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对是怎么『流』的
2016-05-24韩崇文
●韩崇文
流水对是诗联中的一种对仗形式。也是一种古老的修辞格式。最早见于先秦著述中,唐代更趋盛行,不但诗中常见,散文中也多有。如: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悲伤。(乐府诗《长歌行》)
一抔之土未干,
六尺之孤何托。(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诗句)
流水对的名称很多,唐·王叡(ruì)《炙毂子诗格》称『两句一意体』;明·梁桥《冰川诗式》称『两句一意法』。五代·徐夤(yín)称五言流水对为『十字句』;宋·葛立方称『十字格』;宋·惠洪《天厨禁脔》称『流水句』;明·杨良弼《作诗体要》称『流水体』;潭俊《说诗》称『顺流句』;明·赵士喆《石室谈诗》称《走马对》;明·胡震亨《唐音癸签》曰:『严羽卿以刘眘(shèn)虚「沧浪千万里,日夜一孤舟」为十字格,刘长卿:「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为十四字格。谓两句只一意也,盖流水对耳。』。看来,流水对的名称,是经过多少个朝代才『流』出来的。流水对意为上下两联,互相依存,不能独立,有如流水,顺流而下。
按照流水对的词语表达的方式,可分为字流对和意流对。
一、字流对:是用连词、副词、文言虚字等帮助流动,使上下两联的意思连贯起来。其两句之间有顺承、递进、假设、转折、因果、条件、选择、并列、目的等关系。
1、顺承关系:顺承关系是两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即顺承流。如:
韵出高山流水;
调追白雪阳春。(乐器店联)
未出土时先有节;
纵凌云处也无心。(郑板桥联)
2、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下联的意思比上联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易到难。即递进流。如:
不但铺垫美;
而且坐卧安。(家具店联)
生为兴刘尊汉室;
死犹护蜀葬军山。(李世英题陕西武侯墓联)
3、假设关系:假设关系是一联提出一种假设,一联说明结论。即假设流。如:
若无青嶂月,
愁杀白头人。(杜甫诗句)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启功自题联)
4、转折关系:转折关系是上联和下联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转折流如:
虽为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剃头铺联)
到此已穷千里目;
谁知更上一层楼。(甘露寺联)
5、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一联说原因,一联说结果。即因果流。如:
努力如是之者;
成功其庶几乎。(老舍赠于是之联)
到此处才进一步;
愿诸君勿废半途。(鼎湖山半山亭联)
6、条件关系:条件关系是一联提出一种条件,一联说明在满足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结果。即条件流。如,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不是胸中存灼见;
如何眼底辨秋毫。(眼镜店联)
7、选择关系:选择关系是分别说出两种情况或可能,让人从中选择。即选择流。如:
何必与人谈政治;
不如为我写文章。
宁与凤凰比翼;
不随鸡鹜争鸣。(章太炎题新安千唐志斋)
8、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上下联分别叙述两件事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联之间的关系是平列的,或者是相对的。即并列流。如: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闲。(洪舜俞联)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传统春联)
9、目的关系:目的关系是上下联一联表示一种行为,一联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即目的流。如:
直登云麓三千丈;
来看长沙百万家。(岳麓山联)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集句联)
流水对有如下两个特点:①流水对上下联紧密相连,两联说明一个意思。②流水对是顺流而下,不可逆流而上。上下联是不能相互颠倒的。即使是并列关系,选择关系的流水对,其上下联颠倒后,尽管语义没有多大改变,但是平仄有失常规,不成其为对联了。
二、意流对:不用连接词,凭语意来流动。
安危谁与共;
风雨忆同舟。(周恩来挽张冲联)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王维诗句)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诗句)
问姓惊初见,
称名忆旧容。(李益诗句)
三杯竹叶穿心过;
两朵桃花上脸来。(描写喝酒的楹联)
意流对,因为没有关联词,上下联的关系,往往很难确定。像『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如果说是顺承流,可以。先说竹叶穿心,后说桃花上脸;如果说是递进流,也可以。有了竹叶穿心,进一步才有了桃花上脸;如果说是因果流,还可以。竹叶穿心是因,桃花上脸是果;如果说是条件流,那也可以。上联是条件,下联是结果。这样一来,一副楹联,有了多种流。这恐怕是意流对的特色吧。
三、题外话:
1、流水对又名串对,这是在论述对联内容时,正对、反对、串对并列起来的提法。串对之名出现虽然较晚。但是,体现了内容对仗的另一种形式,在这里,用『串对』比用『流水对』,就更加妥帖。
2、正对可以写出长联来,反对和串对不易做到,只能写出短联。因此长联皆为正对。我见过的流水对比较长的联是二十多个字,在葆光子撰的《简便作联法·『流水对之举例』》中,有王葆贞题朱兴武墓联:
倘不死定作劳人,看两年雨覆云翻,大陆龙蛇多厄运;
即再生难回时局,料来日内忧外患,空山猿鹤有余哀。
3、清末徐珂在所编《清稗类钞·流水联》中说:『对联仅对字面,而命意决不相同者,世所谓流水联者也。如「木已半枯休纵斧」,对「果然一点不相干」「干」对「斧」以虚字作,实字解矣,工绝。这里说的流水『联』,是无情对(羊角对),和流水对(串对,走马对),一是联,一是对;果然一点不相干。
4、广州城隍庙的一副联:
神本正清法眼厌看;
猩猩作态奢耗香烛。
有人认为此联『实为古体流水对』,并且说『汉魏六朝以来的古体对联,一如古体诗的对仗,都可以不求工整;唐以后更有意求拙,以显得高古。』诗,有古诗,可以不讲对仗;联,有古联,必须讲对仗,何来的不讲对仗的『古体对联』,因此所谓『古体流水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无稽之谈。
5、流水对与逆挽对
对联中有流水对,是顺流而下,那么有没有逆流而上的对联呢?还真是有。其名曰『逆挽对』。是指上下联的语意,把后发生的先说,先发生的后说。如: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先说此日,后说当时。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应该是先有鸿,后有爪。这里却先说爪而后说鸿。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