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户外:生活处处皆学堂
2016-05-17欧伟
特约记者_欧伟
亲子户外:生活处处皆学堂
特约记者_欧伟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他向我们传递了一种身边处处有老师的观念。
如今,随着时代变迁,我们不但要保持随时向身边的人请教的姿态,更要有一种时时处处都要向我们身边的一切人和事物学习的态度。因为,如今的学习,不仅仅是坐在学校教室里听课,更可以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来到广阔的大自然,向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学习。
近日,笔者走进了成都东山亲子户外基地,看看他们是如何把学堂延伸到课外和户外去的。
孩子天生是属于户外的
“无需做太多的引导,看到了山,看到了树,孩子们自然会跑上去。因此我始终认为户外运动和攀爬是人类的本性。”
故事得从东山亲子户外的创始人成成爸说起。
因为儿子的小名叫成成,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成成爸,反而忽略了罗敬恒这个真实的名字。
前两年,成成上小学后,爸爸发现这个原来喜欢玩具和绘本的孩子,渐渐把电脑和手机当成了主要伴侣。“本来主流教育已经占据了他大部分的时间,而剩下的时间,如果都沉溺在电视和手机游戏中,那他将离我们希望看到的那个身强体壮、开朗阳光的男孩子形象越来越远。”
是时候要做点改变了。打定主意后,成成爸开始带着孩子一起报名参加一些露营、徒步、溯溪等户外活动。“因为我原本就是一个热爱户外的人,而且与大多数人报旅行团、购买景区门票、坐观光车、住宾馆酒店不同,我们玩的都是自虐性质的‘另类’旅游,更多体现一种DIY精神。只是那时候孩子还小,体能不足以胜任,所以我没有怎么带他一块去玩。”
从那以后,成成爸外出活动都会带上儿子,慢慢教他怎么用绳子,怎么打绳结,怎么寻找水源,怎么生火……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户外运动其实天生对小孩子具有无穷吸引力。
这些课程,在学校里却不会开设的。书本上虽然有,但如果不去野外实践,那永远只是纸上谈兵。成成爸决定创办这样一个机构来为我们的孩子找回“野性”,向大自然学习那些我们本该拥有的技能和知识。于是有了今天的成都东山亲子户外。
户外不只是游戏
笔者在东山亲子户外基地看到,他们开设的课程,涵盖了职业体验、财商教育、野外生存等领域。
比如,野外生存有攀岩、岩降、 溯溪、寻找合适的水源地和宿营点、生火、搭帐篷等项目。在我们成人看来不过是花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在孩子那儿,却不仅仅是学习一项技能,更是学习如何与团队伙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作业。
就拿搭帐篷来说,对孩子们而言,必须要至少两个人才可以完成。“我们除了技术指导外,一般不会干涉孩子们的分工和协作。”成成爸说。孩子如何选择自己的协作伙伴,如何进行分工,不同性格的孩子的特点就会表现出来。比如,面对挫折和同伴的失误,有的孩子会表现得很急躁,恨不得代劳;有的则会如我们成人一样,数落和埋怨;有的则会一起找到原因,帮助伙伴,或交换角色,发挥长处,共同把搭帐篷这件事情完成。
“你说,这些知识和经验,是父母的说教和老师在课堂上讲述就可以获得的吗?一定要通过这样的实践和协作,每个人才会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而父母也通过这样的活动,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共同把事情做得更好。”
前些日子,东山亲子户外在成都宽窄巷子进行了一场“一元生存”的财商教育活动。早上,家长把孩子送到集合点,交给领队老师以后,就自行离开。小朋友们只携带一块钱,通过做任务和职业角色体验,来挣到自己一天的饭钱和交通费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孩子明白劳动和价值的意义,培养挫折感。这个世界,除了父母的钱以外,其他钱都是需要自己付诸努力才有可能获得的,而且并不是只要付出了就一定能获得——这就是挫折感。你愿意你的孩子现在就明白挫折的意义并战胜这种情绪,还是希望他顺风顺水的大学毕业出了社会后才开始学习面对挫折呢?”成成爸笑着反问。
其实动物更怕你
我们在农村或山区进行户外拓展活动的时候,有时候会碰到蛇或者狗等动物。绝大多数家长给孩子灌输的就是遇见动物,转身就跑,或躲着走。其实这种理念是错误的。“其实,相比动物,我们人类这种庞然大物在动物眼中,更令它们感到害怕。”
成成爸讲述了他和儿子在峨眉后山张沟露营的故事:小成成看见一条蛇,吓得尖叫起来。而蛇也转身溜进路边的草丛里去了。事后,他对成成说,你这么大一个人,蛇还不及你的手腕粗,论力量、论智慧,只有它怕你的,你怎么会怕它呢?其实,动物见到你,比你见到它更害怕。因为,在它眼中,你已经是一个巨人一般的庞然大物了。而且,我们进入了他们的栖息领地,算是闯入者,是不是应该表现得更友好与平和?
成成爸也教孩子们如何在面对动物时做出正确反应,比如在野外遇到狗或者其它有攻击性的动物,不要尖叫,也不要转身奔跑(很少有跑不过两条腿的人的四肢动物)。而应该面对它,不要直视它的眼睛,盯着它面前的地面,手放在身后,慢慢后退。在不知道你的底细和虚实前,动物也不会贸然攻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