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探索
2016-05-23张翠红
张翠红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发展更加迅速,但这类院校在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民办职业院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分析指出校企合作办学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民办职业院校的办学困难问题。
关键词:民办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共赢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125-2
0 引言
2014年6月26日发布的《关于较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第三点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中指出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创新民办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积极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探索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允许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政策的支持加之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使近几年出现了大量的民办职业院校。但是,这类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很多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
1 制约民办职业院校发展的主要问题
1.1 民办职业教育师资匮乏并相对落后
由于很多民办职业院校政府经费支持较少,教师待遇低,使得民办职校招聘高质量、高学历教师比较困难。另外,教师年龄结构偏大,长期的职业教育经历使得这些教师与企业接触的机会较少,加之创新钻研能力不强,造成这些院校教师的知识体系相对落后,教科研水平落后,高水平、掌握先进技术的教师较少。
1.2 民办职业教育的办学经费不足
民办职业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学生学费。财政支持很少,这就造成了经费缺乏。以至于很多院校基础教学设施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投入严重不足,教学实训设备缺乏并陈旧、所教技术过时,对人才的培养产生了极大的制约。民办院校很难培养出高技能、高水平适应社会企业需求的学生。
1.3 民办职业院校招生困难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技能型人才向来不受重视,所以职业院校招生不易,再加上院校为民办招生更困难。再者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生源逐年减少,但各类院校却不断扩招抢夺生源,使本就招生不易的民办院校招生更加困难。其次自主招生、分类招生,在高考前就已经分流部分生源,进一步加大招生难度。
1.4 民办职业院校的技能教育不足
职业教育通常要求“双证”毕业,这就要求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候注重实践即技能的培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按3比7的比例配置。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校的实训条件提出了很高要求。要有足够的实训设备同时还要配备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这些对于资金缺乏的民办院校都是难以实现的。民办院校很难做到理实结合对学生进行培训,实践教学安排较少,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同时,资源匮乏,与企业的接触不多,在第三年顶岗实习时候很难做到专业对口,使学生在实习中很难学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技能,大大制约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1.5 民办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计划相对落后
这类院校往往不清楚企业的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中调研不够,存在较大的问题,造成民办院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由于合作少,对企业先进技术的借鉴、了解较少。这样的学生进入企业后需要重新培训才能适应岗位要求,增加企业的培训成本,对学生的就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6 民办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困难
职业院校招生难易很大程度取决于就业的好坏。很多院校在就业分配时遇到很大的困难。由于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节,学生毕业即失业。即使就业,单位往往也不理想。
以上这些情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民办职业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困境,需要从深层次思考,多方位改革,使职业教育尽快走出困境,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
2 校企合作办学的优势
2.1 校企合作、企业办学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
学校通过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充分调研,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清晰的制定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适应企业的需求,使学生入职即能胜任工作,省去企业的入职培训成本。结合市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技能,更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2.2 校企合作办学借助企业资源,解决了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和实训实习基地缺乏等问题
结合企业开办校内工厂,为学生熟悉现代企业工作环境和反复进行技能培训搭建了坚实的平台。解决学生校内实训设备缺乏问题,同时兼具生产功能。现行高职教育一般采用“二加一”的培养模式,即两年在校学习加一年企业定岗实习。校企合作可以解决学生第三年的实习问题,并且可以做到对口实习,实习后就业转化率高。真正做到“工学结合、在岗培训、顶岗实习”的培训模式。解决民办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差的问题。同时学生实习期间即完成了培训工作,顶岗实习阶段减少了企业工人工资的成本支出。
2.3 校企合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直接交流,了解行业动态,最新技术和方法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去,通过项目带动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项目中接受企业的生产实践锻炼,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和平台。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有丰富生产经验的技术人员进入课堂,解决民办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
2.4 依托大企业,民办院校可以拓宽就业途径,提高生源质量,减少后续培养的难度
在招生中广泛宣传,在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中可以部分解决生源问题。提高生源质量,减少后续培养的难度。同时,可以保证企业的用人质量。同企业签订合同,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得企业需求什么样的员工,学校培养什么样的员工,学生毕业后,就能签约进入企业工作。就业率达到100%。
2.5 借用学校资源,可以对企业员工进行继续教育
企业要发展进步,人才是关键,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行业内会不断的进行技术更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就有必要掌握先进技术,这就要求企业对员工进行不断的培训,另其掌握先进的知识和技能。但是中国目前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大企业有自己的职工培训学校,能够完成这样的培训。而中小企业往往缺乏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的意识,即使有,受自身条件限制也难完成这样的培训。校企合作后,企业可以借用学校的资源举办有针对性的各种短期知识、技能培训班, 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
2.6 校企合作办学,可以将企业文化引入到学校教育阶段
在校期间完成企业文化的渗透,学生定向就业后,减少企业的培训成本,同时学生身份转化耗时短,对企业的认同感强,后续离职率大大降低,增加企业人员的稳定性。
3 结语
综合上述种种,校企合作是一个双赢的办学模式。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可以使学校的教育走上开放办学的路子,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提升高校社会形象。职业院校还可以通过面向企业来探索教育的其他途径和模式,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同时也解决了办学经费不足和实习实验基地缺乏等问题。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一线职工进行直接交流,接受生产实践锻炼,从而为培养“双师型”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和平台。由于职业教育所特有的技能性、实用性等基本属性,决定了其教育的内容必须是“最新知识、最新技术、最新操作方法、最新的教材”,这必将对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起着巨大的拉动作用。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一个企业要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就要依靠人才来实现。因为生产科学技术的高起点、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高水平、生产产品上的高质量都要靠人来完成。所以,企业一般都很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使之为企业的经济发展服务。实现校企联合开展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提高企业新进职工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与现有用人需求的契合度,进一步适应并促进企业的发展,而且通过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可以节约企业的培训成本,提高培训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王城瑞.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科学发展观[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8(3).
[2] 刘和群,梁泽洪.百分百中职教育新理念[M].暨南大学出版社:1-229.
[3] 顾凯,苏怡茵.立足行业开门办学,校企合作促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5.3.
[4] 刘卫红.中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及加强合作的措施[J].新西部,2009(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