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他就是单位形象

2016-05-17赵悦

当代党员 2016年8期
关键词:华容黔江区社保局

赵悦

月色悄悄流进窗子,晕染在卧室的地面上。

张彩玲已经进入梦乡,可是,她的丈夫还没有回来。

墙上挂钟的指针指向晚上10点。

钥匙声,开锁声,关门声,脚步声……她的丈夫——黔江区社保局干部邹训海回来了。

几乎是从邹训海上班报到的第一天开始,“早出晚归”就成了他给家人最大的印象。

他轻轻地收拾洗漱,端了一盆洗脚水。

脱下左脚袜子,踩了进去。

慢慢脱下右脚袜子,血迹已经干了,只是黏在了上面。

拿下右脚硬硬的假肢筒,大腿的皮肉已被磨得有些模糊。

这些日子,这位右腿被截肢的基层社保干部总是这样,忍着伤痛奔波在基层。

“老黄牛”

2009年,重庆市出台超龄人员养老保险政策。

黔江区一部分企业破产时间早,单位没有给职工缴养老保险,这部分企业的老职工便没有养老金。

社保局将这部分对象统计出来,邹训海和同事挨个儿打电话,联系不到的就上门通知——全区30多个乡镇街道的每一家对象企业,他们基本上全跑了一圈。

“在单位工作了几十年,退休了一直没有养老金,现在七老八十了还要拿钱来交?啥子道理!”群众有很强烈的抵触情绪。

“这也是保障自己的利益啊!”邹训海和同事们一家家反复算细账、做工作、讲政策。

这天,和邹训海一起下乡的张容突然发现邹训海走路有些蹒跚。

“训海,休息一下嘛。”

但邹训海并没有停下脚步:“不用休息,不能耽搁进度。”

到了目的地,邹训海坐下来挽起裤腿。

眼前的一幕让张容鼻子一酸。

邹训海的大腿和假肢接触的地方已经破皮流血了。

“不关事,有时假肢筒里都能倒出汗水来。”邹训海幽默地对张容说。

长期在大街小巷里奔波,假肢总是把腿磨破,邹训海的右腿经常会隐隐作痛。

但是他从来都没和同事们说起,只是晚上回家简单敷点药,第二天又按时出发。

终于,在2009年6月的一天,单位同事找到社保局的党组书记许建波。

“许书记,给邹训海放几天假嘛!”

“给他假做啥子呀?”许书记一头雾水。

“邹训海的那个假肢早都过期了,该换了,现在腿都被磨出血了。”

许建波心里一惊,马上找到邹训海。

“你为啥不跟我说?”

“这段时间忙,换假肢要个把星期,我怕时间耽搁不起。”

邹训海就这样忍着疼痛和同事们跑遍了当地所有的企业单位,宣传、核查、落实养老保险工作,从无怨言。

“这是我应该做的工作,必须要尽责,不能影响离退休人员和参保职工的利益。”

通过邹训海和同事的动员,最终有300多名退休职工参了保,享受了国家政策。

“有的参保职工也就靠着这千把块钱过生活呢,只要能把政策完完全全落实到服务对象身上,就很有成就了。”

不忘初心,邹训海想起刚来社保局工作的那段时光。

“百事通”

1989年4月9日,邹训海在部队当兵。

一次执行任务时,他负了伤,右小腿截肢后装上了假肢。

1992年6月,邹训海入了党。

同年12月,邹训海从部队退伍,被分配到黔江县(今黔江区)社保局。

从此,邹训海开始负责养老保險和大病救助的统筹工作。

当时全国的养老保险工作才刚刚起步,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业务不熟”这四个字横亘在面前,邹训海心里打鼓。

“军人,就要有不服输的精神。”邹训海认为没有办不成的事。

从进入社保局的第一天起,他就向同事虚心求教,不时总结工作方法和经验。

刚来的那段时间,邹训海一空下来就学习文件、钻研政策。

“社保工作政策性强,每一年更新下来,就像打补丁,而且涉及面广,个人情况又千奇百怪。”邹训海说,“政策、文件死记硬背不得行,自己必须理解、吃透,才能顺畅地用来解决别人的问题。”

善于学习、乐于学习,邹训海很快就将工作做得得心应手,并渐渐喜欢上这个工作。

每天一大早,打开办事大厅卷帘门的保准是邹训海。

社保局8点上班,邹训海往往7点就到。“能多办一个是一个,让别人在那里排队等着,还不如早点办理完,人家高高兴兴地回去。”

到2016年,从统筹科到单位产保科,邹训海岗位调动了四次,工作任务也一次比一次繁重。

每一次调动,在邹训海看来都是丰富知识的好机会。

“政策、文件、参保单位……他都记得一清二楚,就连现在,我们都是有问题就直接问他,他肯定都知道。”

“他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按年份排下来,只要有问题,他都能把相关文件找到并给你解答。”

“他脑子里简直就是装了一部黔江区社保工作的百科全书。”

…………

同事们这样评价。

凭借丰富的业务知识储备,邹训海不仅常常帮到同事,也为无数服务对象排忧解难。

“海儿哥”

2016年3月1日,黔江区人民医院缴费窗口前,60多岁的昝大娘满脸疑问。

这一天,昝大娘去医院开高血压药。

缴费刷医保卡的时候,系统显示欠费,报不到账。

“怕是没缴保险哦!”医院工作人员跟昝大娘解释。

昝大娘慌了,找到单位社保办理员杨华容。

“华容,我们的医疗保险没缴吗?”

“缴了的呀!”杨华容一头雾水,自己那天明明把单子递交上去了呀!

“我去给你问问海儿哥。”

杨华容是黔江卷烟厂的社保办理员,由于工作关系,和邹训海有着十多年的交情。

很快,邹训海的电话响了。

“海儿哥!我们单位的医疗保险明明是缴了的,为什么医保网上显示欠费?”电话那头,杨华容语气急促又有些气愤,“大家还等到买药呢!怎么办啊?”

“别慌,我先查查看。”

在二十多年的工作中,邹训海总会换位思考,更加理解服务对象的难处。

邹训海多方查证,找到了原因。

原来,当时正好赶上组织机构改革,上级规定的是1日到30日上交社保费,因此杨华容2月25日去交的费,但实际上在20号地税局就已经把单子送出去了。

邹训海联系杨华容把财务缴费单印出来,盖章证明。

“只要能让他们少跑一趟,少耽误一分钟就好。”

3月3日,杨华容又接到昝大娘的电话。

“华容,谢谢你呀,今天去买药医保卡就能用了。”

“这得多亏了海儿哥!”杨华容心里无限感激,“这么繁琐的程序,一天半就解决了。”

社保工作讲究步骤和程序,邹训海为了能真正解决问题、给群众带去便利,总是亲力亲为。

在大家看来,“海儿哥”就是社保大厅的形象。

猜你喜欢

华容黔江区社保局
因材出新写华容 尚古生意传神韵——品读曹暇的花鸟画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探讨社保局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加州鲈行情大好!湖南华容9两上报价18元/斤持续逾三周!这里的养殖户是如何做出成功的选择?
大美华容
新时期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出路
黔江区多措并举打好乡村振兴开局之战——专访重庆市黔江区农委主任杨泽迁
关于如何增强社保局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问题的思考
黔江区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