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广东碧桂园学校“个性化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05-20李春雷
文/李春雷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广东碧桂园学校“个性化教育”研究与实践
文/李春雷
>>李春雷校长
个性化教育的实质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量身定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实践个性化教育,要清楚“个性化教育的本质”,掌握“个性化教育的理论”,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模式”,提供“个性化教育的途径”,实践“个性化教育的评价”。实施个性化教育是人性化、生本化的回归,是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是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理念相通,才能一脉相承。本校在组织实施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同样体现人性化、个性化,尊重教师认识上的差异和操作技术上的差异,鼓励所有干部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更新,努力成为一名个性化教育的行家里手。
本校创办已经走过了21个年头。回顾这21年,经历了两次创业。1994年至2010年,学校树立起了两座丰碑:一是成功构建了“十二字”教育模式: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服务社会;二是成功引进了IB全人教育课程。2011年,学校创办者要求广东碧桂园学校进行“二次创业”,首次提出了“要把广东碧桂园学校办成教育行业中的‘奢侈品’”。这意味着学校在第一次创业基础上,要继续深化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建成中国名校和世界名校。
教育“奢侈品”的最大特点在于个性化。个性化的实质体现在承认差异、乐见差异,尊重差异,做到量身定做,实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以下是本校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一点体会。
实践个性化教育,要清楚“个性化教育的本质”,掌握“个性化教育的理论”,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模式”,提供“个性化教育的途径”,实践“个性化教育的评价”。实施个性化教育是人性化、生本化的回归,是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是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个性化教育的本质”是重要前提
个性化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服务,IB课程称之为“全人教育”和“holistic education”(整体化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个性化教育的要求是:“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本校的“十二字”教育模式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和丰富。
两千多年前,中国的孔圣人就已经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举一反三”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应长善救失,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各类人才,是世界上最早关于个性化教育的思想。“个性化教育”有多种翻译,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IB课程出版了两本专门论述个性化教育的指导文件:《国际文凭项目中特殊教育需求》和《在课堂上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本校海外多间姊妹学校都设立了“个性化教育中心”。可见,个性化教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
保证基础的基本特征就是以学生为本,包括学生的生存权和成长权;物理环境与心理环境;认知能力差异与认知方法差异等,IB将这种基础称作“共同基础”,并用十种特征进行描述,作为IB学习者的终生奋斗目标;发展个性的基本特征就是均衡发展和主动发展,基于人,为了人,健康成长,快乐学习;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以世界为学习背景,通过质疑、行动、反思“学习环”最终实现“经历性学习”的目的。
本校实施个性化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首先,关心每一位学生的体质发展,保证学生每天有足额的1个小时体育活动。其次,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心智发展,孩子们健康、阳光、快乐、开朗、自信的心智仅仅依靠教师讲授与做作业是培养不出来的。第三,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潜能的集合体,“人人都可以学钢琴,但不会人人成为郎朗”;教师的职责不是消磨学生兴趣,而是具备伯乐的慧眼,发觉、挖掘。
掌握“个性化教育的理论”是重要基础
本校实施个性化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形式上的改变,更是干部、教师教育信仰、教育观念的改变。
个性化教育重要的心理学基础是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艾里克森曾是美国哈佛大学的人类发展学和精神病学教授,他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际经验,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作了发展和修正,强调了自我的独立性。他把人格的发展按年龄分成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较为突出的心理特征。艾里克森认为,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每一个阶段能否顺利度过是由社会环境决定的。遗传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会造成人格的差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被称为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他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组成的,各种需要之间,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人类需要的层次是:
