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泼的艺术“神奇老顽童”阎肃
2016-05-17东昇
文|东昇
活泼的艺术“神奇老顽童”阎肃
文|东昇
经常自称“80后”,下个棋要争个你高我低,看个枪战片也会大呼小叫;学习创作之余喜欢在电脑上翻扑克牌换换脑子;还对文工团食堂的包子和小碗蒸肉情有独钟
猴年正月初五,那个人们印象里总是哈哈大笑的老爷子阎肃,走了。
从拉大幕、管催场、添灯油的小文艺兵,到被誉为“词坛泰斗”“国宝级艺术家”,阎肃的人生故事,可谓品味不尽。
受毛主席接见的激动小伙
在阎肃的生平事迹中,有很多东西值得追忆与总结。而在人们记忆中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歌剧《江姐》。
经过两年的锤炼,歌剧《江姐》于1964年9月在北京公演。1964年10月13日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陈毅等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观看了歌剧《江姐》。那天毛主席看得很专注,随后又接见了剧组的同志们。一个月后,毛主席提出要见一见《江姐》的剧作者阎肃。
1964年11月的一天晚上,是阎肃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阎肃被请进了中南海。
进入中南海后,阎肃随着工作人员走进一个小会客厅,此时毛主席已经在那里了。阎肃见到毛主席,既激动又紧张,拘谨得不知如何是好,按说应向主席行军礼,但又没有穿军装,只好傻呵呵地站在那儿。
毛主席微笑着和阎肃握手说:“你那《江姐》写得很好,你小伙子干得不错,我送你一套‘毛选’,你要继续努力,好好干。”
阎肃听不太懂湖南话,只是一个劲儿不住地点头,连忙说:“写得不好……请主席多批评!”
毛主席让工作人员取来一套精装的《毛泽东选集》送给了阎肃。阎肃双手接过书向毛主席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坚定地回答:“我一定好好努力!”
这脱口而出的短短七个字,如今看来却是重若千钧。
飞机未来灵感先到
阎肃最爱这样介绍自己:“我是部队文艺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23岁参军,超过一个甲子的军旅生涯里,他以笔为枪,用一个士兵的激情,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1958年,阎肃下部队体验生活,一待就是一年多。他跟着老兵们打背包、跑拉练,跟着炊事班养猪、种菜,跟着机务队拧螺丝、上机油,和飞行员、机务兵们成了“掏心掏肺”的朋友。
一个傍晚,放飞训练的战机陆续归航,只有他所在机务小组的飞机迟迟未归,全组人眼巴巴地望着晚霞尽头的那片天,没人走动和说话。看着战友们那渴盼的眼神,阎肃心中一动:我们的心都在天上,我们都爱这蓝天!
——他心中的某种情感仿佛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我爱祖国的蓝天,晴空万里阳光灿烂,白云为我铺大道,东风送我飞向前……”
这是阎肃“兵歌”的成名作。短短几行,写尽了飞行的英姿与潇洒,写尽了空军指战员的信念与豪情。今天,这首歌仍然是强大的中国空军的象征与经典。
他的笔下,机务兵、导弹兵、雷达兵、空降兵……几乎写遍了空军各个兵种,每个岗位都有独特的光彩,都有常人看不见的厚重情怀。
就这样年复一年,多少人唱着《我爱祖国的蓝天》长大,多少人唱着《长城长》参军,多少人唱着《连队里过大年》迎送着一轮轮寒来暑往,唱着《打赢歌》在训练场、演习场上流血流汗……
劝不住的笑
阎肃曾风趣地说:“别看我已经80岁了,我也属于‘80后’!”——下个棋要争个你高我低,看个枪战片也会大呼小叫;学习创作之余喜欢在电脑上翻扑克牌换换脑子;还对文工团食堂的包子和小碗蒸肉情有独钟。
“他眼里的世界每天都是新的,一场春雨,几片落红,南飞的大雁,西沉的落日,他都觉得是那样的新奇美好。”在儿子阎宇眼中,阎肃永远有着一颗童心。
阎肃的好友们回忆起老人的经典形象,结果惊人的一致:哈哈大笑!
台前幕后,走到哪里,阎肃就把笑声带到哪里。一朵花开、一声鸟鸣,他也能兴致盎然——这笑声,源自胸襟的豁达,气象的开阔,身心的和谐。
至于做嘉宾、当评委,台上抖个“包袱”,他更是笑得最早,而且笑得最“开”。
▲毛主席与《江姐》剧组全体演职人员合影。毛主席身后左侧为阎肃
他的老友、著名导演黄一鹤说,“我常劝他,有的笑话根本不可乐,还‘哈哈哈’,浪费精力,很伤身体的,80多岁了,不养生。”
性格使然,阎肃被大家冠上了各种外号——“时尚老头”“老顽童”“点子王”……老人质朴的童心在言谈间无限放大,让人忘记了身份,忘记了年龄。
“每个人在历史长河中,不管你活多大,在天地之间都是一个孩子,岁月你是挡不住的,生命规律不可抗衡,但你的心可以永远年轻。”这是阎肃一辈子的生命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