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家辑评

2016-05-20晏晓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2期
关键词:书法



名家辑评

书法家晏晓斐

晏晓斐,字玄达,1979年3月出生于湖南岳阳。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一部。现为文化部青联委员、书法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学术秘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金盾书画院理事,北京林业大学国学中心艺术委员会委员,国书会会员,永和书社社员。书法作品应邀参加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毛里求斯等国际大展,并多次参加国内书法展览,个人专题、文章和书法作品散见于《东方艺术·书法》《艺术时空》《书法报》《书法导报》《美术报》等杂志报刊,作品被多家学术机构收藏,并镌刻碑林、牌匾,出版有《晏晓斐书法作品集》《中国书画博览精英卷——晏晓斐》《晏晓斐书法艺术作品集》。

王镛(中央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晏晓斐在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创作中展现了突出的才华,他的基本功扎实,涉猎广泛,创作水平超强,成为当代青年书法家中的佼佼者。晏晓斐还热心于书法事业的公益活动,在书法申遗过程中承担了文字起草和编辑工作;多次参加文化部组织的送文化下乡活动,参与赈灾拍卖;先后撰写有关书法活动的报道文字逾二十万,分别发表于全国各大报刊及网络,表现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

胡抗美(中国书协副主席、博士生导师):晏晓斐多年来执着地追求书法艺术,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他立足传统,注重传统经典的学习与研究,尤其在“二王”书法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故而基本功比较扎实,路子比较正;其次,他刻苦用功,虚心好学,向古代经典学,向时代精英学;第三,他悟性好、潜力大,由于他广泛涉猎中国传统文化,并注重哲学、美学修养,所以书法的追求与格调比较高。晏晓斐办过个人书法展,出版个人书法集,在书法界有较好的评价。

张景岳(中国书法院资深研究员、著名书法家):晏晓斐,当今书坛青年之翘楚。天资高秀,敏于书艺,醉心传统,临池无虚日。其行草书承继帖学而能自出己意,潇洒生动,纯乎韵胜。小幅作品精美动人;大幅作品(特别是大字)融汇碑帖、变化字形,极尽张扬,以求达到沉雄而超逸。这一切无不来源于对传统学养广度与深度的追求,并能将此追求置根于对当代审美思潮的审度之中。因此他的审美情思丰富而深刻。他注重人品,尊敬师长,虚心求道,在人生最迷茫时也毫不丧失自信与希望,乐观处之。他现就职国博这块肥沃的土壤,热切期望他利用好这片土地,结出更丰硕的成果。

蔡世平(国务院参史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副院长):鹧鸪天《汉骨秦筋》致书家晏晓斐:汉骨秦筋寸寸量。山阴道上法书郎。大风歌起龙蛇阵,碧玉磨成锦瑟肠。生好梦,到潇湘。一横一竖慰爹娘。但将儿女青春色,点染河山大地香。

魏广君(中国国家画院篆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员):昔日楚士,近代湘军,皆胸怀傲骨,气吞云梦。今日负笈北上之湘人,骨血依然。今日扎根京华之湘人,更具沉毅坚贞之质,表现出百折不挠的勇猛斗志和特立独行的恢弘视野。或中流击水,或杖藜行歌,晏晓斐就是其中一员。晓斐是我在十年前与永和书社结缘时认识的,当时他才二十出头,是社里最小的兄弟,就写得一手颇见功底和才情的好字。如今十多年过去了,来时毅然决然,不断求学,转益多师,白天忙忙碌碌做事,晚上达旦通宵写字,十分不易,也十分可贵。他的付出没有白费,先后得到中国书法院和胡抗美先生的重视和赏识,肯定了他做事的能力和做人的品质。硕士毕业后分配在国博工作,从事碑帖研究,所以他是十分幸运。还有一点我要提的是,晓斐老弟文笔很好,亦爱绘事,兼修篆刻,假以时日,必有大成。

