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腔张韵”张火丁
2016-05-16余玮
余玮
有人将“程派”京剧艺术形容为“一幅工笔画,细细勾描,线条繁多”,特别是在忧愁、伤感或失落的时候听听“程派”的演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当今梨园,张火丁被称为“程派青衣第一人”。已在“程”家立业的张火丁,突出了程派庄美、纯正、深沉、凝重、幽远的个性,还具有自己独特高雅的演唱风格,受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观众的喜爱。她的演唱有“程腔张韵”之誉。
从屡试不中到走红梨园
张火丁出生时,一直盼着有个女儿的父亲想到,谁家有喜事就应张灯结彩,便给女儿取名“张火丁”(“火”与“丁”合并起来就是“灯”),并取意“人要像在烈火中煅造出来的钉子一样坚忍不拔”。
张火丁的祖籍是山东章丘,张家祖辈早年背井离乡,闯关东到了吉林白城。家庭环境使然,张火丁很早就开始学唱评剧。后来受学京剧的哥哥的影响,她痴迷上了京剧。但她几度报考艺校都未能如愿。
张火丁对父母说,如果我还不能学京剧的话,这一生我就跟最喜欢的东西擦肩而过了。父母听了很感动,于是带女儿到北京拜访了原吉林省戏曲学校退休教师王兰香,王兰香欣然允诺。从此,张火丁半年内吃、住均在王兰香家,学会了《卖水》《女起解》两出传统折子戏。
15岁那年,张火丁凭着在王兰香老师那里学的两出戏考上了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科。她成为天津戏曲学校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的自费生。
作为一个年龄过大的自费插班生,张火丁在学校里不太受重视,但她很用功。没什么老师认真教她,她就蹭在一边偷偷学,夜里也反复听着戏曲磁带。别人半年学一出戏,她3年学了30多出戏。
张火丁的执著打动了孟宪嵘老师,愿意有空时教她一折《春秋亭》。就这一折《春秋亭》,张火丁在随后的学校汇报演出上技惊四座,令孟老师对她另眼相看。从此,她与程派结下不解之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入学的第一年开始,张火丁就连续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直到毕业。198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京剧团。
北京这片文化沃土,使她很快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她那忧郁淡雅的独特气质,低回婉转的唱腔,在北京的舞台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就像她的名字,她“火”了……
1993年,经中国京剧程派研究会推荐,张火丁正式拜在已故京剧表演艺术大师程砚秋的得意弟子、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赵荣琛的门下,成为赵荣琛的关门弟子并得其真传,领略到了程派艺术中的精髓。
张火丁因演出《八女投江》而被借调到中国京剧院,到中国京剧院的当年就荣获了“五个一工程”表演奖,1996年被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推荐为第二届“中国京剧之星”,1999年摘取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优秀青年专家、杰出青年、高级专家称号……
火火的剧场与低调的个性
2015年9月2~3日,张火丁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分别演出了《白蛇传》和《锁麟囊》,场场爆满,《纽约时报》拿出5个版面对此次演出做了报道。9月6日张火丁移师加拿大,在多伦多地区密西沙加市的演艺中心演绎经典剧目《锁麟囊》,更为火爆,以至于在闭幕阶段,加拿大的观众们“不依不饶”,幕布“五落五起”,张火丁最后返场唱了一段《春闺梦》,观众这才作罢。
作为一名程派再传弟子,张火丁近年来已成为京剧演出市场上的奇迹。2014年4月,张火丁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锁麟囊》和新编剧目《梁祝》,两出戏的门票都迅速售罄。2015年2月,张火丁在上海大剧院演出《锁麟囊》,剧院不得不推出一张身份证只能买两张票的限购政策。
