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十个全覆盖”

2016-05-16布和朝鲁

北方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牧区基层组织农牧民

布和朝鲁

2014年初,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区实现农村牧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村街巷硬化、村村通电和农网改造、村村通广播电视和通讯、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文化活动室建设、便民连锁超市、农村牧区常住人口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十个全覆盖”。这是自治区成立以来,第一次全面系统大规模投资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性民生工程。

两年多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盟市旗县党政领导亲自指挥,机关干部驻村推进,广大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广泛参与,“十个全覆盖”工程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住上新房、喝上干净水、用上常电、看上电视的农牧民喜笑颜开。媒体称赞“十个全覆盖”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扶贫工程、发展工程、强基固本工程、乡风改变工程,从不同角度概括得很准确。

这项工程已经取得的显著成绩、农牧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和社会层面的良好反映,说明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创造性地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把握了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了民心民意,认准了群众需求;说明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具备了实施这样一项庞大工程的经济实力、政治魄力、动员能力和组织合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无论哪一级党委、政府,只要为老百姓办一两件能够载入史册的好事实事,那就可圈可点。

今年是实现“十个全覆盖”的最后一年,因而也是关系十项工程实现全覆盖最关键的一年,这个关键就是如何真正做到十个“全”。从数量意义上讲,“十个全覆盖”应做到一村不留一户不漏。全覆盖意味着,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校舍建设、卫生室建设、文化活动室建设、便民超市建设这六项应当是一个嘎查村也不能留白;全覆盖意味着,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广播电视、养老医疗低保等四项必须是一户农牧民也不能漏掉,其中享受养老医疗低保,只要符合条件,一个人也不能漏掉。从质量意义上讲,“十个全覆盖”应做到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正如有些地方老百姓所要求的,不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搞成在土房墙上抹一层水泥、刷一层涂料的面子工程,面子里子都要保证质量;不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搞成只顾沿路、不顾偏远的沿路工程,偏远落后贫困地区更要覆盖到。从长远意义上讲,“十个全覆盖”应做到建设、管理、维护、运行相衔接。努力实现各项工程优质建设、精细管理、适时维护、有效运行,让老百姓长期受益,笑口常开,避免过不了两年旧貌重现。从协调发展上讲,“十个全覆盖”应和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2015年9月初,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抓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三项重点工作,是万名干部下乡驻村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提升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构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力争2016年基本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确保2017年各项工作任务都见到新的成效。

“十个全覆盖”是改善提升农村牧区嘎查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工程,推进农村牧区产业发展是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推进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农村牧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推动农村牧区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三项缺一不可。就我区农村牧区大多数嘎查村来讲,基础设施条件差、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现象较为普遍,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粗放、体制机制改革滞后、难以摆脱靠天吃饭局面的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性改善,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收入差距由2008年的105元扩大到2015年的646元。所以,注重一个“全”字,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协调推进“十个全覆盖”、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基层组织建设,是尽快改变农村牧区落后面貌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实现“十个全覆盖”一村不留一户不漏,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建设、管理、维护、运行相衔接,与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决定的要素是有标准、有责任、有制度、有机制。

标准化是现代社会一些领域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各项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十个全覆盖”、推进嘎查村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不能没有衡量的标准。我区地域辽阔,环境条件差异大,发展不平衡,农村牧区有差别,各地情况不一样。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不定标准的理由。怎样才算“十个全”,怎样才能一村不留一户不漏,各项工程的质量如何保证,各项工程如何管理维护和运行,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怎么衡量,各类基层组织的作用怎样评价,这些都需要有标准。制定标准要从不同衡量对象、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坚持党委、政府统筹,需要由哪一级、哪个部门制定就由其制定。

责任明确、责任主体确定,是确保“十个全覆盖”、推进嘎查村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各项工程、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都要明确责任,确定责任主体。责任明确,责任主体才能严格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地建设“十个全覆盖”的各项工程,才能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嘎查村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才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制度是确保“十个全覆盖”、推进嘎查村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准则。“十个全覆盖”在整体上是一项创新型工程,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充分发挥各项工程功能和作用的迫切需要。制度健全才能保证各项工程精细管理、适时维护、有效运行,让老百姓切实受益。推进嘎查村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牧业,同样需要创新经营体制,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本身就是立足于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过程。

机制是实现“十个全覆盖”、推进嘎查村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三者甚至整个农村牧区、农牧业和农牧民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是各项制度包括运行、监督、反馈、完善、考核、评价、奖惩等相互衔接、无缝对接的机理。机制的作用取决于制度的完善,制度的可行性依赖于明确的标准和强烈的责任,而强烈的责任说到底是来自于坚定的为民利民情怀。

推进“十个全覆盖”是为了让老百姓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上有更多获得感,推进农村牧区产业发展是为了让老百姓在生产经营、增加收入上有更多获得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贯彻好党的根本宗旨。而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和制度是为了让老百姓感到这些获得更厚重、更公平、更公正,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时候献上让人民群众更满意的厚礼。

(作者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特邀研究员、内蒙古党的建设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牧区基层组织农牧民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
把群众路线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始终
高寒牧区羔羊短期育肥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