自我实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根据马斯洛的观点,人类需要的满足会影响人格的发展,造成人格的差异。一个理想的社会,除了应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理需要外,还要使人们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鼓励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个体的智能结构是全面性与独特性的有机结合。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他提出8种智能:言语智能、逻辑数理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作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他说,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8种相对独立的智能领域,但每个人都是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把各种智能组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智能组合。“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他反对划一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主张“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只要教育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为他们提供了适合他们各自的教育方法,为他们创设多种多样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情境,给每个学生多样化的选择,他们都能充分发展各自的个性特长,激发潜在的巨大的智能,形成独特的自我。
艾里克森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个性发展的影响,马斯洛强调了个人需要对个性发展的影响,加德纳强调了个性发展的可能性与重要性。这些理论,对本校“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指导意义。当然,“镜像神经元理论”,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都对开展个性化教育提供理论支撑。除此之外,还有发生认识理论、非普遍性理论、多彩光谱理论等,这些都值得去学习和掌握。
探索“个性化教育的模式”是重要保证
本校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大学预科)15年一贯制的全寄宿民办学校。办学21年来,学校充分利用这一办学优势,大力推进个性化教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课程多元化旨在满足社会多样性选择的需求,而课程校本化的根本目的则是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校本”即“生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有四个基本特点:学生为中心、以学法为途径、以世界为教材、以概念为驱动。
重视德育工作的个性化 学校除了个性化教育研究中心外,还建立了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中心、人生规划与升学指导中心、舍务与舍屋中心等,重视早期教育,重视特殊教,重视一体化,即将教书与育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融入十大培养目标,注重序列和梯度,注重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不断丰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涵、外延和活动载体,开拓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渠道,探索一条变他律为自律、变管教为引导、变规范为需求的德育之路。
重视教学模式的个性化 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分组教学,中学实施分层选课走班教学。小学在超学科主题探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已有知识储备,实施班内分组,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给学生“贴标签”,不得让全班的同学“齐步走”“上大课”;中学6-12年级实施分层选课走班,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借口照本宣科,不得使用“常模参照”,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既富有个性又富有成效的独立学习能力。人人参与“三程”(教程、学程、评程)校本化建设:“教程”实现六转变:从研究课本转变到研究学生;从研究教案转变到研究资源;从撰写教后感转变到做好过程纪录;从统一的作业布置转变到对症下药的任务型作业布置;从单一的书面作业形式转变到多样性作业形式;从单一的简陋的课本转变到多样丰富的教材资源。“学程”实现六种转变:从大型团体操表演转变到交谊舞,改变人人齐步走,大家同节奏;从成群粗略转到个体关注;从作业的统一性、盲目性转变到个体化、针对性,多样性;从单项分割到听说读写综合性,缺什么补什么,不缺不补;从学科分割的铁路警察转变到“全人”发展的顶层设计,责任共担,成果起共享,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从室内走到室外。“评程”实现六转变:从常模参照评价转变为标准参照评价,从考试评价转变为综合考核评价,从单向评价转变为多元双向评价,从学科单一横向评价转变为学科综合纵向评价,从被动转变为主动,从当地统考评价转变为过程诊断评价,真正落实“评价即反馈”的作用。