在京剧不太景气的今天,“张火丁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那就是张火丁为什么这样火?在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看来,张火丁是当下难得的学者型艺术家,不赶潮流,执著于艺术,这源于她的文化自信。“在她心目中,京剧永远不会过时。”傅谨说,张火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不盲目迁就外国观众。出国演出,她没有为迎合外国观众而对剧情做任何改动,而是将原汁原味的京剧艺术展现给外国观众,让他们领略京剧艺术的魅力,体验中华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张火丁则说:“京剧艺术本该如此火爆。当然现在京剧低迷了,我老在想为什么?所以我就加倍努力,我现在对每一场演出都像是小学生对待考试,用心对待,让每一位观众满意。”
A型血的张火丁极有责任感,对舞台上的每一场表演都非常认真。她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任何一点失误都会让她懊恼不已。
“现在,凭这么多年的功底我不练功也可以直接上台表演,但是我并没有。面对舞台下的观众,我总是有压力,因为我知道这些观众不是来看我这张脸的,他们要看的是我的功夫、唱腔。”
张火丁说,自己最开心的就是演出之后没出什么纰漏,很顺畅。“演完出之后、宵夜的时候,跟家人坐在一起谈论今天演得怎么样,哪一点是优点、哪一点还不足,应该说这是最开心的时刻。”
一曲优美动听的《红梅赞》在京剧《江姐》中让观众感到了新奇,从而也使江姐这一高大的英雄形象立在了京剧舞台。2001年,中国京剧院决定排演《江姐》时,张火丁主动请缨出演江姐这一角色。演惯了“跑圆场”“甩水袖”的传统女性,唱惯了幽怨哀婉、百转千回的程腔,现代的革命者江姐从唱腔到程式对于张火丁而言都是一个挑战。张火丁认为正是因为程派艺术深沉、凝重的风格和不拘一格的精神成就了“这一个”江姐的独特人性魅力。她悉心演绎,使程派之江姐形似且神似,演唱刚柔相济,声情并茂。张火丁的表演赢得满堂喝彩,也成为程派表演领域一次大的突破。
她认为,程派艺术是要不断向前发展的,以往没有的唱腔,我们要去创造出来。“程砚秋先生生前经常说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的理解是他给了继承者变化的权力。赵荣琛先生他不发展,没有今天的程派艺术。我们这一代有责任去继承好程派艺术,还有责任发展程派艺术。”
青衣台柱子不想当生活的“主角儿”
别看张火丁在舞台上收放自如,光彩照人,但在生活中,端庄娴雅的她话很少,似乎怕伤了嗓子。也许正是这种含蓄内敛的性格,成就了她的独特艺术风格。“我爱好不多,流行音乐听得少,到现在也没有电脑,连网都不会上,空暇时就是翻翻书、看看报,看的书多是戏曲界的人物传记类的。没有演出或教学任务时,我很少出门。”她说。
业内人曾这样评价张火丁:她能够把冰和火两种气质融合在一起。的确,生活中的张火丁是个很冷的人,也只有足够冷静、耐得住寂寞的人,才能潜心学戏,但在舞台上,她又是能够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其中的人。
在戏里,她极为精细讲究,从头到脚都不能马虎,穿什么衣服配什么花儿,伸手就能准确地把握;在戏外,她却不知如何打扮自己。生活中的她几乎没有爱好,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京剧。
问到张火丁是否想过进军影视圈,她坚定地表示:“不会,绝对不会!我干的就是京剧,永远都是!”张火丁说,她一面对摄像机就会不自觉地紧张起来,但是只要上了妆一登上舞台,她就会立刻全心投入,她说她深知自己天生不是当影视演员的“那块料儿”。幸亏她不是“那块料儿”,不然今天广大的“灯迷”(粉丝)怎能一饱眼福?
也许追求人际关系的完美,也许性格不够随和,张火丁在戏里可以进入精神自由的境界,但是在戏外难以找到心灵停泊的驿站。“一生走正路”,是张火丁的座右铭。为人耿直的她难免与社会不太相融,但是她表示:“我只要坚持以真诚待别人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