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初入学开始培养语感

2016-05-16冯兆海王秋红刘博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语感

冯兆海 王秋红 刘博

摘 要 培养语感应当从初入学的学生开始,应当千方百计。

关键词 及早起步 语感 无所不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为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正如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学数学的要培养数感一样,学语文也要培养语感;语文又兼具人文与工具的双重性质,那么各门学科的学习,也都首先需要对语言文字有良好的感知、领悟和把握能力。但培养语感要从娃娃抓起,且当无所不施——尤其是在各种情境中培养语感。

1在平素的交谈中

与孩子交谈是很有趣的,小孩子最纯真,爱讲真话。甚至你问他们:“谁的妈妈扇过爸爸的嘴巴,请举手。”也会有举手的,并说出因为什么,你会忍俊不禁。平素与孩子交谈,你会了解他们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变化,走进其内心世界。你可以给予心理干预,及时援助,帮助解惑、排忧解难,或规范行为,随机化育,因势利导,并同时规范语言,培养语感。在上放学的路上,在课余玩耍游戏时,在花丛边、柳荫下……说说蝴蝶蜜蜂、噪雀飞燕,提问题与解答……倘能与孩子倾心交谈,即便是说说笑笑,都可以留心培养语感,发展语言。倘能做一个有心人,能蹲下与孩子说话,就会有课堂上所没有的收获。

2走进大自然

培养语感当然不能只在课本之中寻寻觅觅,更在课堂之外。要亲近自然,带领孩子领略屋外的万千气象、千红万紫。看郊野平阔,望山色青青;河边观鱼跃,林中闻鸟鸣;草丛野鸡飞叫,山坡黄牛唤犊;初春历浅草踏青,中秋赏枫叶火红……都可以在自然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在现实中感悟语言,亦或即兴写话,发展语言。

3走进社区

在社区环境里,在家庭环境中,在与人的交往互动的现实情境的对话中发展语言,因更有情感因素在,也异曲同工。要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会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运用、理解和感悟语言。

4在课堂教学中

在句子训练、口语交际、阅读教学以及写话的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感,是主渠道,理当不遗余力。如书中的词语造句,排列错乱的句子,连词成句,连续说几句话;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更多的说的机会;勤写——尤其在某种情境中的写话——如看图写话,看动态情境写话,模拟某种情境的表演写话等,如此循序渐进。如在风雪中,老师扮老爷爷,模拟在放学路上,有两学生扶“老爷爷”回家。然后写道:“雪花飞舞,放学路上,小明和小兰扶老爷爷回家。雪花飘飘洒洒,真美!”

5背诵自己的好作文

修润成型的自己的佳作,因为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缘于亲历的生活与思想情感,又是经指导规范了的语言,或已点石成金,读一读,背一背,就知道原来可以这样表述,写作文不过如此。这也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

6拓展阅读与诵读

在经典的解读与诵读中感受言语之精妙,在一般健康的读物中体悟言语之理趣,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意蕴丰富的精品华章更适合于高年段,一般儿童读物则较适于小学生。有研究表明:12岁以前是培养语感的最佳年龄。凝练铿锵悦耳的韵文形式,是无论哪个年龄段都会喜闻乐见的,而依靠熟读成诵的涵咏而习得语言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对于精粹词组与语段的解读与诵读,也都是增大识字量、励志明理,发展语言的更高层次的途径。同时在学完拼音以后,就可激励阅读带拼音的课外书。

7在校园生活中

在校园生活中和开展的文体、劳动以及游戏活动情境中的说写等,也是培养语感的好途径。如孩子正在捉小蜜蜂,并装到小瓶中。便问:“你们吃过蜂蜜么?”“吃过。”“蜂蜜那么甜,就是它酿出来的,它们在花丛中怎么样,怎么说?”“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它们忙采花酿蜜,你们却打扰它们工作,还伤害它。把你们也总关在屋里,你们愿意吗?”孩子马上放飞了。再指导写话:“一天中午,我们看到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我们捉住又放飞了。”这就写出了:什么时间?看见了什么?怎么做的?再如节日前夕鼓励自编自导歌舞再表演,然后说写,由于有经历体悟,也同工异曲。

8在日常行为规范中

日常的行为规范也要留意。即使学生告状,也是培养语感的好机会。“你先说。”“你再说。”老师就应学会倾听,对学生的述说、争辩的循循诱导,就是规范语言、培养语感的过程。这时,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是刻骨铭心的。

9给孩子交谈与玩耍的时间

师生的交谈有时可能会言不由衷,但小伙伴的交流却率性自然。节假日或双休日后开学的早晨,可以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交谈,说说见闻或经历关注的事。在一旁倾听和引导是很有意思的,这也是自然的口语交际。

还有读写结合中的培养语感等等。其各种途径或曰策略,概括起来就是观察、理解、表达这三部曲,而每一步都要在生活情境中,都有情感的因素在,如此而已。

良好的语感是表达的基础,更是学习的基础,培养语感,非朝夕之功,要及早起步。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30.

[2] 冯兆海.这样的师逸功倍与草根教研[M].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5(6):43-64.

猜你喜欢

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浅谈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反思语感阅读法对大学生英文能力的影响研究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感培养探微
从《香菱学诗》看作文语感的培养
浅析语文诵读语感
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对策
高级综合课教学的汉语语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