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的川大校园生活
——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机械系52级 校友邓寿鹏口述
2016-05-17
五十年代的川大校园生活
——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机械系52级 校友邓寿鹏口述
邓寿鹏 _
1952年考入四川大学工学院机械系,1956年毕业后分配至国防工业部门工作。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软科学研究指导委员会委员等职,清华、北大、川大等10所高校兼职教授。
邓寿鹏求学川大时期,正逢新中国院系调整。四川大学工学院独立建校,改名为成都工学院,后来又发展为成都科技大学,在经历了四十年的风雨后,最终又回归川大怀抱。这位老校友正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师:“我们就好像学校的船工,把一船又一船的同学带到彼岸,你们走得很远,船工仍在原地摆渡。”
生:“老师,您辛苦了,让我们代您远行天下!”
阳光下的学习团
1952年夏季,“川西地区高中毕业生升学学习团”成立,这个“学习团”集中了成都周边各县数千名应届高中毕业生,以共同学习政治、复习高中课程并参观在蓉高校。我也是其中一员。
犹记得那天清晨,学生们头戴统一的白顶黑沿遮阳帽,坐在四川大学的大操场上,清晨的阳光洒在同学们的脸上和身上,映照着我们热情而充满希望的理想。一身军装的政工人员为我们做了辅导报告,他要求同学们“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听从党的召唤”。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天外有天,楼外有楼”,只知道望江楼边有一所“川人都知道的川大”,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它。
因为有“两种准备”的思想基础,加上建国初期百废俱兴,到处都缺人,工作机会很多,考上考不上都没有压力,我在考场上表现得比较从容、镇定。最终,我被四川大学工学院录取。
50年代的川大校园
邓寿鹏在校期间(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四川大学工学院独立建校,定名成都工学院。图为成都工学院大校门
上世纪50年代,社会传播媒体主要是党报。《四川日报》用好几个整版发布了全川各高校的录取名单,一时间成为社会上、亲友间的谈资。我和许多考生一样,都是最先从“读报人士”那里得知自己被录取的。
府河边巍魏名校
四川大学的前身是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她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大学先驱之一,教学精进,英才辈出,又因地处抗战大后方,比起沦陷地区迁川的大学,校址相对稳定,教学条件良好,教学质量一流,历来是川中学子向往的名校。具有光荣传统和现代文明的川大,尊崇科学和正义,造就了一辈又一辈的社会栋梁,我们能够成为建国后川大以知识和品格抚育的新一代儿女,至感荣幸。
1952年至1956年是我在大学的4年,那段青春岁月令我至今仍旧怀念、感恩,怀念川大课堂、怀念川大操场、感恩川大校风、感恩川大师长。
当年的校本部与工学院由一弯府河相隔,重要的学校报告会必定在校本部荷花池畔的大礼堂举行,工科生的理化试验就在物理教学楼和化学教学楼内进行。
而川大工学院的院址是原成都兵工厂厂址,在望江楼、薛涛井所在地对岸,高墙城堡,巍巍挺立,形成一个高度封闭的空间,城门即校门,多了几分庄严与神秘。
因兵工厂移交的缘故,当时的川大工学院已经具备了工种较全、实力较强的教学实习车间体系,包括木工、铸工、锻工、钳工、钣金、切削等等,几乎应有尽有。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是,有一架停放在露天供教学用的单发(动机)飞机,这在当时可谓相当“高大上”了。据当年的媒体报导:“此种机器之设备,国内工学院尚不能望其项背”。因此,川大工学院获得中国各大学工院中“最完备的实习工厂”之声名。
