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翟俊杰:“孝道”是血脉的传承

2016-05-18陶林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6年15期
关键词:孝道压岁钱家风

陶林

【对人以诚,艺海奋游】

1941年中秋节前夕,翟俊杰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一个书香满园的家庭。据他回忆,家里“一进家门就有一股子线装书发咸的味道”。

跟开封这个古老而又历史厚重的城市一样,翟俊杰从小就在这样的书香里长大。父亲翟保华早年参加过抗日救亡演剧十队,和歌剧《白毛女》作曲之一的马可是战友,儿时的翟俊杰耳濡目染在艺术的氛围里,也在那时给自己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小时候背诵过的古诗文到现在还可以朗朗上口。

1958年,翟俊杰揣着一厚本祖父自己抄写装订的《宝库》,考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学习无线电专业。1959年,他参军当上文艺兵,挎包装着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奔赴遥远的喜马拉雅风雪高原。

之后的翟俊杰在导演这条道路上取得的成就越来越高,多次获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百花奖、“五个一工程”奖、解放军文艺大奖和中国电视飞天奖、金鹰奖,并出版了文集《影坛风景线》和《心游万仞》。2005年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国家人事部、广电总局授予翟俊杰“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翟俊杰这辈子不仅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更神奇的是他们一家四口后来都做着与电影相关的工作。他的妻子张春如在八一电影制片厂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他的儿子翟小兴因出演电视连续剧《二炮手》中的六连长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毛巾哥”,女儿现在也是一名专业的编剧。这样的一家人聚在一起就是一部有声有色的电影。

谈起家风故事,翟俊杰回忆起父亲对自己的教诲,他从书房里拿出来一幅父亲去世前写给他的字,上面写着:对人以诚,艺海奋游。翟导说父亲从小就教育自己,第一,一个人立于世首先要对人真诚,不但对己,对身边的朋友、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都要真诚。第二,翟导说他特别注重“对人真诚”里面有一个特备的内涵,那就是“百善孝为先”。“孝道”本身就是真诚的。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亲母亲都不爱了,他怎么可能去爱国爱家爱人民呢。

居住在河南开封的翟妈妈,今年已经96岁高龄了。虽然翟俊杰如今也年过七旬,但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回到开封陪伴自己的老母亲,陪母亲说话,逗母亲开心。

早年母亲行动还方便的时候,翟导为了多一些陪伴母亲的时间,每次拍戏都是自掏腰包随身“带着”母亲。有时候翟导在镜头前面指挥,母亲就坐在旁边观看,有时候老太太来了兴致还会和他讨论剧情的设置,这个该用中景,这边这样设置场面不够真实,专业范儿十足。每当看到母亲陪在自己身边,翟导就会觉得心安。

翟导说之所以把母亲带在身边,是因为他心中一个永远的遗憾,那就是因为拍摄《大决战》而错过了和父亲临终前的最后一面,这个遗憾让他抱憾终身,也让他更加珍惜和母亲一起的时光。朝花夕拾,时光荏苒,翟导让我们懂得了“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的道理。

“对人以诚,艺海奋游”,正是秉承着这种朴实而又不失厚重的家风精神,才铸就了翟俊杰一家人的艺术造诣。如今一家人中,做导演的父亲叱咤风云,做演员的儿子演技收放自如,做编剧的女儿文采飞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艺,他们身上无一不保留着家风烙下的印记,像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地代代相传。

【身教重于言教】

对于儿女的教育,翟导一直认为“身教重于言教”。或许正是有了父亲翟俊杰对于爷爷奶奶的孝心和孝行,让儿子翟小兴和女儿翟小乐对于孝顺的理解更加生动和深刻。翟导经常告诫儿子和女儿:不孝之人不可交也。这种对于孝道的推崇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翟俊杰一家人的血液里。

翟导的母亲有一年生病住院,他正在外地拍戏,翟小兴一直衣不解带陪伴在奶奶身边。生病期间奶奶由于肠道不好整整一个星期没有解大便,很是痛苦。翟小兴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向医生打听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太太顺利排便。医生说病人年纪大了,用药物怕引起身体不适,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把过于干燥的大便抠出来,但是戴手套操作会有些疼。翟小兴没有丝毫迟疑,按照医生说的方法用手将奶奶的大便抠了出来,一个病房的人都在夸她有个孝顺的孙子。

为了让老太太开心,每年春节无论工作多忙,一大家子人都要聚在一起陪老人过年。老太太每年都会给家里的人准备压岁钱。从最小的曾孙女开始,每个人拜年之后都会收到一个红包。里面压岁钱的数目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百两百块钱,而是按照年份来发,比如说2014年发的是14块钱,2015年就会发15块钱。翟俊杰将每年母亲给的压岁钱都保存着,上面有的还写有“送给俊杰儿”,至今已经有厚厚的一沓了。这样的压岁钱在翟家每个人的心里保存的都是一份温暖,留下的是一份美好的记忆。

翟妈妈在80岁时参加开封的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后来也写过一幅字送给翟导:俊杰我儿,拍观众欢迎的影视作品,做人民喜爱的电影导演。

正如母亲那幅字中所写,翟俊杰一直遵从母亲的嘱咐,也一直秉承对观众负责的态度和对艺术认真的精神,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电影的创作之中。翟导对人物的鲜活塑造和对画面的娴熟掌握以及对历史最真实的还原,使得他在中国红色军旅电影中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这一段段微小的家风故事,承载着翟导对于家庭深切的爱、对孩子深沉的教育和“百善孝为先”的家风传承。

猜你喜欢

孝道压岁钱家风
谁来保管压岁钱
家风伴我成长
压岁钱
压岁钱争夺战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塑成作为伦理主体的父母与子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尽孝而亲不待
浅谈中学生的孝道教育
压岁钱去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