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泰安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对策
2016-05-23杨海明郑德慧
杨海明++郑德慧
摘 要:中小微企业是数量最为庞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基石。然而,中小微型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是弱势群体,大多数中小微型企业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很弱,生存状况堪忧。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本文结合大多数中小微型企业面临的突出困境与挑战,提出了几点解决新常态下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境的对策。
关键词:行业协会;中小微企业座谈会;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 F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1-1-2
0 引言
国家、政府开始渐渐关注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小微企业占国家企业总数的90%以上,它们使用20%的金融资源,对GDP和税收的贡献率超过60%,且创造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二是中小微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若想求得生存,就需加强自己的技术水平,开源节流,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一些新的技术发明创造基本上也都是从中小微企业干起的。
1 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境和契机
1.1 中小微企业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微企业呈现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1.1 多数进入快速成长期,产品市场竞争力在不断增强
企业法人自身拥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积累了相当的财富,为企业的创办和快速成长壮大奠定了经济基础。近几年,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度过刚创业时的不稳定时期。
1.1.2 创办形式单一,欠缺自主品牌优势
产品往往集中在某些特定领域,种类单一,难形成系列化,提供的生产和服务技术含量低,也很难形成品牌优势,即使有开创了自己品牌的,受限于企业自身经济实力,其品牌知名度和社会认可度也不高,企业品牌效应并没有真正形成。
1.1.3 福利待遇相对较低,心理落差促使职工流动频繁
家族化经营在一些民营中小微企业中已经成为新常态,企业发展在这种管理经营模式下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与此同时,中小微企业普遍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职工薪酬和社会保险覆盖率偏低,在人才的培养上也缺乏长远规划,使得员工很难产生稳定的工作心态。
1.2 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突出困境
经济进入新常态,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中小微企业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行业竞争、成本压力、融资、税负等困扰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1.2.1 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近几年,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上升,员工对薪酬的期望值提高。职工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职工普遍要求企业为其缴纳保险,这些都抬高了企业用工成本;原材料、能源、运费等成本价格的过快上涨,也拉动了企业成本,使许多较低端的中小微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殆尽。
1.2.2 房租昂贵,困扰经营发展
多数小微企业由于资金有限,无力自建厂房,靠租房经营,昂贵的租金已成为它们发展壮大的拦路虎。
1.2.3 资金匮乏,融资困难
多数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依靠自有资金起步,在创业初期是充足的。一旦进入成长期,产品产出增多,需更多资金投入,而此时如出现资金回笼不畅,企业便碰到发展瓶颈。再加上企业自身在财务管理、税务缴纳等方面极其不规范,直接导致企业资质不完整,造成银行等金融机构惜贷,设置贷款高门槛,进而转向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又让企业更是雪上加霜。
1.2.4 媒体宣传不够,好政策难落实
从政策落实情况看,中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紧张,精力主要集中在开拓市场上,没有专门的企业员工去研究和注意国家新政策动向,致使好政策不一定落到实处。再就是“知道优惠政策,却从未享受过”,究其原因是优惠政策大多附带诸多限制条款,手续繁琐,又欠灵活,致使企业望而却步。
1.3 国家政策强力助推,企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伴随着国家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不断重视,相关有益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政策也随之出台,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2]14 号、《山东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鲁财政[2012]94号、《泰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泰科发[2014]7号等,更多详细文件请查阅泰安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政策指南。
从以上政策中可以看出,每项、每款都是以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像这样在政策与资金方面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还将会不断涌现,因此说中小微企业正处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黄金时期,而如何更好的抓住机遇和挑战已经成为中小微企业健康高效发展的重中之重。
2 新常态下泰安市中小微企业发展对策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又意味着相对稳定,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面没有改变。那么,处于经济大环境中的中小微企业该如何应对新常态?