工学院院区内有一座规模有限的图书馆,平时用于阅览、习课,但无需早早去抢位子,各学习小组大多在寝室的长桌上集体复习、切磋,只有新书上架或借阅资料时我们才去光顾一次。到了周末,图书馆另有重用,它被调整了布置,留出大片空间,用做临时舞场。轻快的伴奏音乐响起,一对对男女老师和同学翩翩起舞。当然,大部分同学仍选择在寝室挑灯苦读。
同窗,互助团结情谊深远
大学生活是紧张、愉快、团结、进取的。记得刚入校时,化学系、生物系的女生们和我们这些工科男初次相遇,彼此都充满好奇,小心翼翼地互相打探,但很快这些优秀的青年们就打成一片,相处融洽。同学们按寝室划分学习小组,每个小组都以“三好”(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为目标,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保证不让一个同学掉队。早晨体育锻炼,我们会组成以苏联英雄命名的锻炼小组,什么柯察金、奥列格、卓雅、苏拉、马特洛索夫等等,都是当时流行的小组名字。为了训练意志与耐力,我们还会在寒冷的冬季坚持跃入冒着水汽的府河……
成都工学院机52级毕业师生合影
每天上午,学校会统一在课间加餐,每人发一个馒头,据说可以增加体能和记忆力。下午功课的安排不是太满,留出一些时间给党团活动。晚上集中自习,有的还组成“一对一”互助伙伴。学生活动基本都是集体行动,比如全班共同订立学习目标并完成,集体下乡访问农户,给他们送去同学自己研制的打谷机等等。这些活动培养了我们深厚的集体主义情怀,每一个同学都认同这个班集体、自觉维护班级荣誉,和班集体共同进步。到了1956年毕业的时候,我们系的两个班级双双获得了全校“优秀班”的荣誉称号。
四年同窗,终生情谊。自毕业以来的60年间,留校和在蓉周边工作的同学长期保持了每月相聚的习惯,亲密而长久的班情、校情、乡情真是令人惊叹!
老师,学生代您远行天下
1954-1994年40年间,四川大学(工学院)-成都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经历了一个起点与终点复原的闭式循环,不禁使人想起一句古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寻根溯源,成都科大来自成都工院,成都工院来自四川大学。同一天府,同一学堂,世代宗师,世代学子,共生于同一方水土。这里是川大,川大人是我们共有的响亮名号。
川大工学院机械系52级入学50周年合影,左一为黄仁杰,邓寿鹏当年的老师,90年代担任成都科技大学副校长
康振黄,流体力学家、力学教育家。曾任四川大学工学院(成都工学院)教授、院长,成都科技大学副校长,四川省副省长等职
无论处在川大分合的哪个阶段,莘莘学子都有宗师教诲指导。前四川大学工学院院长康振黄教授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他是国际知名的流体动力学学者,他指导的研究团队长期在生物力学前沿探索并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担任副省长后,仍抽出时间指导研究生,被中央媒体誉为“带博士生的省长”。
当年为我们授课并指导毕业设计的黄仁杰教授,他特别关爱我们班级同学,引导我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大家把他视为亲密的朋友和兄长。他满怀深情地在遗作中写道:
诸友入学五二年,
迎新相识在炉前。
进军声中送毕业,
相念至今是有缘。
黄老师为我们学业、品行、情操的育成呕心沥血,我们深切地怀念他。
正因为有世代相继的川大宗师的引领,我们这些川大学子才能有昨日的成长,今天的担当。
我永远记得有位老师曾有过这样一个“渡船之喻”。
由于川大工学院与校本部分立府河两岸,附近无桥,为便于校区内部交通,川大自备了校船摆渡,供师生过河。校船有求必应,十分方便,不论天晴下雨,不论人多人少,人多了分几次开,一个人也单独开。
那一天,我们听完报告已夜幕降临,大量师生集中过河排起长龙,一时难以疏解。有些经常晨练游泳技术好的男生,就把衣服脱下请女生带回,自己跃入河中。60多年前那个夜晚,府河波浪墨黑滚滚,远处校园灯影闪烁,一群健壮男生搏击河水,顺流而下,那幕壮观景象直到现在我还记得。后来,游泳的男生们早早回到工学院,等候“旱鸭子”和女同学的回归,着实显摆了一把。
当时,岸边维持秩序的一位老师说:我们就好像学校的船工,把一船又一船的同学带到彼岸,你们走得很远,船工仍在原地摆渡。同学的回应是:老师,您辛苦了,您是伟大的船工,我们终生不忘。我们要为您和母校争光,代您远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