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建设情况分析
2016-05-23崔林蔚
崔林蔚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985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建设情况分析
崔林蔚
(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吉林长春 130117)
[摘要]本文通过对985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的现状调研,分析其功能模块,提出其服务功能的三层次:基础服务、核心服务与特色服务,并基于此提出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985高校图书馆
1引言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可以发送图文信息,语音视频信息,支持多人语音对讲等功能的移动社交软件,用户还可以在朋友圈中和好友实时分享生活点滴[1]。据《腾讯公布2014年第三季度业绩》显示,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4.68亿,比去年同期增长39%[2]。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平台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于2012年8月23日正式上线。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企业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3]。微信公众平台一对多的互动性、群发功能等使其一经推出就成为了企业、组织的最佳选择,高校图书馆作为信息化前沿的部门也迅速加入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
在中国知网期刊库中检索“SU=高校图书馆AND SU=微信平台”共得到15篇文献,按其侧重点可以分为四类:有6篇文献结合需要探讨了微信平台的可行性、功能实现方法及建设方案[3-8],5篇文献集中探讨微信平台某项具体功能的实现[9-13],2篇文献结合案例对微信平台的消息发送情况及微信平台总体状况进行分析[14-15],值得指出的是,有2篇文献通过微信公众号中关键词检索图书馆平台的方法,结合高校微信平台发展情况,进行功能模块的对比分析及服务分类及总结[16-17]。上述数据说明当前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具体功能的研究依然较少,在信息变化如此之快的今天,微信平台的进步与变化日新月异,需要持续的关注和研究。故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更科学的调研方式,对985高校图书馆官方的微信平台进行调研,并对平台所具有的功能进行分析。
2985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使用情况调研
2.1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从985各高校的图书馆网站首页上查找线索,同时考察各图书馆的微信平台推广情况,继而对于首页及网站中未提及微信平台的图书馆进行在线咨询。选择该调研方法而不直接在平台上进行关键词检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二点:一是通过关键词查找并不能显示包含此关键词的全部账号,腾讯提供的只是一部分公众号名单。这也是一些文章分析、结论不够准确甚至完全偏离事实的一个因素。二是由于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账号名称存在全称、简称等情况,由此将造成无论用什么关键词来搜索都不可能获得准确数据[18]。故笔者使用主页显示+在线咨询这种可靠性更高的方式进行检索,最终查询到39所高校的有效官方微信平台28个,其余11所高校中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中南大学5所高校经在线咨询后确定尚未建设独立官方微信平台,其余6所高校在线咨询半月余并未给予有效回应,视为尚未建设处理。
2.2调研结果
所检索到的28所高校的有效官方微信平台,其主页显示情况、微信名称、平台类型、关注后的第一条消息内容等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经过网站调研,笔者发现多数985高校图书馆认识到了公众微信平台的重要性和便捷性,加入到微信平台的开发与建设中,但仍有部分图书馆未建立起完善的微信平台维护机制,未在图书馆主页进行明确显示和宣传,本校学生尚不了解图书馆微信平台存在,未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关注回复功能。关于微信平台的类型选择,近七成的图书馆选择了订阅号的形式,其推送信息数量限制小并可利用开发模式自我定制的优势获得了图书馆用户的青睐。在平台的名称确定方面,大部分图书馆采用了高校全称+图书馆的命名方式,使读者可轻松使用微信的查找功能进行查询并且关注。关于微信平台关注后的自动回复,大部分平台的自动回复仅是简单的欢迎语,而未向用户展示该平台的具体使用方法、关键词回复功能等,易使用户产生迷惑性。
表1 28所985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基本情况
3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分析
笔者对该28个微信账号的热键回复、开发模式以及信息推送情况进行了调研,其中推送情况限定为2015年1月1日至4月10日,共100日的历史信息,如表2所示。
3.1基本情况分析
