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科学技术社会学的角度浅析“李约瑟难题”

2016-05-16李晓琴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产权制度科学技术

李晓琴

摘 要 自古以来不同的学科专家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李约瑟难题”。本文主要从科学技术社会学的角度浅析近代科技没有诞生于中国的原因,以及由“李约瑟难题”得到启示,深思当代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采取何种措施才能在世界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李约瑟难题 产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1何为“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最先由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和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提出。1930年他在其科学史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到,“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就,而为何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却没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出来?”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恩·博尔丁将这一问题进一步推广,出现“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等问题,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对于这一难题,李约瑟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很多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李约瑟的分析有着一定的道理,他特别提出了中国人不懂得用数字进行管理,这对中国儒家学术传统只注重道德而不注重定量经济管理是很好的批评。

事实上,李约瑟难题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为什么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李约瑟难题”被提出后,引起了众多学者广泛、持久的讨论。由于不同领域不同专家的研究视角差异,使得这一难题终究没有达成统一的看法。本文结合中国的近现代史主要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浅析现代科技为何没有诞生于中国的原因,以及由此得到启示,当代中国应该采取何种措施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使东方之龙腾飞在世界的最高空。

2现代科技未能起源于中国的原因

2.1传统的封建思想导致近代科学缺乏理性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传统科学中没能发展成为理性化科学。在封建帝王专制时期,封建统治者一方面对重要的科学项目实行垄断,就天文学来说,统治者因害怕天文学家“妖言惑众,扰乱民心”危害其统治而禁止民间从事天文学研究;另一方面又施行科举制度和愚民教育制度来破坏理性化科学内容。种种不利因素造成古代传统科学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我国传统科学固有的缺陷就是不善于实验观察,且理论脱离实际。我国古代科学家受到种种因素影响,或浅尝辄止,或夸夸论道,始终没有像西方那样忠于实验观察的科学精神和态度,是我国传统科学缺乏理性的又一典型表现。两宋时期理学家二程、朱熹等人虽然提出“格物致知”口号,但实则是顺应统治者号召,以达“存天理,灭人欲”的目的,并非鼓励人们对客观事物观察和实验,恰恰相反其本质是维护统治者利益。中国古代传统的封建思想大大阻碍了科学家的探索精神,使科学缺乏理性。

2.2高度的中央集权使得产权没有形成制度化

中央集权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中央集权政治主导了社会经济发展,也决定了对待财产权的态度。财产权的制定以及划分会影响其它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传统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明和发现。大量优秀的工匠生产的商品仅仅为了满足皇室成员的生活需要,没有普及百姓,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创新体系。新的私人生产技术高度分散,这使得把他们集中起来发展其社会需求很困难。在封建专制制度下“天下所有土地归皇帝所有”,私有财产权由统治者掌控,主观性强。从而形成一种不确定、不稳定的产权关系,这使得工匠们很难拥有一种稳定的心态实施创新活动。

除此之外,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科举考试长期以来以四书五经为主要考核内容进行人才选拔,实质上是封建统治者为了进一步加强封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愚化了人民,严重阻碍了知识分子对科技发明的追求。历史上也曾有很多智者提倡取消四书五经的考试内容,加强对科学的探索,但都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曾起了富国的效果。也曾一度改革科举制度,取消毫无实际意义的诗赋内容,改为经术选才(可以体现考生自然学科水平), 却触犯了封建社会游戏规则,相当一部分顽固派出于自身利益自保,一起反对王安石,百般阻挠,变法终归宣告失败,科举改革的内容也被取消。此后,科举制愈加根深蒂固,扼杀新生。科举制度严重影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2.3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清朝对外实行闭关政策,是封建经济的产物。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人们彼此隔绝,在政治上自然产生闭关自守。上文所述的封建思想以及中央集权制度必然使近代中国走向闭关自守。乾隆帝在其《敕谕英吉利国王书》中说:“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清统治者骄傲自大,限制对外交流与沟通,构筑了隔绝中外的一道堤墙,对中国社会的前进起了阻碍作用。对出海贸易横加限制也使中国人民与世界潮流隔绝,不明世界大势,而清统治者更是闭目塞听,其结果正如所说:“以通事二百年之国,竟莫知其方位,莫悉其离合。”

