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天然独”与“必然统”的对冲
2016-05-19本刊编辑部
台湾:“天然独”与“必然统”的对冲
民调显示,台湾近半数民众主观上希望“独立”,但是也有近半数民众认为台湾追求“独”的力量及意志不足以抵挡大陆“统”的决心,最后“必然被统”。这种“天然独”与“必然统”矛盾现象可以并存,然而两岸和平发展关系必须要继续下去。
蔡英文“台独”战略的迷思
走“和平民主台独”之路
蔡英文的“台独”战略,具体而言,是在和平的氛围下,最终走出一条不同于“法理台独”之路的“民主台独”之路。与陈水扁时期相比,蔡英文的“台独”路线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其法律手段将不再主要运用于建构“台独”的法理性,而是转向建构“事实独立”下的防范大陆和平统一的“民主机制”。即以两岸关系的法律化、机制化所构成的一整套程序为推动“台独”提供正当性与法律机制上的保障。具体而言,蔡英文要建构完善的民主防范机制,包括防止台湾利益受损的市场防范机制,“守护台湾主权”的民主监督机制,以“修宪”提供“民主机制”的法律保障,等等。“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参与式民主”模式的提出,以及针对选举制度改革而提出的各版本“台独”的草案等,都是这一思路下的产物。
其二,在岛内民意的引领上,蔡英文“台独”战略的重点将放在塑造可抵消大陆影响的“台湾主体性”上。蔡英文以“台湾主体性”为两岸互动原则,可避开统“独”争议,一方面以“主体性”下的台湾主流民意与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民心工作相抗衡,以建立其两岸稳定互动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可抵御大陆对台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渗透”。
其三,致力于实现台湾社会大和解以奠定实现“台独”目标的“全民”意志。为此,在2014- 2015年的选举年里,她先是组织“在野大联盟”,进而组织“进步大联盟”,联合绿的、橘的、“白皮绿骨”的一切可以联合的反国民党力量,致力于将中国国民党彻底边缘化、瓦解化直至“台湾化”、“台独”化。
在2016年选举后举行的国际记者会上,蔡英文一是重申其两岸政策立场。称“会遵循台湾最新的民意和最大的共识,致力确保海峡两岸关系维持和平稳定的现状,以创造台湾人民的最大利益和福祉”。二是“警告”大陆不要轻举妄动。称“我也要强调,两岸都有责任尽最大努力,寻求一个对等尊严、彼此都能够接受的互动之道,确保没有挑衅,也没有意外。今天选举的结果,是台湾民意的展现,我们的民主制度、国家认同与国际空间,必须被充分尊重,任何的打压,都会破坏两岸关系的稳定”。三是宣告团结台湾对抗大陆。称“最后我要强调,我知道自己有一个很重大的责任,就是去团结这个国家”。
总结上述三点,最突出的语意就是,未来蔡英文必将操弄所谓“台湾民意”乃至“台独民粹”来对抗大陆,抵御大陆的“民心工程”。未来,蔡英文将利用更多的政治空间和资源来操作政治议题,特别是“修法”甚至“修宪”。
“去统、缓独、不武”
蔡英文自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美提出“宪法说”后,已开始缓和独派的冒进,不仅叫停废除国父遗像案,还下令撤回“两国论”版“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大有顶住来自绿营压力向外示好的意味。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尽管民进党即将大权在握,但是在蔡英文上任前,事实上仍面对着许多挑战。首先,蔡英文对于党内派系的收拢尚未完全。在大选前,蔡英文提出“英派”说法,对外强调团结,对内也大有震慑和说服林立的派系山头之意味,然而“立委”上任和“总统”上任时间不同调,这也使得民进党“立委”在“5·20”前有空间向“英派”概念试水温,或是能依据个人及派系理念或利益来行事的妄举。对此,蔡英文有“组阁权”等筹码,可以以利益笼络这些派系要角。
