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GIL分析范式下“那达慕”大会与多元文化的融合研究
——以阜蒙县“那达慕”大会为例

2016-05-18杨春卉陈家鸣陈璐璐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那达慕蒙古族大会

杨春卉,王 淳,陈家鸣,张 东,徐 冉,陈璐璐

◀民族传统体育学

AGIL分析范式下“那达慕”大会与多元文化的融合研究
——以阜蒙县“那达慕”大会为例

杨春卉1,王 淳2,陈家鸣1,张 东1,徐 冉1,陈璐璐1

(1.东北大学体育部,辽宁沈阳110819;2.辽宁科技学院体育部,辽宁本溪117004)

采用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在结构功能主义的AGIL分析范式的视角下对2015年阜蒙县“那达慕”大会进行深层次的历史、结构和内涵的范式分析。得出阜蒙县“那达慕”大会在项目设置上有较强的适应功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并且“那达慕”大会所承载的蒙古族体育文化与当地居民的意愿相吻合,但达鹄、整合和维模功能尚不完善,影响其在阜蒙县的传承和发展,可通过区别对待冷、热门项目,加大政府和增强政府干预力度,促进“那达慕”文化宣传和促进多元文化融合等方面,做出现实的调整策略和应对措施来实现“那达慕”大会的多元化发展。

结构功能主义;AGIL分析范式;那达慕;阜蒙县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在与外来文化不断交融的当下,在大量信息冲击本土文化的现在,保留传统文化特性、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问题,已引起相当数量学者和专家的重视和关注。而目前,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某一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习得和延续上,缺少以实际案例为基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和发展策略探究是前人研究过程中的一个共性。

那达慕,蒙古语意为娱乐或游戏的意思[1],原本是蒙古族的一个敖包祭祀活动。第一次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大汗铁木真在祭祀活动后举行的骑马、射箭和摔跤比赛[2]。蒙古族传统体育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体育活动就是每年一度的传统“那达慕”大会。

辽宁省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阜蒙县),总人口74万,其中蒙古族占20%[3]。笔者基于2015年辽宁省阜蒙县第4届“那达慕”大会的实地调查,获得第一手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现状资料,补充前人关于某一具体案例的现状分析部分的数据、影像和资料欠缺。再将所调查的阜蒙县“那达慕”大会的发展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AGIL分析范式结合,体现出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具体案例——阜蒙县“那达慕”大会深刻的内涵、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新的传承契机。

1 “那达慕”大会研究视角的多元文化分析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那达慕”大会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目前,许多专家在非物质遗产视角下都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例如杨海鹏[4]给出了蒙古族传统体育在“非遗”方面的具体数据。2006年、2008年和2010年,这3年的“非遗”共计1 524项,其中有7项与蒙古族传统体育有关。自治区批准的2007年、2009年的“非遗”共计278项,其中27项与蒙古族传统体育有关。云林森[5]以河南为例对体育资源的现代化研究中,提出了要展示非遗体育项目“活文化”的特点。因此在蒙古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进程中,借助旅游突出“那达慕”文化特色、建立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园区、促进媒体宣传平台的建成等,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那达慕”大会的发展策略。

1.2 民族传统体育视角下“那达慕”大会的文化传承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人们在千百年来的劳作和聚居生活中自然形成的内心深层心理结构中的价值取向与心理倾向,其长期受自然和民族文化的制约,限定人们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和价值判断。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却难以被外界充分地认识和传播[6]。就像张宝根和黄晓春在《从文化变迁看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一文中提到的一样,民族体育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生存土壤必然会产生异化,这也不可避免地会对其文化传承带来重要影响[7]。而赵进和王健也提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信仰缺失,民族传统体育特有的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正在减弱这一现状[8]。在民族传统体育视角下,“那达慕”大会的传承问题是时代变迁的必然产物,在现今社会背景下需要不断进行符合时代变化的探讨和研究的。因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那达慕”大会的文化传承就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例如摔跤、赛马和射箭)的继承,更多是包含了蒙古族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内涵的传承意义。