行楷 晏晓斐

肖文飞(博士,中国书法院学术部主任):晓斐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活力与激情。书者,如也,其书法也透露出这种可贵的气息。帖的简静、碑的朴厚,甚至如跨出汉字边缘的狂放,既能静若处子,也能动如脱兔,两极之间的腾挪,让晓斐具备了多种能力,具备了多种塑造的可能,故而预示着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还有深厚的古典文学等综合素养,这些都让我们对晓斐书法艺术的未来充满着期待。

陆明君(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书家群体,无疑是一支突起的生力军,他们艺术观念新锐、思维活跃,具有开阔的视野,并多有着高等书法专业教育的背景,受到过系统而严格的训练,涌现出一批青年才俊,晏晓斐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晏晓斐的书法经历不凡而幸运,二十多岁即从湖南来京进修于中国书法院举办的课程班,结业后供职于中国书法院担任学术秘书,多年来密切接触了当代书法界名家及精英群体,此间并修业于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又攻读了书法硕士学业,毕业后工作于国家博物馆,频繁地参入到高层次的书法展览等活动中。可以说在青年一辈书家中,接受书法的信息量最多者当无出其右,因此他具有了不凡的见识与高瞻的眼光。而晏晓斐在书法上的优势还在于其取法的广泛与超凡的临摹能力,这从他所临古代诸多的名帖中可见一斑,充分反映出其天赋与悟性。他走着先博而后约的书法之路,在对传统经典书法继承的广度与深度上,都一直不懈地努力着。虽也进行过诸多风格选择上的尝试,但其不盲目创变,而是求艺术个性的自然融合与生发,扎实地前行着。另外,在字外之修养方面,也是同侪中突出的一位,其爱好读书,有着较全面的知识结构,精于文翰,起草过大量的报告、文稿,还擅长于古诗词,每有兴感辄能拈出字工合韵之句,诗书画印皆涉猎通融,且善于思而敏于行,这些都是尤为难得的,也是其潜力之所在。

苏高宇(著名画家、作家):晏君晓斐,博综于书学,熔铸碑帖,谙古今之体变,通源流之分合。其心之所向、腕之所运,俱真气弥漫、精粹入古,有殊于时辈;尤于玉局法门,照灼神采,别有意会,几尽眉山之能事。君于八法外,复旁治倚声、研诗格,益旷其襟怀,渊其意度。凡喜怒窘穹,忧慽恩慕,悉举而寓之于诗古文辞,冲溢乎行里字间,环回讽诵而自成妙响也。

古人诗一首 书法 晏晓斐

王民德(博士,著名书法家):晓斐一直是我关注的书家,不仅因为我们是朋友,是亲如手足的同门师兄弟,我关注晓斐,是因为他迄今为止的书法实践,具有不可限量的可能性。他不是那种锋芒毕露的早熟书家,那样的书家通常没有成长期,一夜之间成熟,然后迅速的凋谢。晓斐则不同,他功底扎实,书学路径又宽,学养、才情、见识在青年一代书家中堪称佼佼者,但他却不急于构建自己的风格,而是不断探索书法本体的内在奥秘。他就像一个在书法艺术殿堂里不断探寻的漫游者,出碑入帖,近搜远绍。晓斐就像是一个怀揣狮子的人,体内拥有强大能量但却找不到出口,他尝试着各种各样的书法创作手段,以期驯服体内奔突的能量,那些面貌多样的书法作品,正是才情与规范激烈冲突的生命记录。

这两年,作为胡抗美老师的学生,我和晓斐有了更频繁的交流,我们一起分享共同成长的快乐和痛苦。表面上看,晓斐还是那样充满激情,随性挥洒,但我了解他这两年的变化,他正在经历一种质的飞跃,这种飞跃就是,他开始脱离无意识地书写,也不再为赢得掌声创作,而是“内在的”研究书法本身。我相信,有了这样的艺术自觉,晓斐的每一次落笔,不会满足于自娱自乐的精神漫游,定会成长为一种自觉的文化行走。

百尺一林联 晏晓斐

明月何皎皎 书法 晏晓斐

临江仙 书法 晏晓斐

公田八景 四条屏选二 晏晓斐

猜你喜欢

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我爱书法
书法鉴赏
书法
书法十佳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