蔡英文声称上任后将兼任党主席,事实上也是力图稳固她处心积虑建立的“英派”权威,且不愿重覆陈水扁的殷鉴,换言之,蔡英文在党内急独势力受到太阳花学运后“天然独”的支持下,一方面希望获得遂行政令所需的权力,另一方面必须以政治利益交换独派的言听计从。也因如此,蔡英文在“5· 20”上台前愿意展现以“维持现状”的口号搭配不挑衅的行动,来取得北京的信任,务实地以“缓独”换取“急独”的妥协,让大陆相信蔡英文的“不独”。
有分析称,蔡英文希望两岸关系稳定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她的“台独”信念并非坚定不移。
即使蔡英文曾于李登辉主政国民党时期起草“两国论”,但是她真正加入民进党为2004年,与铁杆“台独”理念人士相较并无对国民党的血海深仇,此外蔡英文的学者性格使她更倾向于务实主义,并擅长理性思辨。
马英九在“总统”任期并未主张统一,对于以台湾地图为核心的蔡英文来说,在她任内的“台独”也不尽然必须完成。蔡英文在两岸关系上要求的维持现状,是不踩北京红线的作风,但是这也不意味着她会迎合北京期望的“一中”,这一点可以从她两岸政策中始终讳莫如深的模糊主张中证实。
以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做比喻,蔡英文的两岸原则将是“去统、缓独、不武”。蔡英文希望在“中华民国”宪政体制下,积极去除旧有的大中国概念,以二元式的台湾认同来根绝与中国大陆统一的想法。以不独来说,马英九则是积极以两岸合作与交流来消减台湾对中国大陆的敌视,进一步弱化“台湾独立”的支持声浪(结果失败);蔡英文乘着马英九化解“台独”失利的大势,说服选民相信她的“两国论”背景,以此作为杠杆,有利于采取缓和的“台独”手段。对于不武来说,蔡英文跟马英九都希望达成两岸和平的局面,尽管马英九的“不独”手段并不成功,但是从结果来看马英九却达成了两岸和平,蔡英文若也希望达成“不武”,则需端视她的“缓独”政策是否会被大陆看破手脚。
“以缓缓急”未必行得通
现阶段,虽然蔡英文希望两岸关系一切如旧,但是外界也在意,当蔡英文与民意的蜜月期过后,“以缓缓急”的招式是否仍旧有效?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势必将在缓独与急独之间摇摆,这样一来,蔡英文刻意营造的缓独氛围恐怕会失去北京的信任。另一方面,北京也有可能在“5·20”后试探性地采取两岸冻结往来的局部性手段,诱使蔡英文更大程度地压制急独势力,让“缓独”实质上走向“不独”,等待国民党或其余知陆派势力在台湾再度崛起的契机。
当前维系两岸和平的是“九二共识”,这也给了双方诠释的弹性空间(一中原则、一中各表),蔡英文为了继续发展两岸关系,同样选择模糊性策略,用“九二会谈的历史事实”、“既有政治基础”来测试北京,北京则在两会上再度重申“九二共识”,并突出“一中原则”将球发回。双方你来我往进入第二阶段,蔡英文的“5·20”就职演讲将会是此阶段的高潮,也是缓独政策的大成之作。
然而不论蔡英文实际的讲稿为何,但可预期的是,即使未言及一中,也仍会承袭两岸,即使未有一国,可能也有同宗。
总而言之,以“台独”为目标的“民主”手段以两岸民意的冲撞为预期,一旦岛内民意在“台湾主体性”的“民主(民粹)台独”引领下走上不归路,则不仅是“20多年来两岸协商和交流互动所累积的成果”无缘“珍惜并维护”,更将造成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严重危机,亚太和平的局面亦将打破。所以,“民主台独”走得越远,“和平”破灭之时就会越近。
除了“反独”,还应“促统”
摆脱“只能反独”的错误思想
近来,在赞成统一的人士中常听到一种目前只能反独、不宜促统的维持现状的论调。看起来,过去政策、认识上的误区和旧框框仍在束缚人们的思想,过分高估了“台独”思潮的作用和危险性,对美国的战略、策略和影响,缺乏清醒的认识。
