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更好融入东北经济区的建议
2016-05-16文民
文民
内蒙古东部地区(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5个盟市,以下简称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山水相连,文化和自然环境相似,产业分工协作密切,合作基础良好。2007年,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将蒙东地区纳入东北振兴实施范围。8年来,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深化全方位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的深度合作,使蒙东地区更好地融入东北经济区,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
一、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的合作现状
(一)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初步建成
按照2009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东北三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了四省区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五年来相继签署了《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与东北三省西部合作协议》、《东北四省区沿边开放合作框架协议》、《东北四省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合作协议》等合作协议,全方位地明确了合作的方向和重点。
(二)互联互通的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
连接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毗邻地区的大(庆)广(州)高速公路内蒙古境内路段全线贯通,赤峰、通辽至京沈高铁连接线等一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铁路、公路运输有序发展。海拉尔、满洲里、乌兰浩特等机场先后开通至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地直飞航线,航空运输发展迅速。
(三)生态保护合作扎实推进
内蒙古自治区与黑龙江省共同实施《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扩大生态建设范围,加强京津风沙源治理、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共同推进呼伦贝尔草原沙地、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松辽平原、大兴安岭中段农业生态治理工程以及额尔古纳河流域、嫩江流域等东北湿地地区保护工程,形成合力,对北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四)产业合作广泛开展
蒙东地区能源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四省区在能源、化工、交通等领域广泛开展了合作。如2010年建成的呼伦贝尔—辽宁500千伏直流电路,送电能力为300万千瓦,是内蒙古煤电基地直送辽宁负荷中心的第一条长距离直流线路,优化了东北电网配置,满足了辽宁电网电力需求。2014年,东北三省在内蒙古实施合作项目775个,涉及房地产、商务服务、农牧业、化工、冶金等行业,引进到位资金656.67亿元。
二、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合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合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重大合作事项落实有待加强
由于缺乏具体的落实推进工作机制,四省区行政首长联席会议议定的事项在落实上还有待加强,跨省区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不够,一些合作协议签署后未有实质性推进。
(二)高等级基础设施联通不够
虽然近年来蒙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东北三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仍然欠账很多。一是蒙东地区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连接东北三省的路网密度低、等级不高,与东北三省的交通运输能力有待加强。二是蒙东电力外送通道缺口较大,大型煤电和风电基地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未能与东北三省形成资源互补。由于电力外输不畅,“窝电”和“弃风”现象严重,在冬季供暖期,最大弃风电力达到200万千瓦。三是蒙东地区水利基础设施落后,防洪减灾体系比较薄弱,跨省区水资源调配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市场化产业分工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目前,蒙东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主要是资源加工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条不长,与东北地区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合作关系,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资源型产业与东北三省相互争夺资源和市场,缺乏合理分工和协作;地方政府对市场还有一定的封锁和垄断,阻碍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各地产业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四)跨区域生态治理仍较为滞后
蒙东地区生态环境仍然脆弱,草场退化、沙化、荒漠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科尔沁沙地等跨区域生态治理还没有建立协同推进机制。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机制不完善,经济发展环境成本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严重不足,环境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
(五)对外开放合作潜力有待发挥
蒙东地区有较长的国界线,是东北三省通往俄罗斯、蒙古及欧洲重要的通道,但蒙东地区总体对外开放程度不高,未能与东北三省形成整体优势。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配套条件较差。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扩大向北开放客观需要还有一定差距。
三、深化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统筹规划,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
认真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7号)和《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国发〔2014〕28号),在编制《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时,统筹考虑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的发展,适时研究制定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或促进蒙东地区更好融入东北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完善四省区合作机制,以四省区行政首长协商机制为基础,建立四省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推进形成东北四省区合作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秘书长协调会议制度、重点专项工作推进制度等多层次沟通协商制度,强化落实机制协调解决跨省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等重要事项。
(二)加快大通道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规划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连接高等级交通通道,重点解决接口不畅问题。打通东北三省西部与蒙东地区快速铁路通道,加快建设赤峰、通辽至京沈高铁连接线,研究建设齐齐哈尔—乌兰浩特—通辽和乌兰浩特—白城—长春等快速铁路,研究哈齐客专向海拉尔、满洲里延伸。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路段。加大能源外送通道建设力度,推进蒙东煤电、风电基地外送电通道建设项目,同时推进外送天然气管道项目和煤制气管道建设项目。支持东北三省通往蒙东地区中心城区成品油管道建设项目。重点推进朝阳—赤峰天燃气管道,乌兰浩特—长春—吉林煤制气管道、锦州—朝阳—赤峰成品油管道、扎鲁特旗—山东特高压等能源快速通道建设,提高能源输入输出能力。
(三)促进要素流通,构建统一大市场
构建市场监管协作机制,推动相互间的市场开放、对接和融合,共同制定实施区域内贸易便利化措施,消除限制区域内商品流通的各类障碍,实现区域内市场信息共享、准入、条件一致、监管标准统一,促进各类市场流通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整合,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统筹协调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区域内物流枢纽中心、大型商业流通中心、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建设,构建完整的泛区市场体系,促进市场体系的融合发展,形成相互协作的统一大市场格局。
(四)推进资源互补,深入开展全产业链合作
将蒙东特色资源优势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技术优势进行合作与开发,延伸产业链,形成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促进上中下游产业相互衔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蒙东地区与东北三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对产业合作推动作用。
(五)打造精品线路,携手培育大东北旅游品牌
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连线,建设优质的旅游景区景点,利用大东北旅游品牌优势和蒙东区域内草原、森林、湿地、冰雪、温泉、湖泊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共同打造具有北国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开发区域内支线机场连接东北三省重点旅游城市航线,提高旅游合作水平。共同开发建设兴安岭森林火车体验观光游等旅游项目。加强跨国旅游合作,蒙东与东北三省共同与俄蒙开发跨境精品旅游线路。
(六)加强生态保护合作,共同维护北方生态屏障
共同推进大兴安岭天然林保护,落实省界边界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深入实施科尔沁等沙地综合治理工程,划定基本草原进行保护。提升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水平,维护生物多样性。积极开展跨省区河流的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建立上下游联防联治、跨区域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协调机制。对交界地区采矿业定期进行双边、多边综合执法,严厉打击跨省区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七)发挥区位优势,协同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将面向俄蒙开放合作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向,加快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编制,加强与俄蒙对外开放领域合作,加快推动东北地区通关一体化,探索蒙东地区口岸与辽宁省港口间开展陆海联运,发挥好满洲里、二连浩特这两个我国最大的对俄蒙口岸的沿边开放优势,共同打造“锡、赤、通、朝、锦”中蒙俄国际陆海经济合作示范区。落实四省区物流合作发展战略协议。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统筹推进中欧班列品牌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依托交通枢纽和口岸,加强通辽、赤峰、呼伦贝尔、满洲里、二连浩特等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建设,建设专业物流园区,引进和培育物流龙头企业。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代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