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廖世承

2016-05-20

教育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烽火现实意义教育学



廖世承

校长至少符合三条标准:熟悉教育原理;具备实验精神;有恒心毅力

廖世承1892年出生于上海嘉定,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高等科(理科)。1915年赴美留学,在布朗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哲学博士学位。回顾他的一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他在日寇入侵、举国遍燃烽火的1938年受命组建湖南国立师范学院,一生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重新研究审视廖世承的教育学思想及学说,梳理教育思想,变革教育思路,仍极具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烽火现实意义教育学
究教育学之理,解教育学之惑
——《教育学原理研究》评介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烽火瞬息
烽火豪情:初光先照映初心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教育学是什么科学
烽火戏诸侯
难忘烽火岁月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对我国音乐教育学 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