美国从表示不支持“台独”到明确地表示反对“台独”,只是策略上的微调,美国自卡特总统以来历届政府的一个战略目标始终是尽可能维持中国的分裂。台湾独立也好,维持中华民国现状也好,都是阻止中国统一的手段。
“台独”之所以有时会让人们觉得似乎很有些声势的原因,一来是因为媒体的误导。二来是因为美国的因素。
在这里我们应该来回顾一下中美建交谈判到建交后的互动的一段史实。从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一开始,中国一直坚持一个原则立场:美国必须接受中国提出的三个条件,包括美国必须明确承诺建交后停止向台湾提供武器,两国才能正式建交。中美决定于1979年1月1日建交是由美国卡特总统于美国时间1978年12月15日夜,亲自向世人宣布的。
在这之前仅17个小时的中国时间12月15日下午4时,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伍德科克大使,奉卡特总统之命,紧急要求会见邓小平。会见中,伍特科克大使告知邓小平,发现双方对建交谈判达成的协议关于卖武器给台湾部分,理解有差异,需要立即澄清;他声称美国仅同意在建交后一年内,除了已在途中的武器之外,美国将不再卖其他武器给台湾;但美国在一年以后仍将视需要向台湾提供武器云云。邓小平闻言大怒,拍了桌子。
中国方面对于建交秘密会议达成的理解是,美国同意,除了已在途中的武器之外,可在建交一年之内提供以外,一年后就停止供应任何武器。但邓小平于激情之后,当场拍板,仍照原计划进行。
美国方面以为,中国没有准备也没有决心为了台湾问题付出让中美关系和经济发展受害的代价的。它产生的一个严重后果是至今令中国十分头痛的《与台湾关系法》。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当天,《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定下了以民族大义为号召的对台统战的基调。同一天,邓小平在政协作了以《解决台湾问题,统一大业提上议事日程》为题的讲话,宣布“实现祖国统一”是80年代三件大事之一。
1980年9月30日,叶九条出台;1984年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大陆原来的设想是,中美建交后,台湾的统治集团很可能会感觉到美国因为更大的战略利益,将弃台湾而就中国大陆,与其将来吃罚酒,不如现在吃敬酒,接受一国两制方式下的统一,去换取中共同意他们在一个较长时期维持其统治地位。但美国并没有因为与中国建交就停止卖武器给台湾,反而在建交之后,加大了向台湾转移武器核武器技术的力度。
不仅如此,还紧锣密鼓地于1979年4月炮制了《与台湾关系法》,从此把对台军售、保护台海安全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除非国会正式作出决议,废除这个法律,今后美国各任政府都必须遵行,不能单凭总统的行政权力,改变美国军售台湾和其他该法律明文规定的对台湾安全的承诺。《与台湾关系法》一出笼,蒋经国得到如此明确的美国的保护承诺,自然也就不会去响应大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号召了。
两岸民间知识界需坦诚交流
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和道路,涉及巨大的既得利益,主流的政党、媒体的政策和态度倾向,也相应地有极大的惯性。人们当然希望两岸立即恢复谈判达成重大的协议,但我们也需要两岸民间充分的互动。
近年来在环保、维权、社会公正等议题上,两岸知识分子,都表现了道义的关怀和投入的热情,主动肩负起积极引导公共话语的使命。与此相对照的是,在中国如何实现统一的问题上,我们两岸民间知识界,却始终还没有进行深入坦诚的对话和交流。试看欧洲统一运动的经验,首先是有少数知识分子提出和开始讨论有关形成经济共同体并最终走向政治联盟的设想,就愿景、原则、办法、步骤等问题,打破现有政策和国内、国际的主流话语的框框,提出了新的思路,逐渐形成和扩大共识,最终导致政府间的谈判,达成历史性的协议。
