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是把细节做好的过程

2016-05-16白峰

职业 2016年5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新词工匠精神

白峰

“工匠精神”的话题在2016年的两会上被炒得沸沸扬扬,其火热的原因在于李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中不但提到了工匠精神,并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作为一个新词、新概念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6年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出现,让人耳目一新,并有媒体将其列入“十大新词”予以解读。古语云:“玉不琢,不成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各人的理解不同,对其的解释也不同,但是最核心的依然是精雕细刻的精神,创新进取的精神,“智慧+苦干”的精神。

当然,工匠精神也是一种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是一种执著追求完美的精神。在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不乏榫卯、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饱含工匠精神的产品。在德国、瑞士等制造业发达的国家,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一辆奔驰轿车、一把瑞士军刀,无论价值多少都会被匠人们精雕细琢,不会容忍出现质量瑕疵。

说来说去,工匠精神就是把事做好做正确了、做极致了、做完美了,尤其是把细节的东西做好了,把细节做好的过程。

或许我们一提到工匠精神,有人理解为简单的就是那些木匠、铜匠、铁匠、石匠、篾匠等,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工匠精神是从这些人身上走出来的一种精神。而且各类手工匠人用他们精湛的技艺为传统生活景图定下底色,随着农耕时代结束,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一些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的老手艺、老工匠逐渐淡出日常生活,但工匠精神永不过时。

如今,我们缺少的正是这种工匠精神,有些人不管做什么,总要做个轰轰烈烈,或者说要干大事,小事干不好、也不愿意干,因此眼高手低,并没有把事情做到极致,工匠精神也无从体现。

有人说,中国人不缺勤劳不缺少智慧,缺的是诚信、责任、技术、创新意识、危机意识和体制,这话有些过。其实,我们缺少的是把细节做好的一种精神,把细节做完美的精神。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智造”,或者说是支撑制造强国,都离不开每一个细节,也离不开每一个工匠。而且更要培育更多的工匠,通过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实践教育,让更多的人都成为工匠,成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力量。

当然,那些工匠们就是把细节做好了,做极致了,才能熟能生巧,才能让工匠精神体现出来。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更能决定有没有耐心、有没有精神。如今,我们需要工匠精神,就是需要把细节做好了的实践。

因此,工匠精神就是要把细节做好的过程。细节做好了,无论你做什么,都是一把好手,也才能成为真正的工匠。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新词工匠精神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光影视界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小议网络新词“周边”
外教新词堂
当代新词“微X”词族的多维考察