1.3 体育文化视角下“那达慕”大会的广泛内涵

在文化学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记录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载体。“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体育文化与蒙古国体育文化的一个交叉点,在不断地接触和冲突中,呈现出一种激烈的文化碰撞和融合。同样,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人类文明一样缺少清楚的接线和单一性,其过程既受到不同自然环境、地域空间、时间形态的影响,也反映着其民族性格和文化特征。就像苏叶在研究“那达慕”起源时做到的一样,从民俗风情、服饰特色和饮食文化等方面都有阐述。因此对于“那达慕”大会的研究,就无法进行直线的孤立研究,而是必须建立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教育习惯和宗教信仰等基础之上。

2 AGIL分析范式下阜蒙县那达慕大会的多元功能分析

2.1 AGIL分析范式的应用意义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是继进化论和传播论之后现代西方社会学中又一重要理论流派,也是被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共同应用的一种研究方法[9]。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与生物的有机体在许多方面是相似的。1)社会与生物有机体一样都具有结构。一个动物由细胞、组织和器官构成;与其相似,一个社会由群体、阶级和社会设置构成[10]。阜蒙县“那达慕”大会的主要构成群体是阜蒙县当地蒙古族村民,也包括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和其他地域的蒙古族人。所涉及的社会阶级以及社会设置构成就相对比较简单,即“官办民参”就是当地政府负责组织安排活动,村民负责配合参加。2)与生物有机体一样,一个社会想要得以延续就必须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作为延续的前提,阜蒙县“那达慕”大会要满足的基本需要就是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对于阜蒙县“那达慕”大会本身的举办而言,首先需要固定的是时间——每年的阴历七月初二,其次是地点——关山,最后是主办者和参与者,虽说4个要素相对比较容易满足,但具体细节才是真正决定“那达慕”大会是否发挥其应有功能的关键。3)与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相似,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也需要协调地发挥作用以维持社会的良性运行。各个部分发挥着不同的社会功能,而这些功能的良好运营和发挥必须要以高度统一的协调统筹为前提,才能够得以实现。

结构功能主义的AGIL分析范式是社会学常用的一种分析范式,用于小型较稳定的社会体系分析。阜蒙县“那达慕”大会既符合结构功能主义分析的案例要求,又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蒙古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而且阜蒙县的“那达慕”大会就是一个符合这种分析范式要求的一个稳定性较高的小型社会体系,既符合结构功能主义分析的案例要求,又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蒙古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那达慕文化也无疑是一个多文化特质的复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蒙古族游牧生产生活的缩影,所有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反映着生活,涵盖了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在其生成、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吸纳了众多文化的因子,充实了那达慕的结构和内容,形成了集中体现游牧文化的独特构型[10]。AGIL分析范式认为任何体系若要生存下去就要满足4种必要功能:适应功能(Adaptation)、达鹄功能(Goal attainment)、整合功能(Integration)和维模功能(Latent patten maintenance),这就是著名的AGIL理论[11]。

图1 AGIL功能图

2.2 AGIL分析范式与阜蒙县“那达慕”大会

2.2.1 “那达慕”系统的适应功能(Adaptation) 适

应功能主要指系统的内部机制具有对系统外环境与社会的一种适应能力。一个民族的体育文化不但要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同时又必须处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体育文化的民族性意味着体育文化对传统体育的继续,而体育文化的时代性则意味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须融合现实的新内容,并逐渐实现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12]。在体育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西方体育的竞技精神和一些西方体育项目对于中国的冲击十分明显。西方的竞技体育精神中的“更快,更高,更强”和篮球、足球等一些竞技观赏类运动项目也逐渐成为了现今我国体育行业发展的主流。阜蒙县的“那达慕”大会中的传统项目赛马、射箭、摔跤和拔河等都具有较强的观赏竞技性,既符合蒙古族的民族体育精神,又与当今社会的竞技体育风潮高度契合。赛马、摔跤和射箭不仅仅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是世界盛行的民间运动项目,尽管世界各地赛马、摔跤和射箭比赛的规则不尽相同,但是这些项目的受欢迎程度都是无须质疑的。拔河项目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强的集体性和竞技性,由于规则简单、易于组织比赛而在群众体育及学校体育中普及面较广。所以说,阜蒙县的“那达慕”在自身项目设置上很符合外部环境和社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适应功能。

2.2.2 “那达慕”系统的达鹄功能(Goal attainment)