重视课程设置的个性化 课程是学校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课程应为培养目标服务。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范围与顺序,都有自己的核心知识体系(横向与纵向),都有重要概念和相关概念,都有跨学科和超学科的内在联系;每一门课程都有难易,都有分级分类的教学资源;每一门课程都有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一是打造语言核心课程,为孩子顺利升读更高一级的年级打好母语和外语双语基础。从幼儿园就重视语言交流技能和语言学术技能双技能的培养,制定1-12年级的语言政策,建立学生语言档案,构建“一体化”“语言传送带课程”,PYP幼儿园和PYP小学开设“平衡双语学习”课程,MYP中学6-8年级开设“加性双语学习”课程,MYP中学9-10年级和大学预科11-12年级开设“国际英语”学习课程;二是学科核心课程,突出数理课程,构建“一体化”学科课程体系,加强学科垂直中心组建设,确保IB课程理念得到有效落实。反对沿用一套课本从头教到尾,制定了“一纲多本,单元主题,重视核心知识,重视共同基础”的教材使用模式;幼儿园和小学采用超学科单元主题探究,每一位教师都是语言教师;MYP中学采用分科教学,整合教学和模块教学相结合,每一位教师都是跨学科教师;DP大学预科以分科教学为主,每一位教师都是TOK教师;三是CAS活动核心课程,包括“艺术和科技创造”“体育和健康生活”“服务与个人成长”等,遵循《CAS指南》“五步循环法”,构建“一体化”校本活动课程,做到有序列、有梯度、有反思、有评价、有成果,旨在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让他们去感受、体验、探究、实践,使其在快乐中学习,在经历中成长。
重视职业规划个性化 学校“升学指中心”定期开展“一对一”指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考上理想大学。本校高中分国际课程项目和中国课程项目,国际课程项目有五个出海口:IBDP项目、A-LEVEL项目、AP项目、中加高中双文凭项目和IFY项目,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和学科基础的学生入读国外理想大学的需求。目前学校国际课程项目毕业生,100%入读国外大学和中国香港特区的大学,大约有50%的学生入读世界排名前50位的顶尖大学。中国课程项目有四个出海口:普通生高考、艺体生高考、港澳台侨生高考和外籍生高考(由留学生部管理),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入读中国理想大学的需求。目前,中国课程项目毕业生100%考上国内大学,众多学生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等中国重点大学。
学校提供全方位的差异性教育,实施导师制,制定相应的跟踪、提升、反馈机制,量身定做,让“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成为现实。由于学校毕业生在各国大学的优异表现,吸引了不少世界名校的招生官亲临本校招收学生,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世界酒店专业排名第一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香港大学、伯明翰大学、多伦多大学、美国的维克森林大学、墨尔本大学等。特别值得骄傲的是,这些考入世界名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从幼儿园、小学一步步培养上来的。
提供“个性化教育的途径”是重要手段
学校个性化教育的使命是:“个性化课程及导师制开发学生潜能”,核心任务是“面向全体,重点关注名生、特长生和学困生。”真正有意义的个性化教育应围绕“全人”进行设计,包括智商、情商、逆商等教育。
搭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平台,推动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每年举行“体育节、科技节、语言节、艺术节”四大校园节日,展示学生风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参与人数多,表演机会多,展示成果多,鼓励掌声多,获奖项目多。幼儿园和小学以UOI超学科主题探究活动为核心,整合各种活动,从不同侧面鼓励学生“人人有个性”,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尊重和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与众不同的学生。中学以社区设计和个人设计为核心,让每一位学生自己选择导师,在教师指导下自定活动内容,自己策划组织活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大学预科和高中以HOUSE活动为核心,张扬学生个性。HOUSE活动由四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俱乐部活动。如MUN(模拟联合国)、科技制作、电影制作、英语音乐剧、摄影、书法、投资等。二是体育活动。开展足球、排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游泳等体育活动。三是中国周活动。这是一项由学生自己组织的、极富创造性的活动,每年一次,如学生组队前往云南怒江救助病童、去河南为艾滋孤儿募捐、到贫困山区支教等等。四是专题活动。每学期,学段都要组织一系列的专题活动,为灾区捐款、社区服务、担任志愿者等。
加强图书馆等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博览群书引导全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发展靠潜能开发,潜能开发靠兴趣引导,兴趣引导靠博览群书。学校图书馆应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
大力推进IPAD数码教育实验。依托数字技术,包括借助IPAD,开展“数字时代的个性化学习”实验,是本校打造“教育奢侈品”,实现“为学生量身定制的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措施之一。学校从2012年9月开始开展实验,对实验的定位——它是一种全新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而不是用技术简单替代传统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内容搬家或移植,也不是基于技能的、基于学科辅助的数码教学,而是基于学科需要的,将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全面发展等有机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2014 年5月22日,本校举办了“数字时代的个性化学习”国际开放日,上午38个实验班展示了76节研究课,覆盖了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十二年级的15门学科;下午国际国内的三百多位数码教育专家及教育界同行进行了深度探讨与交流。
(作者单位:广东碧桂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