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作文的“人”“文”结合
2016-05-20吴洪霞
吴洪霞
摘 要: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程,学生的习作中也充满人文性。如何在习作中做到“人”“文”结合,笔者结合实践抛出浅见。
关键词:作文;人文;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24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127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提起小学生作文感触最深的就是学生不会写作文。当我们抱怨学生不会写作文而努力进行作文体系、模式、套路的训练,甚至为了速成,而让学生背诵《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后,学生写作文不再犯愁了,作文篇幅长了,语言优美了,教师很高兴,可是仔细想来,学生的“文”与“人”已经分离。翻阅作文你会发现一个班三四十名学生有着一样的“写作套路”和不属于儿童的“语言模式”。学生写的作文,表达的已不再是自己的思想,用的也不再是自己的语言,而只是一种机械的、程式化的语言堆砌组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两个。
1.立意要高,语言要美的训练标准。“立意要高”要写光明的、鞭挞黑暗的东西,这一传统的作文评价标准,固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一味地强调这一点,无异于把作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学画上了等号。凡是写崇高的、光明的东西,就能得高分,而实实在在写自己感受的作文,则会在某些时候被降等处理。于是学生不得不自觉地掩藏自己的想法,压抑自己的个性。即使学生自己意识不到,教师也严加训斥,令其限期改正“错误”。而实际上,这些作文又有几篇是小学生自己写的?大多是成人化的语言、成人化的口吻。这就打击了小学生从生活中积累语言的积极性,掩闭了小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言的大门。
2.单一封闭,盲目从众的思维模式。由于缺乏生活源泉和受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思维陷入了单一性、从众性的怪圈。学生对作文的取材和对问题的认识几乎保持惊人的一致。如:写《我的教师》一文,笔者就一个班的45名学生做了统计:选择教师带病上课这一事例的27人,占60%;择学生生病,教师去给学生补课的37人,占82.2%;选择教师送学生回家这一事例的30人,占66.7%,全班仅有3人没用上面的三个事例。我们的学生已经被纳入了精神的套子,面对作文其思维已不再活跃,情感已不再开放。
面对小学生作文中的弊病,我们应深究原因,理清“人”与“文”的关系,使二者紧密结合,以人写文,用文抒情。实践中,我们是这样做的。
1.点拨催化,触发学生想象。通过点拨启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抓住其最有体会的生活和思想的兴奋点去写。通过点拨启发,让学生从小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抓住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个表情、一个话题、一种心理等生活中的特定情景去写,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人”与“文”的统一。如:写《记发生在家里的一件事》,我提前声明,不准照搬作文选上的事例。一个学生说:“家里有什么事可写?我们家就三口人,天天吃饭、睡觉、看电视、写作业,还有———就是我爸妈老是吵架!”我立刻反问:“有的同学说他爸妈老是吵架。这内容值得研究。比如,两口子为啥吵架?吵的时候什么样子?你认为谁是谁非?结果怎样?”顿时,课堂活跃起来,我乘胜追击“爸妈吵过架的请举手。”最后,48人举起了43只手,我又问:“为什么吵架呢?”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爸爸吸烟,有的说妈妈对奶奶不太好……于是我写了一串题目:《爸爸妈妈吵起来了》《爸爸别吸烟了》《妈妈,对奶奶好一点》……接着,我又做如下启发:你爸妈说的话,做的事情对吗?你爸爸打过你吗?你特想买一件东西,你妈妈给你钱吗?你做了一件事想不想告诉爸爸妈妈?于是伴随着一个又一个回答和一阵阵笑声,黑板上又多了一串题目:《某某,你不该_____》《委屈》《妈妈,我想买_____》《那一次我哭得好伤心》……写完题目后,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纷纷提笔,二十五分钟后,大部分学生交了卷,而且几乎篇篇写出了真情实感,写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写出了各自的见解和思考。
2.分段训练,强化生活积累。生活积累既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又是学生写作语言的源泉。每次积累都可以而且要使学生的心灵得以释放,生命体验得到拓展。由于学生能力、认识水平的差异,我们在强化积累的训练中,分了三段。
(1)铺垫段
主要是低年级,提倡朴素的自然主义,要求学生不编造,像流水一样直接叙述,不求详略,只求真实。
(2)基础段
主要是三四年级,提倡“只要心地纯,无事不可写”。要求学生选择感受深的事去写,不求立意如何,只求真实。如:某生作文《我再也不上平房了》,小作者写他上房晒玉米,不小心滑了下来,结果摔伤了腿,最后结论:再也不上平房了。无疑这是让人难以高兴的事,作者情绪也欠佳,似有不爱劳动的意思,但仔细想来,这事却是真的,小作者的思想也合乎情理。十多岁的小学生爱劳动不怕苦的不在少数,但怕苦怕累的也有。表达积极向上的当然很好,但表达消极的并不可憎,可恶的是虚情假意。
(3)发展段
主要是五年级学生。经过小学五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写作文从内容到表达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为写出水平较高的文章奠定了基础。此时强化训练,为学生铺设一道亮丽的人文背景,让学生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抒自己的情,使作文过程成为学生到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的过程。
当然,要真正体现小学生作文的“人”“文”结合,以人写文,用文抒情,这些工作仅仅是杯水车薪。它需要我们共同探索,努力构建一种以人为本,人文结合的新的作文教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