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15年来我国乡村聚落与民居的研究趋向

2016-05-20刘肇宁车震宇吴志宏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居

刘肇宁++车震宇++吴志宏

摘 要: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的重要性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建设的背景下日益凸显。文章以2000年到2014年近15年来在《建筑学报》上发表的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的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揭示我国乡村聚落与民居研究领域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基本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围绕建筑学的基本问题,以面向平民、面向底层、面向民生的研究价值观,视乡村聚落和民居为融入到全球化过程中的开放社会文化实体,将研究重点放在乡土建造机制、社区主导的保护更新,以及乡村建造文化传承等方面。

关键词:建筑学报;乡村聚落;民居;学术动态;研究趋向

中图分类号:J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6)02-0101-08

乡村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涉及到“三农”的复杂问题,对正处于高速发展关键阶段的今日中国而言有重要的意义。从十几年的大政方针来看,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几乎都与乡村相关。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背景下,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建筑学报》自创刊以来就一直关注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并有相当数量的高质量论文在其上发表。本文以2000年到2014年15年中在《建筑学报》及其学术专刊上发表的176篇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旨在探析我国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的变迁与演变,理论的深度和广度,方法的革新与进步,并发掘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趋势,总结研究成就和局限性,最终对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提出展望。

一、论文数量上的动态变化梳理

从这15年的总目录上看,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见图1)。具体说来,2000年到2001年之间有一个小峰值,2002年却有较大滑坡——从2001年的12篇掉到2002年的2篇。2003年到2006年论文数量稳步增长,但每年都没超过10篇。从2007年开始,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相关论文数量增长加快,每年论文数量都在10篇以上。2008年到2012年是论文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且在2011年达到峰值25篇。从2013年开始论文数量又呈下滑趋势,2014年仅有8篇相关论文发表。

自2006年起,《建筑学报》几乎每年都加设和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关联性较强的专题。例如,2006年开设专题“村镇建设”;2008年开设“遗产保护”;2009年开设“村镇建设”;2011年“村镇建设与乡土建筑”及“新农村专刊”;2012年又开设了“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和“村镇建设”两个专题。这些专题的设置显示了《建筑学报》对于中国快速发展中乡村建设问题的高度关注,从侧面也可窥见乡村聚落和民居研究作为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在建筑学及其相关领域被日渐重视和认可。

从发表论文的关键词来看,可把176篇论文的研究主题分成12大类(见图2),分别是:“地域性建筑文化”“传统技术及当代生态技术”“保护呼吁及策略”“保护规划实例”“特色民居空间分析”“特色聚落空间分析”“旅游开发及生态村”“社区参与和乡村建设”“更新模式和机制”“名村名镇评选”“更新实例及灾后重建”“景观及其它环境”。

从图2可以看出,在这15年中讨论最频繁的主题是 “特色民居空间”和“特色聚落空间”,此类论文共有43篇,占论文总量的246%;其次是有关“保护呼吁及策略”以及“保护规划实例”方面的论文,共有39篇,占论文总量的223%;以“新农村建设”“乡村建设”以及“社区参与”为主题的论文,共有24篇,占论文总量的137%;围绕“名村名镇评选”的文章篇数最少,仅有3篇。其它类议题和观点的相关论文在4-18篇之间不等。例如,“地域性建筑文化”有18篇;“传统技术”及“当代生态技术”有13篇,民居和乡村的“更新模式”探讨有10篇;“旅游开发”和“灾后重建”分别有8篇;“景观和其它环境”有9篇。不难发现,对于民居聚落的“特色空间”研究和民居聚落的“更新保护”研究是这15年的重点和热点。“社区参与”和“乡村建设”方面的论文在2006年后呈快速上升趋势。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三农”问题的不断深化,这方面的论文已经成为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的又一热点议题。