达鹄功能主要指系统的内部机制具有了解系统目标,以及最大程度地调用资源去实现系统目标的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与民族的历史渊源、社会变迁、生产生活、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息息相关[13],其文化功能就是传承延续民族种群、发扬继承民族精神。阜蒙县政府举行蒙古贞敖包文化节的目的之一就是弘扬和传承蒙古族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就调研现状分析,阜蒙县政府具有很强的传承和发展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目标性,但是这种目标相对片面,仅仅局限于蒙古族文化上,例如敖包文化和祭祀文化。相对于目标指向性较强,“那达慕”系统在最大程度调用资源实现目标方面就显得尤为不足。由于政府对“那达慕”大会的传承和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政策方向的设定决定着“那达慕”系统可调用资源的程度。因此作为“那达慕”系统本身,并不具备最大程度调用资源的能力,即无法通过系统内部资源去满足达到系统目标的需求。由于阜蒙县的“那达慕”的达鹄功能并不完善,因此阜蒙县的“那达慕”大会的传承和发展势必会面临很大问题,在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方面,阜蒙县政府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需提高其准确性和完整性,还需将体育文化完整地计入传统文化的传承范畴中;在调用资源方面,在几届大会中“那达慕”大会不仅存在明显延期的问题,在宣传力度方面也明显不足,据调研,几届中规模最大的2012年“那达慕”大会的赛马项目中的赛马,大多马匹还是来自外省(内蒙古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本地的参与者屈指可数。

2.2.3 “那达慕”自身的整合功能(Integration) 帕森斯尤其强调的是整合功能的满足,需要社会成员接受和遵守社会的共享价值观,就是这些价值观才将社会“粘”在一起,维持了社会的稳定[14]。这里的社会成员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阜蒙县的政府相关政策执行部门,另一部分是当地的村民。据调研,虽然今年的大会几乎没有进行相关宣传,但是当地村民热情不减,仍然早早来到比赛场地——跑马场,准备观看和参与比赛,当得知已取消了某些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时,观看的村民都表示非常遗憾,并且仍有很大一部分坚持等在比赛场地久久不愿离开。而知道取消体育比赛的当地比赛选手,也没有放弃这一习俗,仍牵着自家参赛的马或驴来到跑马场,有位村民甚至跨马而上绕场一周。就目前而言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应该是传承和发展非物质遗产——民族传统文化,阜蒙县的政府相关政策执行部门对于“那达慕”大会个别项目的取消并不符合这一共享价值观,因此无法继续“那达慕”大会的稳定发展,没有阜蒙县的政府相关政策执行部门的支持,民间也没有能力去重建“那达慕”系统。显然要继续发展“那达慕”大会,传承蒙古族体育文化,其参与者和举办者就应该以传承和发展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共同价值观,通过阜蒙县政府相关政策执行部门的政策以及实际资源支持,结合当地村民的强烈传承愿望将“那达慕”继承和弘扬下去。

2.2.4 “那达慕”大会的维模功能(Latent patten maintenance) 维模功能包括维持模式和调停紧张,维持模式是系统采取一些策略和规则保证持续运行,调停紧张是指人们在执行具体价值和规则时会产生紧张情绪,并运用安全无害的方式释放这种情绪[15]。就维持模式而言,作为蒙古族历史传承下来的体育盛会,“那达慕”大会有其固定的举办模式,包括固定的时间(每年阴历七月初二)、固定的地点和固定的比赛项目。实际调研发现,当地政府还需制定更完善的措施,保证传统盛会的传承,准确地说是这种既定的每年七月初二举行敖包文化节这一规则应进一步从政策制定到实际实施上进行完善,以完整地达到传承民族文化的目标,同时形成固定有效的流程步骤和宣传组织,从而推进大会的良好发展。而在调停紧张方面,主流价值观的发展民族体育文化与当地村民的意愿相吻合,但是相关组织部门对于相关政策的解读和后续安排上就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差,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将传统盛会作以保留和宣扬。如果不尽快将这种矛盾进行有效的释放和调解,将会对“那达慕”大会今后的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

