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开局 着力建设幸福印江
2016-05-17张浩然
张浩然
2016年,印江自治县将全力实施“两大战略”行动,坚持“三措并举”不动摇,加快推进“四业融合”发展,着力实现各项工作新突破。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抓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圆满完成“十三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印江自治县上下必须坚定信心,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力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全力实施“两大战略”行动
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加大扶贫项目争取力度,整合项目资金15亿元,争取财政扶贫项目资金6000万元、世行贷款2687万元投入。力争通过产业扶持9834人、就业扶持1709人、教育扶持5000人、“两无”人员政策兜底11195人,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323户5250人。深入推进“两个遍访”、包干扶贫、定点挂帮、对口帮扶,开展好“扶贫日”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参与扶贫事业,形成扶贫强大合力。实现全县贫困人口减少2.14万人,62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5.3个百分点。
全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用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省电商扶贫示范县”政策,建立电商实训基地、电商孵化基地,积极鼓励社会青年和大学毕业生创办电商企业或网店,培育5家以上电商平台运营商和5家以上电商服务商,培育和发展网商网店300家以上,推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触网”发展。构建电商物流配送体系,覆盖全县80%的行政村,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努力实现“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发展格局。
坚持“三措并举”不动摇
坚持大争项目,努力改善基础条件。大力争取和实施以交通、水利、电力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项目,确保全年争取项目到位资金24.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2%以上。加快完善交通路网工程,争取交通项目资金4.5亿元,完成交通投资20亿元以上。加快实施水利保障工程,争取水利项目资金2.8亿元以上,完成水利投资4.2亿元以上。加快实施电力提升工程,全年争取完成电力投资0.9亿元以上。
坚持有效融资,努力拓宽融资渠道。抢抓国开行、农发行发行债券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地方债券资金,确保实现融资10亿元、力争实现12亿元。
坚持招商引资,努力增强发展活力。把引外资、撬民资作为激发发展活力的重要抓手。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精心策划编制100个以上绿色环保、竞争力强、投资前景好的招商引资项目。加大投资软环境建设,营造优良的招商引资环境。
加快推进“四业融合”发展
实施大旅游发展工程,加快梵净山西线旅游崛起。坚持把旅游产业发展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依托梵净山和洋溪生态资源,启动梵净山西片区申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洋溪片区申创省级旅游度假区工作,推进旅游发展从观光游向度假游转型,努力将印江县打造成为旅游度假目的地,实现梵净山西线旅游崛起。
实施大生态建设工程,巩固生态文明成果。着力推动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工程,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城周森林屏障、印江河两岸绿化等工程,完成新造林79795亩。加快污水设施建设进度,完成县城规划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实现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加强县城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县城区空气优良率达100%,实现县城规划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切实改善农村环境。
实施大健康产业工程,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思路,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完成3万亩无公害茶园认证、0.3万亩有机茶园认证。将“梵净蘑菇”申报为贵州省著名商标和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积极发展以梵净山红香柚、梵净山金香橘和梵净山保健柑为重点的精品水果产业。完成老年公寓项目建设,启动“梵净山长寿疗养基地”项目规划,创建长寿养生村2个以上。
实施大文化发展工程,提升文化软实力。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书法文化广场,建成书法文化博物馆,充分发挥合水传统造纸生态博物馆功能,大力提升印江书法文化影响力。认真策划包装长寿文化品牌,深度挖掘和研究梵净山佛教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高端策划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精彩纷呈的文化产品,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承办好“铜仁市第三届体育运动会”,举办好全县第六届民族民间文艺调演和省级花灯小戏比赛活动。
加快推进特色工业化进程
坚持“绿色化、信息化、服务化”发展思路,完善配套功能,加大服务力度,促进企业降成本,推进工业增效益。深入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启动塘池产业园区路网、电网和供排水规划,推进园区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土地利用无缝衔接,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支持梵达工业投资有限公司盘活国有资产,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围绕经开区打造农特产品精深加工、轻工业加工和电子商务3个产业集群,加大企业入驻力度,新增工业企业2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家以上,确保标准厂房使用率达80%以上。深入开展工业“百千万”工程,促成增荣茶叶机械、绿黔核桃、蒸压砖加工等项目竣工投产。规划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成全国返乡人员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实现全县民营经济户数达15220户,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0亿元以上。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按照“精致、特色、宜居”的总要求,努力打造“度假避暑、书法之乡”山水特色城市。完善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实现“多规融合”。扎实做好“德思印乌江特色城市群”发展前期工作。完成县城区市政主干道提升工程。完成印江河二级翻板坝至甲山防洪堤建设。完成南湖公园、观音沟湿地公园等提升工程。完成印江河(县城段)两岸步道连通和景观亮化工程。完成城周裸露山体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土家民族风情街、游泳馆、游乐园、柏香林农贸市场项目建设。
启动图书馆、陈列馆、展览馆、档案馆和县城西片区车站规划建设。稳步推进中寨口、金玉小区东片区棚户区改造,完成炎夏酒店、普瑞斯汀酒店、西南商贸城项目建设。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1.2平方公里以上,全县城镇人口达2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提高到44.5%以上。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坚持“稳粮油、调结构、重特色、树品牌、增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着力推进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争取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4100万元。着力将茶叶、食用菌、精品水果、核桃等主导产业打造成“十亿级”农业产业。深入实施“三个万元”工程。深化与贵茶集团合作。新建茶园2.5万亩,发展食用菌8400万棒,种植烤烟2万亩,新增精品水果1.53万亩。大力发展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肉牛、肉羊规模养殖户100户以上。
按照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要求,以“4星”级农旅景区标准打造3个省级农业园区及梵净山牡丹谷项目,深入推进13个市县级农业园区建设,提高农业园区综合效益。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构建以企业为龙头、农户为基础、合作社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农业“接二连三”一体发展。巩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积极创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
切实抓好各项民生工程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千方百计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深入推进教育“新两基”工作,狠抓学校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大力抓好就业创业工作,深入实施“雁归工程”,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确保成功创建“全国返乡人员创业试点县”。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按照不低于10%的增幅提高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实现应保尽保。健全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相衔接的医疗救助体系。统筹抓好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和农村集中建房工程,着力解决城乡居民住房难问题。确保成功创建全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完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体系建设,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者系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 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