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良之灯

2016-05-17舒曼

人生十六七 2016年5期
关键词:弃儿爹爹孝心

舒曼

【个案一】

拾荒老爹收养弃儿

在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有一个拾荒老人马启兵,人们叫他“马爹爹”。马爹爹有3个孩子,最大的20岁,最小的只有4岁。他们都是马爹爹拾荒时收养的弃儿。三姐弟从小就跟着养父流浪,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马爹爹也曾想把他们送去救助站,可他们都不肯走。如今,72岁的马爹爹在养牛场做看管员,一个月只有1200元的工资,这些钱刚好能维持家用。为了这三个孩子,马爹爹已经很久没有吃肉了,孩子们也很消瘦。

【点评】一位拾荒老人,本来就过着艰苦的日子,却又捡来三个弃儿,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孩子,这种行为令人感动。人之初,性本善,而践行“善”的本真,往往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吃过苦,受过罪,对人间冷暖有着深刻的理解。为了抚养弃儿,亲生儿子与自己断绝关系。在亲情与真情的较量下,马爹爹选择了后者。他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残缺的生命更需要关心与照顾。

很多时候,人们看重的是个人利益的得与失。参加一次比赛,是否能得到奖品,付出一点劳动,是否能得到回报。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变得越来越现实了。“回报”似乎成了一些人的处世信条。利益的往来也许能带来心理上的刺激,而默默的奉献也能映射出人性的光辉。与那些穿着西装革履的人相比,拾荒老人简直太渺小了。他到处流浪,风餐露宿,尝遍了人间苦味。他连自己都没有摆脱贫困,却捡来3个弃儿,将他们视为孩子。风里来雨里去,马爹爹经历了太多的人生沧桑,可有一盏灯一直亮在他的心中。那是一盏用善念做成的灯。那盏灯虽然不是很亮,却照亮了3个弃儿,给他们带去了温暖。一路走来,马爹爹无怨无悔,不求回报,只要孩子们能快乐成长,这就是他最大的安慰。人生在世,可以没有金钱,可以放弃梦想,却不能熄灭善良之灯,因为善是人性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个案二】

女儿带老母亲旅行

为了圆母亲的旅游梦,徐州退休女教师谢淑华,用特制人力板车拉着90岁的老母亲,2013年4月从上海出发6月走到北京,走了4000里路。9月17日,她们又从北京出发向南,经过三个多月才抵达广州,走了约7000里路。“徒步拉车带老母亲旅行,是不是自讨苦吃?”谢淑华说,她曾想自驾车带老母亲出行,而老母亲严重晕车,一直未能出行。虽然一路风餐露宿,但我们特别高兴,给母亲再多的钱也不如给她一个笑脸。

【点评】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退休女教师带90岁的老母亲,以这样的方式出行,实在少见。然而,这种朴实的行为,印证了一颗孝心。老母亲辛苦了一辈子,很多地方都没去过,而看海是她的一大心愿。

谢淑华特制人力“房车”,带着老母亲去旅行。一路上,两个人风餐露宿,欣赏自然风光,游览名胜古迹,有苦有乐。对于谢淑华来说,老母亲给予了自己无尽的爱;而对于老母亲来说,谢淑华也尽了一份孝道。两个人以这种简约的方式,诠释了人间大爱,书写了母女情深。母爱是最伟大的爱,这是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的;而孝心也是值得提倡的,一个没有孝心的人,又怎能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呢?有人认为,孝心就是让老人吃好喝好,但老人最需要的是心灵上的慰藉。

猜你喜欢

弃儿爹爹孝心
老爹日记
排毒孝心汤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的空间解读
福利机构大龄孤儿安置问题的探讨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如何重现原著风格—对《弃儿》的翻译评论
孝心歌
一纸财产协议化解“黄昏恋纠纷”
Water Supply Networks as Cyber-physical Systems and Controllability Analysis
孝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