二、论文议题及重要论点梳理

(一)乡村聚落及民居特色空间分析

从上述论分析可看出, 近15年来, 对于乡村聚落及民居“特色空间”的讨论最为频繁。这个议题可以细分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第一方面,着眼于挖掘、记录和整理乡村聚落及民居的特色空间的形态特征和构成要素。例如,2001年,吴晓勤等探讨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皖南古村落及民居特色,挖掘了其充满江南文化内涵的环境特色[1]。辛塞波以河北怀来鸡鸣驿为例,分析其特定文化结构下驿站物质环境及文化心理特征[2]。2011年,李建华等以黑虎和桃坪羌寨为例,分析其线性街巷、碉房和点状碉楼组成的空间立体防御体系[3]。2013年,丁沃沃和李倩梳理出苏南村落村居和乡景相交织的空间特征,以及村屋和农田为主的视觉特征[4]。

第二方面,着重提炼乡村聚落及民居特色空间的构成方法、构成逻辑和基本模式。例如,2005年,姚志琳尝试从方法论的角度探索在现实的物质技术条件下和特定场地环境内的乡村聚落及民居的构成逻辑及时空关联下的重构[5]。之后,李宁和李林认为传统聚落中的秩序化、区域化、符号化是相互影响并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出的,提出同质与同构、顺应与原创、生长与传承可作为现代建筑聚落设计的三个手法[6]。黄盛和王伟武以西溪南古村落为例,从结构主义视角出发,分析该村三个历史阶段的元素构成及结构模式[7]。

第三方面,主要着重于解析乡村聚落及民居特色空间和乡土文化之间的关联。例如,2000年,翟辉以迪庆藏族传统民居为例,提出发展地区主义建筑必须从传统民居中找寻“自然之根”和“文化之根”[8]。单德启和范霄鹏分析了传统街区在文化整体和其子系统的价值网络中所处状态,得出传统街区的现代存在和发展主要在于其是否具有“有源”更新的能力[9]。2011年,何依和邓巍以山西省苏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为例,分析家族姓氏构成与村落空间的耦合关系,揭示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的内在规律[10]。同样是2011年,林祖锐和李恒艳以英谈村空间形态与建筑特色为例,探讨特定地域文化对村落整体和建筑单体营建特色的影响[11]。2013年,吴艳和单军以滇西北丙中洛的不同民族聚居和云南藏族在不同地点聚居为例, 探析民族聚集地建筑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性规律及其影响因子[12]。

可以看出,第一方面研究以案例为依托进行比较与归类, 采用类型学的归纳分析,对一些具有独特性的乡村聚落及民居空间的形态要素进行分析,强调各聚落和民居空间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主要回答乡村聚落及民居的特色空间 “是什么”(what)的问题。第二方面研究着眼于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逻辑和模式分析,揭示古村落结构演化与构成的内在规律,试图提炼出现代乡村聚落及民居的设计手法。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回答乡村聚落及民居的特色空间“怎样构成”(how)的问题。第三方面从乡村聚落及民居和乡土文化的关联出发,对蕴含在乡村聚落营造中的建筑文化进行探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回答乡村聚落及民居的特色空间“为什么形成”(Why)的问题。这三方面的研究从具体建筑实例的归纳记录到类型学设计学的分析整理再到构成机制的理论探讨,已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

(二)乡村聚落及民居保护与更新

从15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上看,对于乡村聚落及民居的“保护”与“更新”研究是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的重中之重。早在2000年,王路就提出传统村落的丰厚建筑文化传统与聚落规划建设经验对未来的村落建设及当代聚落规划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13]。2001年,袁奇峰和李萍萍在广州市沙面历史街区保护中提出分级保护和功能置换等策略[14]。2003年,范霄鹏等通过绍兴县新未庄的规划设计,提出营建富有江南水乡地域文化特色的新型村庄聚落的设计理念[15]。2004年,罗德启在中国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利用中明确提出两项任务:一是保护文化,二是消除贫困[16]。董艳芳等提出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需强调保护重要性认识、保护法制体系、保护规划、保护资金、监管体制五个方面[17]。2008年,赵勇等从价值特色和保护措施两方面进一步构建了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18]。同样,在2008年,张鹰等基于愈合概念,从技术层面研究保护福建省周宁县浦源古村落以及改善乡村居住环境的方法[19]。2013年,曹迎春和张玉坤从宏观层面探索快速城镇化条件下传统村落的生存规律,并提出宏观保护框架[20]。

