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

2016-05-16刘文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意味形式

刘文霞

摘 要 受当时新兴的后印象画派以及古代原始主义艺术的影响,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他认为,凡是恰如其分地表现、传达和寄托艺术家内在生命并富于创造的形式即为“有意味的形式”。贝尔的这一理论对现代主义和传统的写实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形式 意味 有意味的形式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1881-1964),现代形式主义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因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的命题而闻名于世。“有意味的形式”这一观点对现当代艺术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几乎成了本世纪艺术和美学中最时尚的口头禅,被誉为“现代艺术中最令人满意的理论”。

1提出的背景

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在当时有两方面的历史原因:一是当时新兴的后印象画派的崛起和对传统写实主义的反叛;二是古代原始主义艺术的复活。

贝尔“有意味的形式”观点的提出之时,欧洲的艺术正处于后印象派刚刚结束而西方现代艺术诸流派即将兴起的历史承接时期。对于后印象派以前的绘画,贝尔除了高度肯定原始艺术以外,对文艺复兴以来的再现性绘画颇多微词。贝尔认为这时期的绘画所能体现的无非是生活和自然知识的陈述或历史故事的展现。

在反写实的后印象派崛起的同时,当时一部分美术评论家对古代原始艺术勃发出浓厚的兴趣,贝尔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原始艺术并不模仿自然而却有着独到迷人的魅力。原始艺术,它以一种抽象、变形、简洁、雅拙的手法贯穿于艺术创造之中。这样一些特点,与塞尚为代表的后印象派达到了某种惊人的相似,贝尔就是想通过原始艺术的价值发现,来反推出后印象派艺术的审美价值所在。应当说,贝尔的这一类比,确实富有建设性,也是以在他那个写实主义横行的时代,为后印象派艺术的价值找到有力的佐证。当然,从贝尔的个人目的来看,他是要验证他的那个美学“假设”,即“有意味的形式”。

2有意味的形式

克莱夫·贝尔在他的《艺术》中指出:“一种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它“是对某种特定的现实之感情的表现”。什么是有意味的形式呢?克莱夫·贝尔认为: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合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组合,这些审美感人的形式,我们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

贝尔的艺术定义内含两个方面,一是艺术的形式性,一是艺术的有意味性。所谓“形式”就是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独特的方式排列、组合成的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作为纯粹的形式,它不能充当暗示感情、传达信息、宣扬教化、描绘故事的手段,否则就不能从形式上感动我们,就不能唤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贝尔还指出,形式当然包括色彩(含黑白两色),形式和色彩不能截然分开。所谓“意味”是由纯形式排列、组合成画面所表现、隐含的某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看来,艺术家创造艺术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唤起人们的审美感情,而是借助纯形式间的排列、组合将审美感情物化,而审美感情是意味的唯一来源。

艺术形式必须有意味,即能唤起我们的审美感情而不是传达某种思想和信息。后者被贝尔归为“叙述性绘画”。“有意味的形式”所表现的艺术家的审美感情,还是“对终极实在的感情。”艺术家用线条、色彩的组合,表达自己那以本身为目的的终极现实的感觉。

克莱夫贝尔的艺术定义,指明了艺术的形式性、艺术同人的审美感情的相关性以及艺术表现终极实在,这也正是它在20世纪现代艺术理论中备受欢迎的原因。

3评价

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的理论,这用来解释图案之类的审美形式是相当有道理的(如中国古代的彩陶)。一般来说,人们观赏图案,很难看出它有什么具体明确的社会内容,而只是获得某些一般的审美意味。所以,说图案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是可取的。而且,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从理论上肯定了后印象画派的艺术价值,并给予当时传统学院派以焦点透视为创作唯一法则的写实理论以迎头反击,其在当时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有意味的形式”其理论价值,在于它为不同的艺术门类(包括音乐、建筑、书法)和不同的表现手法、风格(诸如变形、抽象、简约等)提供了最简洁的艺术公则。艺术的价值就在于“有意味”,而不在于它是何种“形式”,更不在于它是“再现”的“写实”形式。只要是“有意味的形式”,它就具有艺术价值。“有意味的形式”作为一种艺术公理,可以贯穿于所有的艺术门类和所有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 贝尔.艺术[M].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

[2] 朱立无.西方美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3]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4] 刘叔成.美学基本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5] 马国柱.论“有意味的形式”:贝尔美学思想评述[J].广西社会科学,1994(2).

猜你喜欢

意味形式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上
见山楼的建筑学意味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