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孩子,家长如何精准发力?
——新闻热点事件背后的冷思考

2016-05-19袁红扣好家长幼教新天地主编

好家长 2016年2期
关键词:家长孩子教育

袁红扣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主编



教育孩子,家长如何精准发力?
——新闻热点事件背后的冷思考

袁红扣 《好家长·幼教新天地》主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品德和人格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教育观念滞后不前、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家庭教育中的“误判”、“误区”现象较为突出,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教育部为此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从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不断加强家庭教育工作,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本文紧扣《指导意见》精神,结合近年发生的新闻热点事件,就新常态下全面提高家长素质和育人水平,引导和帮助家长找准家庭教育发力点,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度解读。

精准发力点一:

不做“虎妈”、“狼爸”,尊重孩子合理需要和个性,努力把握家庭教育的规律性,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新闻回放:在电脑里搜索“数学题难倒大人”,会跳出几万个结果,难倒的对象包括研究生、大学教授等等。一次,钱江晚报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儿童数学题的伤害指数会达到这种程度——一位孩子连续一周哭闹着不肯上学,在妈妈追问下才哭着说出原因:“数学不会,不想上学!”当事人的妈妈是杭州一位医学博士,她忍不住发朋友圈吐槽:“翻了孩子的课堂练习,我真想说:孩子,你比你妈强多了!你的那些题目,为娘也不会做。”

家教感言:确实,由于诸多原因,“幼儿园小学化”被实实在在催肥了。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被要求学汉字、学英语、学习加减乘除,过早地被剥夺了童年的乐趣,甚至屡屡出现“奇葩题”、“神考题”,真是难为孩子了。

“虎妈”、“狼爸”往往觉得孩子启蒙太晚、知识学习太少、进度太慢,就会输在起跑线上,这不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一项针对全球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却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无疑给倡导并实施过度早教的家长一记重拳。家庭畸形的励志教育,不尊重少年儿童的天性,过度鼓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宣扬“成王败寇”……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幼儿期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第一个关键期。孩子的想象力从何而来?没有什么比“玩”更能点亮孩子的大脑。用来探索这个世界的“玩”的时间都被学习占据,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会一点点消失殆尽。

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在人生的秩序里,孩子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每一个生命阶段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才是孩子应有的底色。

新闻回放:河南省南阳市一学生在早读课上突然昏迷,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头天晚上,他写作业写到12点多,早上6点20起床,至多睡了六小时。据说他经常这样做作业做到半夜。

家教感言:小小的作业竟然导致年轻的生命消逝,悲痛震惊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让孩子承担这么重的学习任务?

孩子的作业量,一直以来,也是学校感到棘手的问题。到底布置多少作业才算合理,至今仍然缺乏令人信服的专业分析。有时学校认为作业量正常,家长却抱怨太多;有时学校贯彻“减负”,家长又认为学校“放鸭子”、“抓得不紧”。

无论如何,教育应回归本位,决不能“变异”为拔苗助长的“超级教育”。这样的学习带给孩子的不可能是幸福的回忆,而是煎熬和忍耐。当教育成为改变孩子命运的重要乃至唯一途径,习惯替孩子做主的家长们,为了让孩子“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不惜让孩子过度社会化,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这方面除了学校、教师难辞其咎,家庭教育失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前段时间,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引起了中英两国民众对教育的广泛讨论。连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参与其中并指出,“中国孩子玩得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其实,我们的孩子不仅玩得太少,睡眠也是严重不足。这是一种教育悲剧,是今天的成人需要深刻反思的地方。

精准发力点二:

向“家暴”、“溺爱”说“不”,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引导孩子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闻回放:南方某医院急诊室爆出猛料,一个女孩被亲妈打死,送到医院前就没有了呼吸。女孩生前与一个同学发生点小口角,妈妈知道后非常生气,便实施“教育”,想不到酿成惨剧。

家教感言:在现代社会,家长和孩子尽管有着身份和角色上的差异,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尊严应该是平等的。许多家长觉得打孩子天经地义,当家长可以为自己的“棍棒教育”找到理由,哪怕是自欺欺人的理由,孩子成为受害者很难说不是一种必然。这一次,一位未成年人以生命之名,来叩问“棍棒教育”之痛。