此外,很多学者将乡村聚落及民居的有机更新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研究。早在2001年,王晓阳和赵之枫就提出了适度的旅游开发可以促进传统乡村聚落及民居的持续健康发展[21]。李艳英以福建南靖县石桥古村落为例,提出在保护的基础上通过居民参与的旅游开发可以提供一种整体的、自发的、延续的发展模式[22]。2006年,胡雪松等在分析乡村旅游的基础上,提出了“村落空间资源化”的建设思路[23]。同一年,车震宇和保继刚提出在古村落旅游开发中,施行不同市县级管理政策能有效指导房屋修建和保护,影响村落风貌和旅游[24]。2011年,程海帆等以云南傣族、普米族和摩梭族传统村落更新策略为例,尝试构建一个包括需求与供给、激励与协调、控制与引导的更新机制[25]。

这些研究不但呼吁对传统村落的保护,而且积极探讨有效的保护措施,在搭建宏观保护框架的同时,也提供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宏观保护框架的提出,为乡村聚落及民居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进一步实施的平台;而具体的技术和方法为乡村聚落及民居的有机更新提供了宝贵的操作依据。旅游作为一种发展迅猛的经济现象,已开始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种推动乡村聚落及民居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但开发程度和具体的控制模式还有待不断探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于乡村聚落及民居这样一个集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一身的综合体来说,静态的保护也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动态的有机更新和渐进式的发展策略也许才是真正的有效途径。

(三)乡村聚落及民居现代适应性

从近15年所发表论文数量的上升趋势看,乡村聚落及民居的现代适应性研究是一个新的热点。该研究议题主要围绕新农村建设以及现代乡村聚落营造两方面展开。在新农村建设方面,2006年,方彭针对差异较大的农村现状制定了因地制宜的分类方法和配套指标体系,并提出分类建设指导原则和近远期目标的实施办法[26]。陈峰等以沂蒙农居建筑为例[27],姚栋和苗壮以映秀镇二台山安居房规划和建筑设计为例,探讨新农村住宅的传承、转变与创新等问题[28]。同一年,杨豪中和张鸽娟以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为例,探讨“改造式”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问题[29]。

在现代聚落营造方面,2003年,王冬研究了乡土建筑的技术及其转换[30]。2005年,王晖等重点考察了广西融水县苗族群众参与的民房改建方法,探讨我国村落更新的新方向[31]。2010年,袁媛等以广州市华侨新村为例,倡导采用技术决策+居民选择的方法合理引导更新[32]。2012年,魏春雨等分析洪江古商城聚落的自组织建造机制及其规律特征[33]。陈喆和周涵滔以传统村落的自组织为切入点, 研究在新的建设形势下传统村落如何继续保持活力的原则和策略[34]。2013年,王英姿和陈跃涛在广东省汕头市西胪镇尝试围绕地域文化心理要素构建可激发民智参与的村镇规划新模型[35]。

在乡村聚落建造文化及现代适应性研究方面,民居自组织建造体系的提出是一重要的总结和发现,它为建筑师和规划师在进行乡村建设时探究不同于城市建设的工作方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也预示着关于现代乡村聚落营造的研究将会偏重于对于乡村自组织建造机制、民居现代适应性技术体系以及民居自主更新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乡村聚落营造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和建造相关的社会组织及文化传承问题。这一认识将会推动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和社会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跨学科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分析

此外,在上述研究中,我们看到很多研究不仅采用了传统建筑学经典研究方法,诸如测绘、图形分析、空间分析等,还采用了来自生态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甚至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例如,业祖润采用“空间结构理论”的方法探析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的创造理念、空间形态和结构方式[36]。胡明星和董卫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一种对历史街区现状调查、保护规划编制、日常保护和管理控制的方法[37]。王浩锋和王静文应用空间句法分析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形态[38]。李建华和夏莉莉将文化生态学引入西南聚落文化研究的视域,尝试建构文化生态层级理论[39]。张杰和庞骏构筑系统协同的研究方法,即采用建筑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大整合, 用以解读闽南古村落空间的演变规律与发展轨迹[40]。谭立峰采用经济学的方法,深入研究各经济技术因素对传统堡寨聚落形态的影响和制约[41]。任燕等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对自然村落的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的环境行为进行研究[42]。浦欣成等采用计算机编程绘制建筑节点网络图,提取各建筑节点的角度值进行计算与统计,从而对其进行科学而精准的量化描述[43]。

