 在中老年女性中的发病率较高。相关研究表明, 近几年该疾病的发病率呈年轻化的趋势[1], 且发病率逐渐增高。目前口腔扁平苔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癌前病变。本院应用刺五加黄芪片与雷公藤片对口腔扁平苔藓进行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5年6月诊治的97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女62例, 男35例, 年龄26~67岁, 平均年龄(51.28±13.67)岁, 病程58~ 719 d, 平均病程(96.82±71.08)d。所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应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甲(36例)、乙(31例)、丙组(30例);同时选取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1. 2 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联合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对疾病发作期、治疗后的稳定期与消退期进行诊断, 对患者的血小板聚集性以及血液流变性进行检测[2]。甲组患者应用刺五加黄芪片进行治疗, 乙组患者应用雷公藤片进行治疗, 丙组患者应用刺五加黄芪片联合雷公藤片进行治疗。其中刺五加黄芪片3片/次, 雷公藤片0.5 mg/kg, 分3次服用。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3]。

1. 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变化, 对患者进行血液流变性检测。治疗2周后进行复诊, 并记录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变化情况, 对血液流变性进行检查。

1. 4 疗效评判标准[4]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减轻或者消失, 病损面积与程度明显减小>50%或者消失, 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病损面积与程度减小30%~50%, 血液流变学得到一定的改善为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病损面积与程度减小<30%, 血液流变学没有改变, 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 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血液流变性指标 与对照组比较, 甲、乙、丙三组患者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与血浆粘度以及全血粘度均明显增高, 且甲、乙、丙三组患者的发作期指标高于治疗后的稳定期与消退期(P<0.05)。

2. 2 临床疗效 甲、丙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乙组(P<0.05);甲组与丙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有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 部分中药具备免疫调整的功效, 能够有效的改善炎症的局部损伤, 具有调整与保护患者肝功能、肾功能的作用[5]。刺五加与黄芪均属于扶正固本的中药, 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效果。在急性血瘀证模型中大鼠的血液流变性发生异常变化时, 血小板的最大聚集率明显增高, 由于黄芪具备抗氧化损伤的效果, 能够有效的维持血管内皮正常功能。缺氧、复氧会导致人原代培养血管内皮细胞脂质发生过氧化损伤[6, 7], 进而导致内皮细胞发生功能异常, 黄芪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能力, 能够有效的维持患者血管内皮的正常功能。刺五加与黄芪均能够改善血液流变学与血小板聚集性的状况, 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 且临床疗效显著优于雷公藤片。

综上所述, 为有效提高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 应该对组织的正常结构进行维持, 稳定内环境功能, 对导致病理异常的过程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刺五加黄芪联合雷公藤片能够显著的提升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 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延琳, 丁蕾, 逄爱惠, 等. 刺五加黄芪片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8, 28(13):1091-1093.

[2]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口腔扁平苔藓(萎缩型、糜烂型)疗效评价标准(试行).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5, 40(2):92-93.

[3] 宫尚红, 王婧姣, 漆明, 等. IL-17、 IL-23在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14, 30(1):78-81.

[4] 王立新, 倪耀丰, 李志华, 等.解毒愈溃汤结合西医疗法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40例.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5, 21(2):

200-203.

[5] 谢三祥, 丰琳, 朱声荣, 等. IL-17在口腔扁平苔藓病损中的表达及其对趋化因子CCL20表达的促进作用.实用医学杂志, 2014(14):2225-2227.

[6] 刘慧明, 莫业跃, 韦才峰, 等 . 疏肝健脾方加雷公藤多甙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8, 25(1):31-32.

[7] 刘巍, 杨京蓉, 于铁 . 复方苔藓散结合醋酸地塞米松贴膜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临床疗效观察 .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 1(12):728-729.

[收稿日期:20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