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湘乡市突突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民带地入股的思考
2016-05-19湘潭市农机管理局
■湘潭市农机管理局
对湘乡市突突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农民带地入股的思考
■湘潭市农机管理局
湘乡市突突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以现金300元加50公斤稻谷加年底分红的较高成本,吸引了180户农民入股土地40hm2。自筹办伊始,即将农民带地入股作为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是基于以下两个动机:
一是解决村民心里“平衡”问题。按照以往的做法,合作社将农民土地租赁流转过来,通过规模化经营,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合作社发展红红火火,土地收益越来越高。但是,对于流出土地的农民,每年仍只能收到固定的租金,从土地上难见其他收益,处于“增收难”的困境。这样,村民的心里当然不“平衡”了。而且,这些出租土地经营权的村民由土地的主人变成了土地经营的“旁观者”,各种议论一定会纷至沓来,比如,国家政策扶持投入的资金被少数人侵占了,大多数人没有享受到……长此下去,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很难得到广大村民的拥护和支持。
二是凝聚民心。首先是赢得村民的欢心。村民带地入股后,依然是土地的主人,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与农机合作社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土地收益不再是固定的租金,而是随着合作社的发展而不断水涨船高;国家政策扶持投入的资金不再是少数投资者分享,而是所有带地入股的村民共享。其次,是让政府放心。国家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农业发展,惠及广大农民。各级政府部门担忧的是惠农资金恐被少数人侵占,而这种担忧在现实操作中却很难避免,农民带地入股的流转方式则正好破解了这一难题。第三,农民带地入股,将农民的利益与合作社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了村民入社经营土地的积极性,无疑增添了合作社发展的后劲和信心。
通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实践,我们也深深意识到,要利用好,发挥好农民带地入股的优势,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经受住“吃亏”的考验。根据合作社章程,农民带地入股,相对于出租该土地,对投资者来说,无疑分割和转让了部分收益;对带头人及管理人员来说,在合作社创业初期,要多跑些路,多想些事,多误些工,短期内可能得不到正常的回报……如果我们的投资者没有“吃亏”的思想准备,经受不住“吃亏”的考验,则势必动摇合作社发展的根基。
二是精细化管理及严格的内控机制。突突合作社内部设置了水稻油菜种植项目部、旱田开发项目部、农机服务部、农资营销部、财务部、办公室五部一室,各部门各司其职,既分工又合作。同时,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财务核算账务公开制度、财务申报审批制度、管理人员工资分配制度、部门目标责任制度、内部承包经营制度等,使合作社由粗放经营逐渐走向规范化管理与发展的轨道。
三是在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同时,应着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在增产、增收、提高效益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如何在合作社发展中凸显农民带地入股的优势,对于刚刚起步加速的湘潭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来说,尚需在今后的经营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