我们希望也相信在和平统一的问题上,两岸知识分子也会逐渐从长期集体失语的状态走出来,以同样的热情和关怀,提出真知灼见,形成和扩大基本共识,从而对和平统一的进程作出较大的贡献。
台湾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政治上,台湾和大陆同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是中国人的地方。而在文化上,当人们走下飞机,踏上台湾的土地,看到的是中国字,听到的是汉语,吃的是中餐,喝的是乌龙茶,唱的是中国戏。两岸相同的文化,相同的习俗,台湾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生存、劳动的地方,两岸人民血脉相连。
2011年2月26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率经贸团参访云林县,获赠霹雳布袋戏的首席男主角“素还真”戏偶。
语言上的一致
台湾文化就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明末清初,一批明朝遗臣流亡到台湾,在致力于“文化拓垦”的同时,吟诗唱和,著书立说,写出具有台湾特色的第一批文学作品。
清朝统治台湾期间,台湾的教育得到了相当规模的发展。自郑经在台南建立第一座孔庙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为纪念这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和宣扬四书五经,在台湾一些经济文化发达地区均建有孔庙。清代开办的官办最高学府——“儒学”就设在各府、州的孔庙内。
岛内“书院“也很盛行。在台南市,1683年(康熙22年)施琅开办第一所书院——“西定坊书院”;1704年又出现规模完善的“崇文书院”。此类学校为公有私办,到光绪年间台湾共创办了44所规模不等的书院。
台湾设省后,第一任巡抚刘铭传较为重视教育。于1887年在台北大稻埕创办台湾第一座西学堂。他在任内大力提倡新式教育,创办现代化的学校,聘请西方人教授外语、数理化、史地、测绘、制造等现代科技理论和知识,由此台湾教育迈入现代化时期。
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台湾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先进的省区之一。特别是在大陆很多较难实行的洋务,在台湾得以实现,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台湾的教育和文化较为发达,民众文化素质较高,思想、观念也较大陆开明,因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要说两岸文化、习俗上的一致,首先得数语言上的一致。在台湾把普通话称为“国语”,这本身就反映出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国家认同感。在台湾“国语”广为流行,即使在偏僻落后的山区也是这样。
汉字也是两岸共同使用的文字。在岛内,汉字是唯一的文字,从篆隶楷行草,到电脑中文使用,仓颉创造的字成为两岸共同的文化工具。要说两岸文字上有何差别,则大陆的简汉字多一些,台湾的繁体字多一些。
习俗上的同根
要说两岸人民在生活习俗上的一致,实在是太多了。台湾是吃中国菜的好地方,它集结了大陆所有地方菜系。不可否认的是,今天台湾的烹饪技术、食品风格、饮食习惯开始西化,但占主导地位的,存在于家家户户中的依然是中国菜。可以说台湾的烹调艺术、传统菜肴、饮食习惯、食物结构、食补方式,几乎和大陆一个模样。
中国人的生活习性中,喝茶最为突出且普遍。和祖国大陆的茶俗一样,台湾民众尤其喜好饮茶。台湾产茶以坪村乡出名,茶叶以乌龙茶出名,饮茶更是讲究。台湾人喜欢“饮安乐茶”。即先用滚水把已经放有茶叶的茶壶、茶杯浇洗一遍;第二道滚水冲入后再倒入杯中,边品边饮。转圈斟茶叫“关公巡城”,壶中水快要没有时逐杯点滴,叫“韩信点兵”。这种喝茶方式,显然是祖上流传而来。
