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融合中的大摄影格局

2016-05-18□方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格局摄影理念

□方 立

(商洛日报社,陕西 商洛 726000)



媒体融合中的大摄影格局

□方立

(商洛日报社,陕西商洛726000)

对于地市报来说,媒体融合发展势在必行,没有退路。而地市报新闻摄影如何转型和适应发展?笔者结合20多年的工作经历,提出“大摄影”格局发展构想供地市报同仁参考。

大摄影理念的形成

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对“大摄影”的专门解释,但笔者认为,相对于传统媒体固有的“小摄影”格局来说,有必要提出“大摄影”这个概念。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原常务副会长胡颖曾提出过新闻摄影的“六大理念”,就是树立大图片采编格局理念、编辑理念、队伍理念、新闻系统理念、产业化理念和世界理念。笔者对此十分赞赏,并撰写过《从新闻摄影六大理念谈以人为本》一文进行分析。

当媒体融合改革成为媒体发展中心任务后,我们结合新闻摄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历程,回过来审视新闻摄影“六大理念”,对融合发展中的新闻摄影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或者说,建立和完善新闻摄影六大理念,形成大摄影格局,是新闻摄影在媒体融合发展突现职能的重要措施。

长期以来,地市报新闻摄影发展极不平衡,对于起步较早的沿海等发达地市的报业来说,对新闻摄影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不仅从人力、设备、财力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更从体制上给予保障,几乎是按照“六大理念”在完善和推进报业新闻摄影事业发展的。以视觉中心为体制的大摄影正在形成,新闻摄影“产、供、销”呈现一条龙态势,随之而来的大量优秀作品,吸引着读者的视觉,推进着报刊质量的提升。曾经很少涉足中国新闻摄影大奖的地市报新闻摄影,近10年间20件摄影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多件作品在“荷赛”、“华赛”问鼎大奖,为地市报赢得了荣誉和地位。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欠发达地区,新闻摄影在报纸中依然处在配角和可有可无的地位。北方大多数地市报的摄影部超不过5个人,而且机构设了撤,撤了设,难以稳定,有的报社甚至没有摄影部。设备落后更不用说,一说到更新设备,有人就会说手机都能照相,强力否定。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更多的是对新闻摄影没有应有的重视。如果说,媒体已跨越了读图时代,进入全媒体“互联网+”时代,没有新闻摄影,不是完整的融合发展的媒体。在一些地市报,人们对新闻摄影的认识,还停留在30年前美化版面上,孤军奋战的几个摄影记者很难赢得支持。显然,这与财政供养“衣食无忧”的地市党报体制有关,但摄影人争取领导的支持力度不够,也是重要的原因。

正因为这种现实,更需要研究新闻摄影如何在媒体融合发展中体现价值,这便是笔者提出“大摄影”理念的原因。同时,也是针对传统媒体单一的摄影体制的“小摄影”而言的。笔者所说的“大摄影”包涵摄影体系中充分体现对“六大理念”的全面实践,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摄影体制,全面支持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新闻摄影产品不再只是报纸的附属产品,而是可以综合开发的全媒体产品。可以这样认为,“大摄影”就是应对媒体融合发展,改革传统媒体单一“小众”摄影形态,建立科学高效的采编系统、摄影产品共用、全媒体共享的摄影体系。

大摄影框架的确立

如果说“大摄影”是对胡颖同志新闻摄影“六大理念”的进一步实践的话,“大摄影”框架或格局的确立首先要从摄影体系上入手。建设全能性摄影部,生产的新闻摄影(摄像)作品不再是过去交给文字编辑的“毛片”,而是通过编辑部、摄影部策划完成的,图片编辑精编的摄影(摄像)成品。这些成品,再由视觉中心统筹至报刊和新媒体上进行发布,由图片(视觉)总监或值班总编审定发布。

近5年参加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研讨会,获悉视觉中心体制在实践中完善成熟,成为发达地区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2005年,嘉兴日报报业集团在全国地市报行列中率先进行视觉改革,10年的改革让嘉兴日报报业集团树立了“视觉优先”的办报理念,建立了科学高效的图片运行机制,同时也培养了一支业务过硬的摄影队伍。嘉兴日报报业集团的体制与“大摄影”体系十分相似,只需要与新媒体对接就能完成。

难度较大的是没有摄影部、没有图片编辑、没有视觉中心、没有图片总监等大图片格局欠发达地区的地市报。以陕西为例,《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华商报》《宝鸡日报》摄影部机构相对健全,也有图片编辑,而其他九地市党报摄影部规模小,有的还没有摄影部,基本没有图片编辑,那么,视觉中心体制,或者“大摄影”框架的形成还需时日。所以笔者认为,这些报社的摄影部和摄影记者,有必要和有责任争取社领导和同仁们对“大摄影”理念和格局认同,赢得支持后,逐步完成大摄影格局的形成。

当然,除了摄影专业队伍外,文字记者和摄影通讯员队伍是一支重要力量,特别是那些来自基层的突发、新鲜的新闻图片,通讯员是最有机会获取的。

大摄影格局的运行

“大摄影”格局形成后,就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综合其职能、模式和步骤,应从五个方面入手。

一是摄影策划:由编辑部或摄影部根据报刊和新媒体报道需要,制定“年、季、月”报道重点,并根据相关线索策划重点报道的方案。

二是“生产”产品:摄影记者、文字记者和摄影通讯员是新闻摄影(摄像)产品的发现者和“生产者”,一般情况下,“生产者”配合完成所社新闻策划之外,大部分时间是在进行自由采访的“个体劳动者”,由摄影记者、文字记者和通讯员三方面采撷的摄影产品,统一发送到图片编辑那里进行精加工,使策划稿件和自采稿件成为待发的摄影合格品。这里的摄影与单一的报纸摄影不同,包括为新媒体服务的摄像产品,那么,摄影记者同时必须具有较好的摄像水平。

三是视觉统筹:视觉中心担负当天新闻摄影(摄像)“产品”的统筹“销售”,即根据报纸、期刊、网站、微信、客户端等媒体的特点和需要,合理分配摄影(摄像)产品,以达到新闻传播的最佳效果。

四是最后审定:新闻摄影(摄像)产品发布前,需要审定,需要对产品的导向、质量进行总把关,这个把关人就是视觉总监或值班总编辑,即由他们签发后才能发布在媒体上。

五是效果监测:新闻摄影(摄像)宣传效果的监测,是对“大摄影”体系成效的检验,也是推进“大摄影”工作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建立新闻摄影奖惩制度,对摄影作品进行社内优稿评选,并计入绩效考核。并对作品作者参加各级新闻奖评选获奖者给予奖励。同时,对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和报道发生失实、差错的给予相应处罚。这一工作可以由考核部门负责,平时对稿件宣传效果和差错及时反馈,参加社内优差稿评选。

媒体融合发展的“大摄影”构想,是笔者对新闻摄影“六大理念”的深入思考,对新形势下新闻摄影角色转换的探究,是对新闻摄影前卫媒体成功经验的拓展,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

猜你喜欢

格局摄影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小人物的大格局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