2.1 省级收费项目缩减为中小微企业清障
2.1.1 破枷清障,优化环境
省级行政权力事项减少3100多项,压减42.6%,另外,全省还削减400项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市县两级削减3300多项,营造了一流营商环境。
2.1.2 减税降费,减轻负担
譬如减半征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山东省95%以上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享受到了优惠政策。清理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取缔各种乱收费。目前,省级收费项目由87个大项缩减为24个大项,每年减轻企业负担6.9亿元以上。
2.1.3 重点行业升级改造贷款贴息政策
重点行业升级改造贷款贴息政策,主要支持地方石化、轮胎、新材料等6大行业升级改造项目,以及物流园区综合信息平台、仓储设施网络建设等项目。对符合条件的贷款项目,自2015年元旦起获得的实际银行贷款金额,省财政将按银行一年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70%的财政贴息,贴息期限1至3年。
2.2 提升服务,优化小微企业经营环境
2.2.1 山东省中小企业局作为小微企业的工作部门,助推经济发展
①连续开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②健全完善中小企业发展考核机制。③加强对创业兴业工作的指导和服务。④建设覆盖全省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⑤积极推动电商创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2.2.2 成立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
成立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依托服务大厅、泰安中小企业网、泰山融资网,融线上线下服务于一体,精选30家专业服务机构入驻,设有金融服务区、综合服务区功能等部门。
2.2.3 加强中介组织建设,设立中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①中介组织是政府与中小微企业连接的纽带,要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方面满足中小微企业需求的社会中介组织。②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整合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思路,建立市县乡三级中小微企业服务信息网络。③建立中小微企业培训制度。④聘请专家讲课、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培塑敢闯敢冒、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创业精神。
2.2.4 建立中小微企业行业协会和信用体系评价机制
建立中小微企业行业协会和信用体系评价机制,加强行业监管和企业信用信息征集与信用等级评价,规范市场秩序,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2.5 制定生产性用房租赁管理政策措施
依法规范房地产租赁市场,结合泰安市实际,制定生产性用房租赁管理政策措施,将门面房、商铺的信息予以统计和整理,定期发布价格信息和需求信息,引导商业房租合理定价。
2.3 各大银行搭建中小微企业成长发展良性平台
2.3.1 建行泰安分行新增6亿元贷款支持小微企业
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建行根据小微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在建行的结算情况及企业产品特点,设计不同信贷产品,如善融贷、速贷通、成长之路等。如善融贷要求结算积累信用,企业长期在建行有结算业务,银行可给企业发放不高于200万元的信用贷款;若小微企业是给核心企业提供上下游产品的行业,建行依据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级可为小微企业提供“供应贷”。
2.3.2 农行泰安分行搭建平台助推小微企业成长
农行针对小微企业需求“短、小、频、急”特点,将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作为主打产品,大力推广国内保理、信用证质押等国内贸易融资新产品,平抑小微贷款利率,满足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小微企业的周转性、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求。
2.3.3 工行泰安分行加快经营转型,支持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工行调整经营策略,修改完善小微贷款配套措施,主要做法:①调整支行行长经营绩效小微业务分值,与评优挂钩,对完成情况较差支行,在经营绩效考核中视情况降低考核位次。②加大小微客户经理人员配备力度,按照全日制大学生不低于2名的要求,调整充实对公客户经理队伍。③加大新客户拓展力度,重点发展单户500万元以下小微融资业务,并坚持每周定期通报。④重点强化网贷通营销推动力度,发挥网贷通随借随还、自动自主支付优势。
2.4 资源整合,加强产业规划引导,规划小微企业美好前景
中小微企业普便存在“小、散、弱”特点,政府可将分散的小微企业归类,资源整合,集中管理,共同发展。本着“政府引导、企业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和范围,鼓励和引导创业主体创建中小微企业园区,引导企业根据自身产业、区域条件向“基地”、“园区”集群集聚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集聚区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所需的软、硬件,集中对它们进行包装和推介,拓展销售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把好小微企业准入关,规范园区产业、环保、能耗、投资强度。
2.5 强化创新驱动,激活企业内生驱动力
2.5.1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引导中小微企业敢于创新
在财政上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风险投资“母基金”;在税收上实行投资收益税减免或投资额按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等税收优惠。
2.5.2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搭建合作平台,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人才、技术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重点培植一批产学研示范企业,带动校企合作,推进技术更新。
2.5.3 完善创新合作机制,推进中小微企业开放创新
中小微企业可与省内外、国内外大企业建立战略技术联盟,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技术创新的联合研发,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
2.5.4 增强名牌品牌意识,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
中小微企业在做精做优的同时,向产业链高端转型, “借梯上楼”跻身国际国内分工合作的供应、生产、销售及服务产业链,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实现产品的专特精新,形成独特工艺方法,摆脱同质化,建立核心优势,提升中小微企业产业档次。
2.6 发挥新闻媒介作用,营造中小微企业发展良好氛围
通过新闻媒体、报刊、广播等舆论手段,宣传中小微企业的地位、作用、重要战略意义,广泛宣传从中央到地方鼓励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从而提振企业家搞实业、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另外,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经营业绩好、管理能力强、社会贡献大的中小微企业家予以褒奖,推荐他们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激发企业家创业、兴业的热情。
参 考 文 献
[1] 马乃云,张安安.完善财税政策,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8).
[2] 郑曙光.论促进中小微企业成长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8-15.
[3] 何韧,刘兵勇,王婧婧.银企关系、制度环境与中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J].金融研究,2012(11):1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