两岸习俗的相同,也体现在民俗节气的相同方面。台湾重要的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送灶、除夕;还有春节“拜年”,元宵节吃元宵、赛花灯、猜灯谜,端午吃棕子、赛龙舟;中秋赏月吃月饼,重阳节登高远足,除夕阖家团圆等。岁时节俗,最能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特点。台湾的传统节日和闽粤地区如同一辙,大同小异,这真是中国人过中国人的节日,中国人在自己的地方过中国人的节日。
在红白喜事中,两岸民众生活习性的一致性体现得更为完整最为典型。当然,今天的婚丧嫁娶仪式已经有了许多变化,但在民间依然盛行传统的方式。婚姻中的媒人、相亲、订亲、定婚、成婚和大陆民间一样。至于隆重、热烈的结婚仪式,古风犹存,更是闽粤地区的风俗,至今也为当地人所接受。
祖国大陆在传统文化、文字语言、伦理道德、衣食住行、时令节气、婚丧嫁娶等方面的习惯,能够在台湾得到完整的体现,并非是简单的文明传播、文化流通所致,而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基础、共同的伦理道德、共同的生活方式孕育出来的成果,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艺术上的同源
同一民族产生相同的文化,同一文化产生相同的艺术,台湾的文学戏剧就是中国文学戏剧的一部分。说起台湾的戏剧,最受民众欢迎的莫过于布袋戏。
布袋戏起源于福建泉州。明末泉州城里有一位名叫梁炳麟的书生,穷途潦倒,在进京赶考途中,梦见一位白发老翁在他的手掌上写下“功名在掌上”五个字,以为此次一定会妙笔生花,榜上有名。岂知又是名落孙山,无聊之余,做木偶解闷,并且编写一些台词,边用手举着木偶表演各种动作,边说边唱相应的台词,在乡间演出。结果大受乡亲欢迎,梁炳麟也因此远近闻名,他这才意识到“功名在掌上”的含义,原来是要他创造这种适合民间需要的艺术。
布袋戏别具一格的演出,很快在闽南地区广为流传。后来,在木偶和外套制作上吸收福州雕刻、泉州刺绣等技术,在曲调上吸收南管的内容,逐渐形成一种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地方戏剧。因为木偶的衣服形似布袋,所以称为“布袋戏”;布袋戏表演时演员把手掌插入当作木偶“身体”的布袋之中,以手指活动来操纵,所以又称为“掌中戏”。无论是布袋戏,或是掌中戏,都反映出该戏的特色。
布袋戏是随着闽粤移民带到台湾的,在明末传入台湾后,很快流行各地。台湾的布袋戏分成南管、北管、潮调三种不同流派。布袋戏的剧目比较广泛,许多历史故事、民间传奇、神话传说,都可作为表演内容。演出时,被称为“头手”的“手艺”高超的演员躲在幕后,一面用手操纵木偶,表演各种细腻逼真的动作,一面模仿各种人物的声调,绘声绘色地叙述剧情。
传入台湾的大陆地方戏戏种很多,流行于台湾的主要有采茶戏、车鼓戏、大人戏、童子戏、弟子戏、傀儡戏、皮影戏等。这些剧目和布袋戏、歌仔戏一样,大都能从闽粤地区找到它们的源头,大都是随闽粤移民赴台而进岛的。
不仅是适合南方观众的一些戏种在台湾有市场,大陆的许多剧种如京剧、沪剧、越剧、黄梅戏、昆剧、苏州评弹、粤剧、川剧、汉剧、江淮戏、扬州戏、湖南花鼓戏、吕剧、河北梆子、陕西梆子等,在台湾也都有着一定的舞台,有着相应的观众群体。
台湾的很多艺术和艺术人才、艺术大师都是深受祖国大陆相应艺术的影响。和戏剧一样,在文化艺术领域,源自于大陆的更多。张大千和台湾画家的国画;台湾的律体诗和“红学”研究会;台湾人文古迹中的宫殿、庙宇建筑和现代建筑艺术;在民间体育领域,到处都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民族气息。真正的艺术家只有立足民族文化基础,才能有发展前途,他们生产的艺术品才有生命力。
(《世界知识》2015年第6期、《上海观察》2016.3.24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