这些新方法的加入,打破了传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常规的研究分析方法,拓展了以质性研究为主的研究维度,对于聚落空间中蕴含的复杂、抽象、深层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结构提供了一个全面和相对完整的分析平台,为建筑学和其他学科进行交叉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这预示着在研究方法上,乡村聚落及民居的研究也将会朝着跨学科及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

四、评价和展望

(一)15年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1趋势一:研究视角逐渐开阔,议题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增加。从归纳整理乡村聚落和民居的空间特色,到探讨其形成机制,探析形成机制背后的社会文化缘由,再到将该机制和当代乡村建设结合,这些都为有机保护更新提供理论支撑,最终将其纳入乡村聚落和民居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框架中。

具体说来,“乡村聚落和民居特色空间”研究覆盖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积累了大量特色空间实例,为其他方面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what”“why”和“how”三方面的探讨从偏重建筑历史到强调形成原理再到突出建筑文化,研究已渐渐从对空间的静态描述发展为对其形成、发展及演变机制的动态探析,研究体系也逐渐完善。这预示着有关地域建筑文化在未来乡村聚落和民居的保护、更新中作用的研究将进一步的加强。

在“乡村聚落和民居保护与更新”方面,保护理念和方法逐渐在转变,即从强调实体原真性的保护到强调支撑文化和社会架构体系的保护。保护、更新改造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日渐被重视。对于传统乡村聚落和民居的保护已从单纯的呼吁发展为实际的保护实践。保护模式也开始趋于多元化,不仅仅注重物质实体的保护,也重视支撑物质实体背后的文化内涵及社会结构的保护。这将引导乡村聚落和民居研究更加注重“有机更新”和“可持续演进”方面的研究。

“乡村聚落和民居现代适应性”方面的研究不再仅仅关注“传统”和“经典”,而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当下量大面广的农村社区发展和乡村建设问题。从强调杰出历史价值转向强调乡村聚落民居社会发展的普遍价值。这预示着该方面的研究和议题并不会单纯从物质层面谈建设,而将和民居的建造机制、保护更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建造文化传承等问题相互交织。

2趋势二:学科交叉性质突出,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在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在向横向的跨学科领域方向发展。跨学科的研究议题层出不穷。由于“建筑文化”“动态演变机制”“社区建设”“有机保护更新”“可持续演进”等议题将会成为下一轮的重要课题,意味着乡村聚落民居的研究方法将会逐渐和人类学、民族学、人文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交叉。兼顾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的研究以及将乡村社会和乡村建造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研究也将在增加。这预示着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方法的革新与进步将会非常显著。

3趋势三:对社会当下的热点问题的关注不断提升,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价值日益凸显。长久以来,乡村聚落和民居研究一直站在建筑学的学科边缘,且没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由于乡村聚落和民居研究与我国当下很多重要社会议题紧密关联,如“三农问题”“乡村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乡村聚落和民居研究有望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较完整理论体系的建筑学学科分支。这也将推动建筑学学科在理论上有新的突破。

(二)15年发展演进中的存在问题

然而,我国近15年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

1近15年来,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在理论的提炼方面表现出研究的延续性和承接性不强,即对同一议题,不同时期、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之间没有形成批判性的讨论和继承,暴露出“趋同化”和“重复化”问题。此外,由于学科交叉式研究增多,一些研究偏离建筑学学科基本问题,过多讨论文化、经济和社会问题,出现建筑学核心问题“边缘化”,问题焦点“模糊化”的现象。

2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当下的乡村聚落及民居建设正面临着一次质的改造和更新,这对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然而,近15年来的研究大多偏重于自上而下的研究视角和“主位”的思考模式,缺乏自下而上的以社区和民生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和“客位”的思考模式。例如,在保护更新方面,政府和开发商主导的模式有很多讨论,但以社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有机保护、更新、建设和旅游开发等模式讨论不够。在现代适应性方面,很多研究强调外来建造体系的植入,而对乡村聚落和民居自组织建造体系的原理、方法和模式的探讨还不够。这导致很多理论无法在现实的乡村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此外,在乡村聚落建造文化及现代适应性研究方面,国外已将“延”和“续”作为动态乡土建造文化的一个新研究亮点,并将重点放在乡土建造文化的传承过程和传承机制的探析,如建造权问题[44]和师徒制问题[45]等。而我国对于乡村聚落建造文化传承过程和传承机制的研究仍较少。此外,对乡村的当代绿色生态建造技术、乡村宜居景观以及乡村生态环保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三)解决问题的研究展望

