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项目式培训”促教师专业成长

2016-05-19

好家长 2016年2期
关键词:小鸟共同体教学法

文 柳 杨



利用“项目式培训”促教师专业成长

文柳杨

摘 要:项目式培训缘起项目式教学法,参训教师自由组合,3-5人一组,围绕某一中心话题或真问题,自行安排时间、地点、研究计划,完成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并就收集到的数据或素材进行分析并产生结论。我园在对项目式教学法运用到教师培训中的实施条件、实施步骤进行可行性分析后,在教师中开展了项目式培训,收效颇丰。

关键词:项目式培训 教师成长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通过这样的一种培训方式,让教师学会了科学的思考方式,在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形成的同时优化园本节庆课程的实施。

“暑假,小鸟3号去哪儿”这个项目源于幼儿。在我园的“动画节”,班级以动画片“小鸟3号”为素材,开展了主题活动,并把主人公露露、三毛这两只鹦鹉放在班级中饲养。暑假到了,小朋友都放假了,小鸟们该怎么办呢?孩子们与家长、老师共同讨论后决定由家庭之间轮流交换饲养。为了解孩子们照料小鸟的情况,三位老师用家访、微信、幼儿微博、QQ空间等形式进行调查,并将调查所获内容制作了一本《小鸟3号旅行记》大书。在书中,呈现了幼儿与家长制定的前期饲养计划、孩子的饲养日记以及各个家庭之间交接小鸟的注意事项。记录了孩子与小鸟互动的过程、有趣的事件,收集了有价值的问题,为后续的课程提供生长的空间。在总结阶段,教师从诺丁斯的“关怀理论“角度,阐述了该活动对于幼儿发展的价值;从资源利用的角度,阐述了家长在促进幼儿发展中应起到的作用;从课程建设的角度,阐述教师后续的衍生活动,写出了有质量的反思。通过这个活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爱心,还让孩子学会观察,通过对小鸟生活的照料,学习了一些鸟的知识。让幼儿体验一种真实的情感,经历真实的问题,获得真实的知识,掌握实用的技能。让问题变得真实,让教育变得真实。

另一组从教师的角度,开展了“我的种植日记”项目研究。通过丰富自己的种植经验,再去指导孩子。参培教师分别选择了青菜、香菜、空心菜在半阴、喜阳、耐阴三种环境中进行种植实验,但都以失败告终。事后大家反思:在种植之前我们做好了相关的准备,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可为什么还会失败呢?那就是:理论的知识未必能够指导实践,实践是要通过自己的操作才能获得的。孩子的学习不也是这样吗?通过这次种植项目活动的实践,让我真正理解了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亲身体验,直接感知,动手操作。在这个项目中,虽然我们所种的植物没有发芽,但通过这样失败的经历让我们真正体会了儿童的学习,体会儿童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将这种体会变成经验去指导儿童的学习。

其余三组分别以“3-6岁儿童观看动画片现状调查”、“父母对幼儿园班本节庆活动了解程度的调查与研究”、“暑期家长带领幼儿户外锻炼的现状”为内容,开展了项目培训。

我们认为,通过这样的培训方式让教师更深刻地理解了儿童的行为和思维,为落实我园 “真实的体验、自然的获得、全面的发展”节庆课程理念提供案例。其次,教师学会将一些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灵活运用。这次培训,教师们从问题——假设——计划、材料和程序——结果——结论这几方面规划自己的研究报告,用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教师科学的思考习惯以及客观地实验和表达。今后,她们在做类似研究时都会使用这种方法。这就是“授之予渔”和“授之于鱼”的关系。此外,该培训方式促进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成员必须要经常在一起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共同体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形成了强大的群体动力,还互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实现了该学习系统自组织的运作,从而达到组织成员共同的目标愿景。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春晖幼儿园)

猜你喜欢

小鸟共同体教学法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共同体的战斗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
愤怒的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