“暴力育人”侵犯了孩子的人格尊严,让孩子承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与伤害。家长一旦缺乏仁爱之心,教育就会变得麻木与冷漠。一个对自己的引导能力有信心的家长,不会声色俱厉地“暴力育人”。在“一切为了孩子”的遮蔽下,少数家长采取最直接、最粗暴的方式对孩子进行规训与惩罚。孩子犯错需要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引导,而不是采取辱骂、体罚等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孩子施暴,容易使孩子的情绪产生恐惧、焦虑、厌世的心理,轻者影响孩子的情绪,他们自卑、孤独,影响学习和生活;严重时,孩子们会离家出走、荒废学业,甚至还走上犯罪的道路。如果真的爱你的孩子,那就请你手下留情,三思而行吧。

新闻回放:香港女星邱淑贞为亲近女儿,带着女儿在马路玩飙车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关注。据调查,中国式溺爱中还有26岁的已婚女每天让母亲帮穿袜子、幼儿园孩子要家长办“豪华庆生”,等等。

家教感言:“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伤害。”这样的道理家长都懂,但很少做到“知行合一”,行动上经常犯糊涂。等孩子一天天长大,家长再想改变,忽然发现孩子就像是错过了学习飞翔的鸟,长大了也不会飞了。溺爱孩子成为一种习惯,是一种可怕的“慢性疾病”。

我们要教会孩子正确对待生活,对生活感恩,对父母感恩。若迷失在欲望的森林,便会迷失自我,即便是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也无法获得幸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敢于放手。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放手了,家长会发现,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空,有自己的天地,甚至会有令人惊喜的改变。要改变家长把溺爱看作是理所当然的心理,不妨学学“移情”之法。家长可将自己的情感作一些转移,关心身边更多的事物,不要只专注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自己成长。大鱼大肉吃多了,不但会腻,还会吃出病来。中国式溺爱,该做做减法了。

精准发力点三:

扣好“安全带”、当好“守护者”,自觉修正失当行为,为孩子营造健康、安全、温馨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新闻回放:河南邓州市一名女童为救落水的弟弟溺水身亡。这对姐弟是“留守儿童”,父母在江苏打工,他们在奶奶照料下,在城里上学。据统计,我国学生伤害事故的比例约为5.5%,近年来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

家教感言:一个孩子的离世,意味着一个家庭的破裂,意味着孩子的亲人将陷入一生无法挽回的痛苦与遗憾中。权威部门数据表明,安全事故已经成为14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悲剧的发生多数情况下存在父母监护缺失的问题。

悠悠万事,生命为大。家长一定要切实承担起孩子的安全监护责任,给孩子筑起生命防护网。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家长都不能让孩子脱离安全监护的视线。有专家指出,应提高孩子自我保护能力,约80%的意外伤害可以避免。家长应给孩子普及安全防护知识,增强孩子的基本自救技能,让安全事故不再“被复制”。需要补充的是,孩子的意外身亡事例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家长方面的原因直接引发的。一个健康的孩子,因为被父母遗忘车内数小时,发现时不幸身亡。这类新闻屡见报端和网络。北京市疾控中心曾对2500余名幼儿园有车家庭父母调查显示,过半家庭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家长安全意识淡薄是座椅遇冷的直接原因。对孩子的安全监护和教育,家长一定要有担当。

新闻回放:重庆市南岸区一名3年级小学生的作文《爸爸看手机》,成了老师和家长讨论的热门话题:“我的爸爸很爱看手机,每次有空他都会拿出手机来看……”一次调查显示,班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举手表示家长常常玩手机,忽视他们。

家教感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陪伴至关重要。在中国广西支教10年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接受央视记者柴静采访时说:“儿童,最需要的是陪伴。陪伴可以给予他们永恒的精神力量,秩序没有这种力量。”陪伴孩子是一个亲子过程,家长可以借此机会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和互动,及时放大优点,消除不足。孩子可以在父母那里找到温馨和安心,在情感需要、价值评判、精神诉求上,得到及时有效的满足。

许多父母并不缺乏对子女的爱护与关心。不过,他们往往看重“陪着”却忽视“陪伴”。在行为学上,这是一种失当行为。生活中,太多的人习惯于律他,而不喜欢律己。家长亦如此,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自身却不愿做出表率。正如有人用“5+2=0”的公式来形容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误导。5天学校教育,让孩子在校学有个好的认知,却因家长2天“我行我素”或不当的行为产生的家庭教育,将学校的正确教育全部冲抵。家长要切实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在价值排序中将亲情互动置于突出的位置。要避免缺教少护、教而不当,多花一些精力陪伴孩子,同时积极发挥榜样作用,让孩子得到更多的护佑与关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是一个永恒话题。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一定要找准角色定位,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摈浮去躁,涵养定力,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推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机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家长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