清朝进行闭关自守的同时殊不知世界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已提上日程。当中国的小农经济还在进行人工制作的时候,西方人已经开始使用机器操作,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当中国的军队还在射弓打仗的时候,西方人已经熟练采用手枪装置……近代的科学技术已落后西方至少100年的时间,也就合理解释了近代中国为何被西方列强瓜分的惨痛景象。显然,中国的封建思想使得近代走向了闭关自守,这对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面对当前世界激烈的竞争,深思近代中国的落后,想要屹立于世界的不败之地,我们理当予以思考,采取措施提高科技,促进经济发展。

3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采取的措施

3.1科学史教育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传统科学教育强调的是把科学当做“辩护知识”的过程,强调验证我们已经知道的,至于科学知识如何产生,则不去注意。用辩护知识的方式教学容易导致学生以背诵或者记忆的方式学习科学理论。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史教育,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同时应用现代教育方式,按照科学真正的发生方式来理解科学、学习科学,从而能够很自然地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中死记硬背和灌输教学方式。加强和贯彻科学史教育,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科学教育水平,增强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有效解决李约瑟难题是有积极的意义。

3.2用系统化、标准化的方式强调产权定义

产权的标准化定义能够进一步规范科技领域的伦理道德,并且促进科学的健康发展。保护产权有利于激励各领域学者对科学的追求和创新。目前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加强对产权的保护。党中央国务院规定国企产权改革、采取股东制度;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务院颁布法律规定: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央和地方监管当局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等。注重产权保护是当前解决李约瑟难题的重要途径。

3.3加强政府在基础科技研究上的投资

基础科技研究的特点是高成本、高投资、周转周期长和投资期长。增加政府投资,一方面可以减少直接投资的数量和规模,着重基础科技研究;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基础科技创新项目上的投资,为个人和企业进行应用科技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打造服务型政府,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科研单位做好配套服务措施,以提高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功率。同时政府在基础科技研究上的投资应该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大力培养和吸收人才,并完善激励政策,防止人才流失,促进加快相关政策出台,避免政府盲目干涉科研工作,达到政企分离,产权清晰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要求。说到底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和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才强国,科技强国。

3.4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管理和中介功能

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要采用一个新的系统和机制,在这种系统机制下,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以一种协调的方式运作。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有助于促进科技的发展。非政府组织能够抵御外部竞争压力;构筑营销或价格联盟,以寻求更高的回报;加强内部自律,防止恶性竞争;建立产业联盟,以保护其成员的利益和贸易。在此方面,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构成一个完整、成熟的体系,需要更加努力去调查、研究、探索和实践,使政府、市场和非政府组织更好、更协调地运作。

3.5注重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理念

现阶段在世界政治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地球村,我们应该借鉴引进西方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注重消化吸收,加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理论政策研究。继续扩大我国的开放性,在意识上不能忽视“开放化”概念,更加深入扩大我国的开放性,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引进外国的产品、设备和资金上,重点要引进国外的先进管理理念,逐渐改变我国传统思想中被动、非理性的一面。最重要的是,要将“中国制造”迅速转化为“中国创造”,让我国自主创新的品牌走向世界各地。

总之,解决李约瑟难题,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科技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明确界定和有效保护财产权利,积极简化系统;鼓励个人和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提高政府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开发上的投资;深化政府改革,提高政府的效率和能力,为个人和企业开展调研和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持;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有效避免政府腐败,防止政府和市场失灵;广阔深入地对外开放,更好的推动中国科技创新。

4结语

自古以来对李约瑟难题各个领域的专家众说纷纭,自有道理。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浅析李约瑟难题,从传统的封建思想、中央集权体制以及近代的闭关锁国政策,层层递进,深入浅出揭示现代科技为何没有诞生于近代中国的原因。由此得到启示,当代中国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建设创新型服务政府,加强对基础科技的投资,并且注重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李约瑟难题,并且提高当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在世界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桂质亮.李约瑟难题究竟问什么[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97(12).

[2] 胡文俊.从内史与外史相结合角度分析李约瑟难题[D].华中科技大学,2013(01).

[3] 殷亮.李约瑟难题辨析及其对中国科技史研究的影响[D].东北大学,2010(05).

[4] 张卓.“李约瑟难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05).

[5] 杨泽波.从坎陷论看李约瑟难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

猜你喜欢

产权制度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创新团队风采展示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祥云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湖北省麻城市粮食局 突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试述开明书店产权制度的历史演变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