由表2可知,当前各微信平台的技术开发情况较为乐观,大多数平台都进行了技术创新,有效利用了微信平台的开发模式。但热键回复功能作为微信平台的一大特色,并未完全利用,只有少数平台设立了该功能,各平台应将其简单快捷的特性融入到图书馆微信平台的信息服务中,加强趣味性及便捷性。在调查时段内,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与山东大学的信息推送频率位于前三,说明其进行了及时的日常信息发布,而尚有部分图书馆推送频率小于0.1。总体来说,大多数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情况良好,只有少数图书馆在服务项目、信息推送等方面仍需加强。
表2 28所985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信息推送情况
3.2功能模块分类
经过调研,笔者发现,当前各个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功能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服务、核心服务、特色服务。
3.2.1基础服务
基础服务,即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所提供的基础性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
●图书馆动态,包括讲座通知、数据库动态、影讯、图书馆活动通知等。
●书目推荐,包括新书推荐和好书推荐。
●美文欣赏,包括心灵鸡汤,及当前所流行的博文等。
●知识普及,包括生活常识、学习方法介绍等。
基础服务主要是运用微信平台所提供的发消息功能,向用户定期群发,没有技术上的实现困难,只需紧跟校内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其需求,提供服务。
3.2.2核心服务
核心服务,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将馆内所进行的运作核心如馆藏查询、座位预定等事务延展到网络世界中提供的服务,一般情况下是建立在基础服务存在的基础上。核心服务主要有:
●馆藏查询,用户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对图书馆的馆藏目录进行查询,获取索书号。图书馆一般是通过在开发模式下,对馆藏查询项目插入链接,接入手机版的OPAC查询页面,实现该功能。
●个人账户服务,微信平台提供学生账户的卡号绑定、在借信息、欠费情况、借阅历史等信息的查询,还可以进行图书续借、预定等服务。
●图书馆座位查询与预定服务,供用户进行当前图书馆座位余座信息的查询,同时可以进行预定,在规定时间内抵达座位。
核心服务是微信平台本身所不能提供的服务,需要技术开发人员运用程序代码进入平台所提供的开发模式自行开发。目前,所调研的28个微信公众平台已进行技术开发的有22所: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3.2.3特色服务
特色服务,是指图书馆微信平台在基础服务和核心服务基础上向用户所提供的具有特色的服务。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不少平台提供了与其他平台所不同的,具有开创性精神的服务项目。
●小图咨询,清华大学图书馆的机器人小图作为其图书馆服务的特色,也延续到了微信平台上,小图咨询可以进行百度百科的查询,以及图书馆图书、资料的搜寻。在此同时,还可以通过指定的方法教小图问答。在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还增添了趣味。
●百科问答,上海交通大学在微信平台思源探索的项目中提供了百科问答的服务,通过微信自动回复的方式,为用户进行词语的解读。只要发送你所想知道的词语,即可得到关于该词的百科解释。
●扫码知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其微信平台中提供扫码知书的服务,只要点击服务,扫描图书背面的条形码,即可显示该书的提要信息、内容简介,还提供亚马逊、当当等各大电商的报价信息。
●语音检索、二维码门禁,重庆大学微信平台提供了语音检索功能,通过语音智能识别对超星发现和OPAC2进行检索,获取书目信息。其二维码门禁是指本校学生或者社会读者凭借其二维码信息进入图书馆,实现了入馆人员的自动化管理。
特色服务并不是指其技术手段的先进,而是指其服务理念的创新,能够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除上述四个外,还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微信平台服务,如中山大学的环球时报、公开课、杂志精选,湖南大学的扫描下载,北京大学的图书馆员看世界等等。
4微信公众平台建设建议
4.1提高基础服务质量,开发核心服务功能
4.1.1添加有效的热键回复,推动用户自助服务
热键回复作为微信平台的热点功能之一,图书馆微信维护人员应该有效地加以利用,使用户通过简单的数字/字母的输入,便可得到其所期待的信息回复。要想实现这一功能,不仅要掌握微信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也要了解最常用的输入指令,从而打造出最符合用户心理特征和使用习惯的热键回复功能。
4.1.2与学生组织相联合,提高信息推送质量
图书馆员对本校学生了解的再深入,也不及时刻关注各类媒体动态的高校学生。故笔者认为,若能将图书馆与特定的学生组织相联合,如学生社团或相关专业学生,一方面能加强图书馆信息服务推送的质量,另一方面,使学生对图书馆的服务了解更深刻,对日后推进其他服务也有一定好处,不失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4.1.3有效利用开发模式,提供核心服务
开发模式是微信公众平台使用的一个亮点,通过技术人员的代码设计自由实现主体所期待的功能。通过这种方法,可进行适合图书馆运作方式的具体功能实现,从而提高微信用户服务质量。
4.2重点发展特色服务
