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2016-05-23杨白莹
杨白莹
【摘 要】在我们接受大学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音乐教育作为这个学习的过程中重要内容,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它能够对我们的感情和心灵进行培养,从而对我们的人生、价值和审美观产生影响,可见其重要性。本文从大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入手,在音乐与思维、教化以及交往中分析音乐教育对于我们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79-01
如今,随着教育的改革与进步,大学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而在素质教育中,音乐由于它的独特性在其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随着音乐逐渐深入大学生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不再是如此的枯燥单调,各种音乐活动受到我们的青睐,然而它就像一份美食,出现的偏食现象较为严重,因而正确意识它的作用与重要性显得非常重要。
一、思维与音乐
人类通过艺术和科学这两条路来认识这个世界。在科学这条路上,我们一般运用抽象性的思维方式,而对于艺术而言,思维方式更为形象,它们之间虽有不同却互为相通。在我看来,艺术对于科学家而言,可以让他拥有形象思维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也得到提高,而其灵感亦来源于此。对于我们而言,科学家的定义便是搞发明创造的,虽然这个发明创造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的主要是逻辑思维,但是形象思维也不可或缺,否则其想象构思过程必然会受到影响。艺术创造其实与科学是类似的,都要经历相同的过程,只是一个是科技的创造,一个是艺术的创造,但是起主导作用的思维不同,艺术创造更多的是依靠形象思维。因而二者同中有异,但却是相通的。
对于我们而言,音乐的教育最为适合培养想象力。在我看来,从日常的音乐课堂中我们创造性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和收敛两种思维方式,这两类思维截然不同,其中,发散思维更为自由,不受原有知识或问题的束缚,更加懂得变通,多角度考虑,不断地探索得出新颖的想法。音乐教育课堂中,我们所参与的审美互动,不正是一个探索创新而又自由的过程吗?这类形式的课程更多的是感性占主导地位,理性认知仅作为一个引导的思维方式,因为它的授课目的不为了判断推理,而是为了产生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特别感受和体验。就像作家要不断地创作音乐作品,写曲是、演唱是、演奏也是、欣赏依旧是,在这些不断创作中,音乐最后才能够得到最完美的展现和留存,可见在音乐教学中,它让我们的思维变得活跃,发散的思维得到充足的锻炼,因而音乐教学是多么的重要。
二、教化与音乐
老师在课堂上说纵观古今内外,带我们回看过去的历史,讲述了周朝的音乐教育历史,让我们看到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已学会以乐育人,其中《乐记》中说道:“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而在后来孔子的教学中我们也都知道“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可见音乐的育人作用与礼息息相关,而老师也提到古希腊同样提出了以乐育人的观点,柏拉图便是典型的代表,在他看来音乐可以涤荡人的内心和灵魂,音乐中的声音与节奏可以和人的灵魂深处进行对话,它教育人的地位没有什么能够取代。
在我看来,我们日常接受的音乐教学中,它的情感会不动声色地传递给你,以情来打动你,潜移默化地改变你,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不是将道德理论强硬地灌输给我们,也并非对我们无止休地说教,这些都会让我们感到反感,而是通过感情慢慢地、悄悄地、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们的认知,丰盈了我们的内心世界,道德伦理、智慧等精神世界都被音乐所美化,并且经久不衰,培养我们的思想品德,散发人性在精神境界上的魅力,灵魂得到净化。
三、交往与音乐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拥有健全强大的心理素质变得很重要,因为即使我们再优秀,但是如果性格奇怪、心理素质不好,那么就很有可能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又或者无法承受生活、学习等压力,从而在人际交往中出现问题,学校的朋友寥寥无几,甚至到了社会会怀才不遇。如今社会对于我们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中多了一项交际能力的要求,它包括性格、自我展示、与他人的交流、口才等等,而在音乐课堂中,静下心来去倾听音乐,我真的可以深深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它的展示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更重要的是它是情感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为我们的情感提供一个栖息地,让感情得以宣泄、得到慰藉。平时听音乐时,感觉它就是万能的语言,尽管文字上我们并不明白,但是乐曲所透露的感情和内容,我们可以倾听得出。当老师让我们对一部音乐作品进行赏析时,我们的自我表达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感情也得到了丰富,这个时候我们的人际沟通能力也得以提升,可见音乐之魅力于我们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多么重要。
参考文献:
[1]吉联抗译注.古代音乐论著译注小丛书·乐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22,29,2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