3 阜蒙县“那达慕”大会与多元文化融合策略

3.1 发展优势热门项目,保留传统冷门项目

根据本次调研结果得出,目前阜蒙县“那达慕”大会中发展最好的传统体育项目是安代舞项目,作为“那达慕”大会的固定开幕项目,每年的“那达慕”大会都对其进行保留。而且无论是在群众体育的广场舞中还是学校体育的课间操中,都能够看到安代舞的身影。因此应该继续将安代舞项目发展为全民项目,保持安代舞项目目前的良好走势,并继续加大宣传和影响范围。安代舞具有舞步简单易学、统一度较高且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特点,并与蒙古族人民的主流价值观相契合,是蒙古族体育中发展比较完善的项目。当地政府或者相关组织机构可以多组织相关的比赛,并且鼓励安代舞与现代舞蹈元素相融合,开发出多种多样的表演和竞赛形式。

而对于布鲁等很少在“那达慕”大会中出现的冷门项目,政府应该出策予以保留和传承。布鲁距今已经有1 30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是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工具。不仅如此,布鲁在军事战斗和日常身体锻炼中也是蒙古族人民最善于使用的工具。因此布鲁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民族体育项目,还蕴含着蒙古族生产生活、军事战争等发展的历史内涵。仅仅存在于书中和图片上的记载是不够的,还需要当地政府发挥AGIL中的达鹄功能,充分调用相关资源将布鲁项目传承下去,例如在学校中开设布鲁课程让学生更加了解该项目,邀请传承人到学校讲解布鲁项目的故事以增加学生对布鲁的兴趣,定期举办布鲁项目的相关赛事以扩大布鲁的影响力等。

3.2 增强政府干预力度,促进那达慕文化宣传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文化交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态势,各民族文化通过和异文化碰撞、交流、融合和互补,不断强化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认同,丰富民族文化蕴涵,使民族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16]。如何在文化交流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特性,吸收他人的文化优点成为文化融合中值得探讨的课题。政府在促成“那达慕”传承的规律化、规范“那达慕”传承的制度化、激活“那达慕”传承的民间化和市场化、推进“那达慕”传承的多样化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决定性作用[17]。政府行为是决定少数民族文化存亡兴衰的关键所在。但这里所指的政府行为则不仅仅局限于阜蒙县当地政府,更多地包括阜新市级或以上等级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资源支持。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弘扬,仅凭一个自治县的可调动人力和资源是远远不够的。以“那达慕”大会中的赛马项目为例,若想推进赛马项目的进一步发展,就要加强各个省间的合作交流,尤其要加强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联系。可以邀请内蒙古自治区的同胞参与到当地的“那达慕”大会中,并派遣相关人员到内蒙古去学习其较为完善和先进的“那达慕”大会举办模式。也可以共建“那达慕”交流周或蒙古族体育文化节等赛事活动,在规模上和范围上不断扩大“那达慕”大会的影响力,在比赛和表演项目上不断丰富“那达慕”大会的内容,在交流合作上不断促进“那达慕”大会的多元化融合。

3.3 蒙古族学校体育更多地引入那达慕体育项目

学校体育是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基点和根源,是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薪火相传的最基本途径。学校体育教育对一个人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蒙古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可以充分认识和理解蒙古族传统体育,并把它内化成自己的文化素质。明确“那达慕”文化的传承意义和历史价值,将“那达慕”深入到文化传承系统中而非表面的比赛项目。在学校体育方面,阜蒙县内的蒙古族中小学开展了蒙古语的学习课程,但没有开展蒙古族体育项目的专门课程,如果能够将蒙古族体育项目加入体育课的学习范畴内,就可以将传统体育文化与民族语言相结合,更好地让蒙古族儿童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小培养,以期继承和发扬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因此在学校体育设置方面,要加强学校体育师资力量的培养[18],增加蒙古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设置,以及构建特色校园文化,将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深入到学生的身心中。让其全面走进课堂,充分利用体育课、选修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时间大力开展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让学生参与进去,同时将“那达慕”大会的形式和比赛项目逐步结合到学校的运动会中来,通过教学和比赛逐步提高学生对蒙古族传统体育的全面认识和了解[19]。