1从方法论层面来说,由于乡村聚落及民居是个复杂综合体,随着学科的融合与新技术的发展,应采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例如,来自生态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甚至人类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应该是一种趋势。然而,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应该围绕建筑学、城市规划和景观学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展开。如果偏重其他学科的基础性问题,将不利于乡村聚落及民居理论框架的建立。

2从价值观层面来说,建筑学和相关学科对于乡村聚落及民居的研究责无旁贷。中国的乡村是贫弱的,从事乡村聚落及民居研究者需要带有面向平民、面向底层、面向民生的价值观进行研究。例如,对于旅游开发如何能促进乡村聚落及民居自主更新的研究有待结合社区建设理论和自组织建造理论进行深入探究。自下而上的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建设,由社区主导进行动态保护和有机更新,应成为此方面未来研究的重点。这样提出的理论才能为民所用,有的放矢。

3认识论层面,乡村聚落及民居不应该仅仅被视为一个物质实体,它是一个承载着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经济系统的复杂综合体。乡村聚落及民居也不应该被看作是一个静态的物理环境,而是由多种驱动力作用的动态演变过程。当下,中国的乡村聚落及民居应当被视为是一个融入到技术高度发展和频繁交流的全球化过程中的开放实体。对于乡村聚落及民居动态的演变机制和过程研究而言,其和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通过乡村建造文化传承达到可持续发展,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吴晓勤.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特色探讨 [J].建筑学报,2001(8):59-64.

[2]辛塞波.特定文化结构下传统聚落特征考略:以河北怀来鸡鸣驿为例[J].建筑学报,2009(S2):58-62.

[3]李建华,杨健,李建柱.西南碉寨的空间立体防御体系及其聚落形态试析 [J].建筑学报,2011(11):21-24.

[4]丁沃沃,李倩.苏南村落形态特征及其要素研究[J].建筑学报,2013(12):64-68.

[5]姚志琳. 从类型开始——探析聚落精神在场地中的重构 [J].建筑学报,2005(5):66-69.

[6]李宁,李林.传统聚落构成与特征分析[J].建筑学报,2008(11):54-55.

[7]黄盛,王伟武.基于结构主义的徽州古村落演化与重构研究——以西溪南古村落为例[J].建筑学报,2009(S1):44-47.

[8]翟辉.从传统民居中找寻地区主义建筑的“根” ——以迪庆藏族民居为例[J].建筑学报,2000(11):26-28.

[9]单德启,范霄鹏.网络内外的传统街区——文化整体网络内外的价值评析 [J].建筑学报,2001(9):60-62.

[10]何依,邓巍.基于主姓家族的村落空间研究——以山西省苏庄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1(11):11-15.

[11]林祖锐,李恒艳.英谈村空间形态与建筑特色分析[J].建筑学报,2011(S2):18-21.

[12]吴艳,单军.滇西北民族聚居地建筑地区性与民族性的关联研究[J].建筑学报,2013(5):95-99.

[13]王路.村落的未来景象——传统村落的经验与当代聚落规划[J].建筑学报,2000(11):16-22.

[14]袁奇峰,李萍萍.广州市沙面历史街区保护的危机与应对 [J].建筑学报,2001(6):57-60.

[15]范霄鹏,谢兴长,杨健,等. 从“未庄”到“新未庄”——当代村庄聚落规划设计[J].建筑学报,2003(11):69-71.

[16]罗德启.中国贵州民族村镇保护和利用[J].建筑学报,2004(6):7-10.

[17]董艳芳,杜白操,薛玉峰.我国历史文化名镇(村)评选与保护[J].建筑学报,2006(5):12-14.

[18]赵勇,张捷,卢松,等.历史文化村镇评价指标体系的再研究——以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为例[J].建筑学报,2008(3):64-69.