基础服务和核心服务是图书馆微信服务的命脉所在,是其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石,而特色服务则是在其基础上所进行的加分发挥,能够满足用户除了基本需求外的其他学习生活需求,使用户能够更加依赖图书馆微信平台。特色服务的发展需要图书馆对用户需求有深刻了解后,结合本馆实际发展状况,使用微信开发模式进行代码编程,初步形成后,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不定期维护和更新。随着微信平台的不断完善,图书馆要重点发展特色服务,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服务。
5结语
公众微信平台作为一个有效的宣传图书馆活动及提供信息服务的平台,是在线咨询、信息发布等多种功能的完美聚合,尤其对于高校教师及大学生这类处于信息时代前沿的群体,可以有效的发挥嵌入功能,使图书馆的服务贯穿于师生生活中,对真正实现图书馆文化传播的职能有一定的推进作用。高校图书馆应该在今后的服务之中,充分利用起微信平台这个具有影响度的工具,定期更新维护,提供贴近师生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Tencent腾讯.微信事业群[EB/OL].[2014-12-25].http://www.tencent.com/zh-cn/ps/weixin.shtml
〔2〕Tencent腾讯.腾讯公布2014年第三季度业绩[EB/OL].[2014-12-25].http://www.tencent.com/zh-cn/content/ir/news/2014/attachments/20141112.pdf
〔3〕张慧萍.基于微信平台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8):155-157
〔4〕胡颖.试论高校图书馆微信服务平台建设——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微信平台建设为例[J].晋图学刊,2014(4):41-43,69
〔5〕徐爱珍.微信平台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4):50-52
〔6〕曲军.微信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4(20):48-49
〔7〕韩萌,李娟,习亚萍.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服务的思考[J].图书馆学刊,2014(10):111-115
〔8〕张峰,王冰花.微信对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探究[J].新闻战线,2014(9):129-130
〔9〕邓媛,张骏毅,杨九龙.高校图书馆微信资源共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图书馆学研究,2014(10):41-47
〔10〕匡登辉,郝晋清,柯岚馨.基于微信的学科服务营销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9):123-125
〔11〕张飞.基于微信平台的图书个性化借阅服务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9):52-53
〔12〕李丽.二维码技术在移动图书馆中的个性化服务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5):104-106
〔13〕边倩.微信平台下图书馆整体社会形象的塑造[J].办公室业务,2014(21):119-120
〔14〕吉翠芳,周志峰.“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4(17):38-41
〔15〕〔18〕王洪波.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探略[J].情报资料工作,2014(5):79-83
〔16〕徐彩霞,魏启宇.移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服务应用[J].新世纪图书馆,2013(10):43-47
〔17〕尉鑫,苏珊珊.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调查分析——以“985”高校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4(10):34-37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in 985 Project University Libraries
Cui Linwei
[Abstract]Through the survey of WeChat public platforms applied in the libraries of Project 985 universiti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ir function modules, concludes three levels of service function: basic services, core services and characteristic services. Then, the paper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promoting the WeChat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Key words]WeChat public platform; Project 985 universities; Library
〔作者简介〕崔林蔚(1993-),女,辽宁朝阳,东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