3.4 促进“那达慕”的多元文化融合

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中包括文字、语言、音乐、体育等内容,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都无法独自传承和发展,只有将多种传统文化形式相结合,才能在多方面多角度更好地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目前阜蒙县打造的敖包文化节已经将“那达慕”大会与蒙古族的敖包祭祀文化相融合,两者相辅相成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但是在文化融合中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蒙古族传统体育就是在这种文化融合中被误解和忽视,使得蒙古族体育在一些方面的传承略显不足。在旅游文化方面,弘扬和发展“那达慕”文化的空间和可能性就更为突出了。首先可以将“那达慕”项目与当地的旅游资源相结合,例如安代舞和摔跤项目,既可以作为供游客观看的表演项目,又可以让游客参与其中感受蒙古族传统风格体育的魅力;而骑马和射箭可以作为游客的体验项目,尤其是骑马项目至今仍有不小的受众群体,即使不是在民族特色区域内,骑马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仍被许多游客喜爱和追捧,而且这些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都有着很好的案例可供参考,可以借助其他区域中好的发展模式打造独有的地方旅游特色。最后“那达慕”大会作为蒙古族传统体育的代表,有着其独特的符号意义,符号作为共享价值观的一部分,其影响力和影响范围已经远远超过符号所代表的文化本身,而符号也可以作为一个可以被具体化的载体进行描述和宣传,更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提供契机。在应用“那达慕”符号进行广泛宣传的前提下结合地方特色,既可以通过民族特色旅游行业拉动当地经济,又可以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逐步提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影响力,在潜移默化中使蒙古族传统体育的“那达慕”符号深入人心。

[1]孙蔚,吴玉静.传统体育文化在草原上的生存状态——那达慕大会的变迁[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76-77.

[2]蒋远松.蒙古那达慕运动的历史解读[J].兰台世界,2013(36):66-67.

[3]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概况[EB/OL].[2015-10-02].http://http://www.fmx.gov.cn/fmx/zjmgz/xygl/content/4028e48a431d39 4b0143cc22f2b03832.html.

[4]杨海鹏,张亚荣.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进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美学审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1):117-120.

[5]云林森.非遗体育资源开发路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3):197-200,205.

[6]余彬,李军.基于文化软实力提升视角下的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途经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26(5):414-416.

[7]张宝根,黄晓春.从文化变迁看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5):44-48.

[8]赵进,王健.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道路探析[J].体育学刊,2009,16(8):93-95.

[9]陆继锋.结构—功能主义对教育研究的影响与启示[J].岱宗学刊,2011,15(3):96-97.

[10]白红梅.那达慕文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阐释[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6):54-59.

[11]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393-394.

[12]刘远航,任作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价值[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4):89-92.

[13]孙庆彬,朱波涌.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立足点、期望值和方法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29(4):474-476.

[14]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第1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21.

[15]林勇虎.体育的社会学探索[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05:55-58.

[16]张建华,陈青,孟峰年,等.文化全球化与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4):57-60.

[17]姜晓珍,田军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政府行为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4,48(10):71-73.

[18]吉如河,高娃.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5,34(4):66-67.

[19]张国栋,巴登尼玛.教育学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J].民族体育研究,2009(6):94-98.

责任编辑:刘红霞

Fusion of“Naadam”and M u lticu 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GIL Paradigm:Taking Fuxin Mongolian Autonomous County as an Example

YANG Chunhui1,WANG Chun2,CHEN Jiam ing1,ZHANG Dong1,XU Ran1,CHEN Lulu1
(1.P.E.Department of Northeastern University,Shenyang 110819,Liaoning,China;2.P.E.Department of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nxi117004,Liaoning,China)

Under the AGIL Paradigm of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this paper adopts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other researching methods to analyze the 2015“Naadam”of Fuxin Mongolia Autonomous County in history,structure and connotation in depth.It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Naadam”possesses stronger adaptation and irreplaceable value in items of the settings.In addition,the M ongolian physical culture carried by“Naadam”coincidesw ith the w ill of the residents.However,the goal attainment,the integration and the latent pattenmaintenance are still imperfect,which influences its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It can work out the realistic adjustment strategies and solutions to realize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of“Naadam”through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the popular and unpopular projects,enhancing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promoting culture propaganda and facilitatingmulticulturalism and so on.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AGIL Paradigm;the“Naadam”;Fuxin Mongolian autonomous county

G852.9

A

1004-0560(2016)03-0131-05

2015-11-10;

2016-01-12

辽宁省体育局课题:将民族传统体育融入我省群众体育健身活动中的研究(2015lntyyb-02);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民族体育文化现代化研究(L13DTY032)。

杨春卉(1973—),女,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那达慕蒙古族大会
WAIC与WIC大会简介
蒙古族风格合唱艺术的中西融合与创新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试论多元文化视角下的蒙古族那达慕文化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草原上的传统盛会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图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