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与时代同行的劳动者

2016-05-18刘秉承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险峰装车钢轨

刘秉承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跨入“十三五”,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要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让敬业、执着、创新成为更多人的职业追求。

创新养出“锁阳猪”

2008年,李菊兰和丈夫离开奋斗了11年的北京回到家乡阿拉善右旗,借助当地政府扶持创业的好政策贷款100多万元,开始从事生猪养殖。

养猪这种活计并不好干,“脏、苦、累”不说,万一行情预测错误是要赔钱的。李菊兰刚入这行不久,就被市场狠狠“教训”了一下。直到现在她想起那时的情景还有些心酸:“养那批猪的时候,正赶上肉价下跌,饲料价猛涨,卖完了一算账,大概亏了30万。”

2010年,随着猪肉价格上涨,李菊兰的养殖场开始盈利。2011年,望着节节上涨的价格,李菊兰两口子本想着大赚一笔,没想到两名养猪工人在宿舍中因煤气中毒死亡。为此,李菊兰夫妇不但赔偿了60万元,猪场的猪也因为人手不足、照顾不周死了300多头。

但这并没有打垮李菊兰,她改变思路、创新经营,向市场推出了“锁阳猪肉”,还注册了商标,生意越来越红火。

李菊兰从东北引进了1头种公猪和3头种母猪的野猪品种,利用当地锁阳资源丰富的优势,开始养殖“锁阳猪”。“锁阳猪”色泽红润,瘦肉率高,肉价在市场上最低每公斤120元。

“猪肉口感好不好,关键在饲料,‘锁阳猪也是这样。刚养时我根本不知道猪吃锁阳会上火,后来请教了中医大夫,往饲料里兑了些甘草,这才解了锁阳的热。”李菊兰现在说得很轻松,但那时候猪拉不下屎蛋蛋,也让她着急上火过。据李菊兰介绍,饲料配方中有锁阳、甘草、苜蓿等,是经过长时间摸索才逐渐掌握的,现在已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高铁接到北京去

1975年,郭晋龙参加工作,成为呼和浩特铁路局的一名普通铁路工人。当时的他只有初中文化,也许没有任何人会想到,这个“毛头小子”有一天会成为全国铁路首席技师。

1981年,郭晋龙调入焊轨段,当上了电工。在当时,这是一个非常吃香的职业。但那时的他,就连一张简单的电路图也看不懂。1984年6月的一天,钢轨焊接机电子管控制系统发生故障,车间主任叫郭晋龙修。他硬着头皮,打开电器控制柜,拿着螺丝刀这儿捅捅、那儿捅捅,不但没有查出故障原因,还把故障扩大了,造成生产线全线停产。这件事让郭晋龙明白了没文化、没技术什么都干不好。

他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他把工资的大部分用来买相关书籍,并把自家的凉房改成“书房”,不分寒暑,一头扎在里面学习。几年后,他的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不但解决了不少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还先后参与和主持了多项研发项目,收获了众多的荣誉。

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平顺性要求非常高,人们可能想象不到列车的速度对钢轨的冲击力有多么巨大。作为专业人员,郭晋龙十分清楚,即使是当时先进的“电感应正火工艺”,钢轨底角温度正火不透彻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意味着,如果列车变成动车或高铁时,钢轨极易发生断裂,会造成重大事故。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郭晋龙前往北京、上海、洛阳等地,下现场、钻图书馆,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在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资料后,他发现,国外无此相关文献,国内也无此相关先例可参考。

没参照只能自己琢磨。郭晋龙瞄准这一高端课题,历时一年多,终于研制成功了“Ⅱ型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经过三年运用和不断改进,最终推广到全国铁路的23条焊接生产线。改进后的“钢轨焊缝双频正火设备及工艺”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郭晋龙也成为中国铁路和内蒙古工人获此殊荣第一人。

敢想敢做才能成功

1992年,吴险峰从海拉尔煤校中专毕业,被分配到当时呼伦贝尔地区效益最差的宝日希勒煤矿机械厂任技术员。当时煤炭工人的工作不仅劳累辛苦,有时甚至还得冒着生命危险去干活。吴险峰一有闲暇时就去查阅资料,想方设法研究省人、省力、省时又安全的工作方法。他的改进方法经过应用后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但为企业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更深受工人好评。

吴险峰一天到晚总是忙忙碌碌,甚至下班后也不回家,在办公室里读书、钻研,持之以恒地学习,使他有了应对挑战的坚实基础。

2007年4月,我国铁路进行第六次大提速时对煤炭装车提出了新的要求:煤炭装车时,煤炭高度不许高出车厢高度。如果按此标准装车,平均每节车厢要比核定载重少装4吨煤炭。而铁路运费是按核定载重收费,即使少装,运费也一分钱不少收。据粗略估算,仅运费一项,就将给公司每年造成经济损失3000-5000万元,平均到每天就是10多万元。公司领导找到吴险峰,让他在最短时间内迅速设计出一套煤炭降高装置。

这项任务在全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是个新课题。吴险峰接到任务后,带领安装人员每天早出晚归,全力以赴进行攻关,经过连续50天的试验、加工、安装,终于完成了任务,彻底解决了煤炭超高和亏吨问题。之后,吴险峰又在简易装置的基础上,设计了使车皮一次性通过完成煤炭的装车、平整降高和喷淋降尘三项工作的全自动化车皮降高装置,大大缩短了车皮站停时间,避免了因煤炭运输产生的扬尘对铁路沿线造成的煤尘污染。2013年此项目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项目一等奖,2014年获得了全国煤炭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一名劳动者要想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都要孜孜不倦学习、勤勉奋发干事。历史赋予劳动者伟大而艰巨的使命,广大劳动群众一定要以国家主人翁姿态,积极投身改革发展的火热实践中,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田旭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险峰装车钢轨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钢轨预打磨在地铁线路中的运用相关阐述
3月份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09GWh,环比增长126.98%
鹧鸪天·写在七夕
翻越“险峰”,唯钱可过
简析森林采伐运输过程中原木的装车作业
火车道上为什么铺碎石
两种钢轨表面伤损在线整修技术方案的对比探讨
无限风光在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