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零丁洋》教学设计

2016-05-19郑志坚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尾联零丁洋汗青

郑志坚

一、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诗人内心的情感。

(二)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赏析诗歌名句,理解诗歌内涵。

(二)培养学生品味语言及鉴赏诗歌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精讲点拨法、鉴赏评论法

四、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

(课件展示)

死后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这是陆游临终时写给自己儿子们的遗嘱,(齐读)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明确: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表达了诗人真挚的爱国热忱。

2.那么,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又是如何为理想而奋斗的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他的诗歌《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二)走进诗歌

1.初读诗歌,注意正音和节奏。

2.赏析尾联

(1)哪一联最能体现诗人的爱国情怀?

(师生齐读尾联。)

(2)你从尾联里读出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誓死报国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3)这是作者激情慷慨的绝唱,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激昂,高亢。

(生再次齐读尾联。)

(4)仿写

(课件展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听到谭嗣同用自己的鲜血唤起国人革命的意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陆游在风吹雨打的深夜仍然想着驰骋疆场,杀敌报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________。

示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屈原因国都破灭、无力回天而自投汨罗,以死明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看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仿佛感受到钱学森始终眷恋祖国的赤诚之心。

3.那么,文天祥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书写了这样的千古绝唱的呢?赏析前三联。

(齐读前三联)

(1)背景简介

(课件展示。)

文天祥,南宋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人。他20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右丞相。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

(2)读首联,然后思考:

①首联写了哪两件事?

明确:写了作者通过科举考试入仕做官、国家起兵抗元这样两件事。

②首联中哪两个词语写出了这两件事给作者的感受?

明确:“辛苦”、“寥落”。

③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

明确:作者辛辛苦苦奋斗,却没有改变南宋王朝的命运。

④是啊,起兵抗元之后,文天祥竭尽全力,苦苦支撑,可是国家却危在旦夕,自己也身陷敌手。想到这些,作者不禁悲从中来!了解了这些,大家再读首联,应该怎样读?

(读出了一种凄楚的味道。)

4.颔联

(1)颔联两句用了什么修辞?作用是什么?

明确:用了比喻的修辞。“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形象的写出了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2)南宋王朝覆亡在即,命运就如风中飘荡的柳絮一样,已经无可挽回。

文天祥起兵抗元之后,多次兵败,一次被扣,两次被俘,数次欲自杀尽节而不死。如今部下将士牺牲,亲人被元军俘获,自己孤零一人,身陷敌手,岂不就像风雨吹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3)用怎样的语气和语调才能读出这种国破家亡的悲哀的情感呢?

语调低沉,语速要慢。

5.颈联

(1)颈联曾被人们视为这首诗的千古奇对,你们能说说它奇在哪里吗?

颈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人将地名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可见,诗中“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2)往日的体验与今日的体验交错在一起,回首当初的“惶恐”,还看今日的“零丁”,而这一切又都是由于国家的危亡引起的。诗人忠贞报国,却眼看大好河山沦入敌手,心中的悲愤自然是难以名状的。

请大家朗读,读出这种“悲愤”!

(三)感悟文本,学以致用

请同学们任选角度,给《过零丁洋》这首诗写一句诗句赏析。

(课件展示。)

写诗句赏析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写。

1.诗意内容。

2.字词品味。

3.情感哲理。

4.修辞手法。

5.写作手法 。

明确:

首联,仅用14个字,就写出了作者一生的主要经历,语言凝练概括。

颔联,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国势和身世,形象的写出了国家山河支离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

颈联,诗人将地名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对仗工整。

尾联,充分体现了他誓死报国的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震撼人心,感天动地。

(四)多积善累

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

(课件展示):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五)七嘴八舌

有人说要以成败论英雄,作为将领,文天祥并未能挽救危亡的朝廷,你觉得他还是英雄吗?

明确:

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所为英雄,在于他的担当,在于他的精神,在于他的节操!所以,文天祥与他的诗歌始终光耀着千秋史册,他的精神让他永远不朽!

(六)齐读感受

让我们齐读本诗,再次触摸文天祥的灵魂感受文天祥的爱国吧!

猜你喜欢

尾联零丁洋汗青
晚次鄂州
嘉兴瑞节耀汗青
零丁洋
零丁洋
爱国情怀永流传
《登高》尾联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