[19]张鹰,申绍杰,陈小辉.基于愈合概念的浦源古村落保护与人居环境改善[J].建筑学报,2008(12):46-49.

[20]曹迎春,张玉坤.中国传统村落”评选及分布探析[J].建筑学报,2013(12):44-49.

[21]王晓阳,赵之枫.传统乡土聚落的旅游转型[J].建筑学报,2001(9):8-12.

[22]李艳英.福建南靖县石桥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研究[J].建筑学报,2004(12):54-56.

[23]胡雪松,石克辉,王冬.村落空间资源化——村落营建研究 [J].建筑学报,2006(5):15-18.

[24]车震宇,保继刚.市县级政策与管理在古村落保护和旅游中的重要性——以黄山市、大理州和丽江市为例[J].建筑学报,2006(12):45-47.

[25]程海帆,李楠,毛志睿.传统村落更新的动力机制初探——基于当前旅游发展背景之下 [J].建筑学报,2011(9):100-103.

[26]方彭.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指导原则初探[J].建筑学报,2006(11):60-63.

[27]陈峰,王中民,张倩,等.新农村建设中沂蒙农居建筑的保护性创新[J].建筑学报,2007(11):70-72.

[28]姚栋,苗壮.新农村住宅的传承、转变与创新——映秀镇二台山安居房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探索和思考[J].建筑学报,2011(9):107-111.

[29]杨豪中,张鸽娟.“改造式”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研究——以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为例[J].建筑学报,2011(4):31-34.

[30]王冬.乡土建筑的技术范式及其转换[J].建筑学报,2003(12):26-27.

[31]王晖,肖铭,王乘.民居聚落再生之路——广西融水县苗族民房改建模式考察[J].建筑学报,2005(7):32-35.

[32]袁媛,朱竑,王玉.当代型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与更新——以广州市华侨新村为例 [J].建筑学报,2010(6):28-31.

[33]魏春雨,许昊皓,黄子云,等.古城留真——湖南洪江古商城的聚落自组织机制研究与保护[J].建筑学报,2012(6):32-35.

[34]陈喆,周涵滔.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传统村落更新与新民居建设研究[J].建筑学报,2012(4):109-114.

[35]王英姿,陈跃涛.“西胪实验”构建民智参与的村镇规划新模型[J].建筑学报,2013(12):50-53.

[36]业祖润.传统聚落环境空间结构探析 [J].建筑学报,2001(12):21-24.

[37]胡明星,董卫.GIS技术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学报,2004(12):63-65.

[38]王静文.传统聚落环境句法视域的人文透析[J].建筑学报,2010(S1):58-61.

[39]李建华,夏莉莉.从民居到聚落:中国地域建筑文化研究新走向——以西南地区为例[J].建筑学报,2010(3):55-57.

[40]张杰,庞骏.系统协同下的闽南古村落空间演变解读——以福建晋江历史文化名村福全为例 [J].建筑学报,2012(4):103-108.

[41]谭立峰.经济技术视域下的传统堡寨聚落研究[J].建筑学报,2011(S2):28-32.

[42]任燕,秦丹尼,李斌.自然村落公共空间和居住空间的环境行为研究——以宁波象山D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1(S2):33-38.

[43]浦欣成,王竹,高林,等.乡村聚落平面形态的方向性序量研究[J].建筑学报,2013(5):111-115.

[44]BRONNER SJ. Chapter 1 Building tradition: control and authority in vernacular. In: Asquith L, Vellinga M, editors.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ory[M]. education and practice. London and New York: Taylor & Francis,2006:23-45.

[45] MARCHAND, T.H.J.Chapter 2 - Endorsing indigenous knowledge: the role of masons and apprenticeship in sustaining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L. Asquith & M. Vellinga (Eds.),Vernacular Architec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Theory, Education and Practice[M]. London and New York: Taylor& Francis,2006:46-62.

猜你喜欢

民居
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措施
地方文化传承视角下的新型民居建筑设计
传统民居装饰元素与庭院建筑空间关系解读
谈油画家笔下的民居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传统民居与当代宅形结合点探析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基于多元文化下的陕西传统民居建筑形态特征探析
特殊门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